封建制度的基础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生产部门。因此,在“农本思想”的影响下,历代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及经济政策都突出地表现为“重农抑商”。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在经济方面的反映。
货币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
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更早的货币形式目前尚未被发现。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由于浇注铜币使用砂模,铸造好的铜币带有毛边,所以在其中央留有方孔,以便用木棍串联起来打磨修锉。这种特殊的形状使它被赋予很多象征性的神秘主义解释,有人认为铜币的圆形代表“天”,中央的方孔代表“地”。铜币上面通常带有铸造时的皇帝年号。
金币在古代中国很罕见。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曾经使用过金饼和金片。但是在其他的地区和朝代里,黄金主要用于装饰和保值用途。公元前二世纪,西汉的汉武帝曾经发行过白色的鹿皮货币,用于赏赐贵族和军事将领。除了铜币以外,棉布、丝绸、大米等生活物资也曾经作为货币的计算单位(而不是实际的货币)用来支付官僚和军队的薪饷。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虽然国库和官方银库里的白银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而是以零碎的块状流通,在市场上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秤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大块的银锭要用夹剪切割,零碎的小块银锭需要在银匠那里重新铸造成更大的银锭。
由于携带大量的铜币极其不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但是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来,它更像一种汇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之一。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农本主义者,他认为纸币是异族的东西,应该加以摈弃。但是明朝自己也发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纸币。这种纸币在民间很少使用。
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和铜钱一样普遍的金属货币。清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单位(“两”)。清朝末年,墨西哥的银元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光绪皇帝在位时期,中国铸造了自己的银币,并设立了户部银行,发行正规的纸币。1935年,中国实行法币制度,正式废除银本位。
中国现行的货币叫做人民币,是由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刀币
刀币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种青铜铸币,因形状似刀而得名。
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为“刀币”。“刀币”最初在齐国使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
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由于齐刀币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所以“刀币”的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
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币的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刀币端尖、背弧、刃凹,下面有穿绳的圆孔。晚期的刀币身轻体小,背直刃钝,头方或圆,上面铸的字也逐渐讲究起来。
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等地。此时的刀币因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五铢钱
五铢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铜币。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武帝纪》)。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廓,外廓同文字一样高低,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铢(约3.33克),铸有篆字“五铢”二字。
汉初允许私铸,“钱益多而轻”,币制混乱。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采用桑弘羊的建议,铸币权收归中央,令郡国销毁旧钱,由上林苑的钟官、辨铜令、技巧令(一说为均输)三官统一督造,故又称上林钱、三官钱。
五铢钱轻重适中,量足成色好,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隋代铸币技术提高,已由范铸改为母钱翻砂铸钱。隋初钱币混乱,当时关东通行北齐的常平钱,关中流通北周时期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这些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质地低劣,影响了商贸经济。隋建国后沿用汉制,铸新五铢钱。五铢钱发行后,从关外来的钱都须与它勘样,相似者允许入关流通,其余销毁。这项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
元宝
元宝一般指我国古代铸成马蹄形的金银锭,作货币流通,重量有一百两、五十两、两三两等。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朝武德年间发行的“开元通宝”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将其误读为“开通元宝”的。而元代呼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作“金元宝”,银锭叫作“银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说是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朝大军灭南宋后,回至扬州,丞相颜伯因将士掠夺无度,下令搜检部队行李,将所得撒花银子统统铸成锭,归朝献纳。经办此事的销钱官依金代银铤成例,将银子制成每重五十两的银锭,取名“扬州元宝”,呈给世祖忽必烈。当时所铸元宝呈马鞍形,两端圆弧,中间束腰,在形制上与南宋和金的银铤十分相近。“扬州元宝”在后世多有出土,一般长约14.5厘米,厚3厘米。背部镌有“元宝”阴文大字。
其实,古代真正的元宝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真正的元宝中间部份并没有凸出来的形状,颜色也不是金黄色而多是银色的。它演变成今日人们心目中的样子,一方面是为了让元宝的造型美观,颜色更亮丽;另一方面,元宝已成金钱的代表,中间部分突起,很大程度上是戏剧中人们对金山银山的想象。
银元
银元是旧时使用的圆形的银质货币,也叫银圆。
中国自1436年起采用银铜货币体制,主要货币为白银。中国使用的白银多铸成锭状,以重量(两)为单位。至明、清与西方贸易,从外国流入的白银多为铸造成硬币的银元,人们称之为洋钱。早期的银元多为西班牙在墨西哥铸造之西班牙元,在中国被称为“本洋”。后来输入的银元则有墨西哥独立后铸造,有鹰为标记的“鹰洋”。清政府的银元上有蟠龙像,因此被称为“龙洋”。各式银元被称为“大洋”。
银元在中国逐渐受到欢迎,间接影响清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于是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乾隆时曾开铸镌有班禅头像的纪念性银币,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鼓铸了赏赐用的银币,但用机器自铸新式银元则始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因铸造数量甚少,后世罕见,时市面流通的银币主要还是洋钱。
光绪十三年由广东造币厂试铸龙洋。以后各省仿效,相继奏准铸造,但因质劣及成色、重量不符标准,不受民间欢迎,甚至在流通中不能按枚计值,只能按重量计值。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规定以圆(元)为单位,每元重七钱二分,定名为“大清银币”,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预定于十月发行。辛亥革命爆发后,所有已铸成的银币充作军饷,故终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铸的银元,而无成色、重量都符合标准的全国统一铸造的银币。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铸造的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和国民政府铸造的镌有孙中山头像的银元,俗称 “袁大头”和“孙小头”,是自铸银元中流通最广的两种。每块银元的重量为7钱3分。100个银元的重量就有73两,不可能带在身上,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时,都用钱庄的“庄票”。银元放在身上,锵锵有声,白花花的光泽更是炫眼,所以携带大量银元容易发生事故,俗语“财不露白”,“白”便是指银元而言。
进入民国后,仍维持着银两、银元并行的货币制度,直到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银元才成为单一的主币。
1935年实行纸币政策,不准行使银元,并用“法币”收兑银元。以后银元虽间或有在市场上出现,或被个人窖藏,但银元作为主币的时代已宣告终结。
铜元
铜元俗称铜板,是中国清末民初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是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铜元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它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的。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疯狂的划分“势力范围”和抢占“租借地”的瓜分浪潮。随着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全面深入,中国对外贸易一再入超,大量白银外流加上沉重的战争赔款,清政府的财政恐慌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帝国主义为掠夺目的对中国的投资,客观上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于是,社会对货币的要求量日益增大。铜元,就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公元1900年,铜元首次在广东试铸成功。铜元每枚重2钱,含铜95%、白铅4%、锡1%。正面铸“光绪元宝”四汉字和“广宝”二满字,周围有“每百个换一圆”的字样。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龙纹饰,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等字样。这是最初的铜元。
1904 年,铜元的外观稍有变化:原来的“每百个换一圆”的字样改为“每枚当制钱十文”;背面的英文字“一仙”也改为“十文”。新铜元精秀、华美。于是,各省纷纷仿效。但各省所铸的光绪元宝铜币,其画面上均置省名,字样和花纹也有所变化。这时,“铜元开铸已有十省,设局多至二十处”。
1905 年,清政府为整齐划一铜元,解决流弊,着手铸造“大清铜币”。分四种:当二十重四钱,当十重二钱,当五重一钱,当二重四分,成色定为紫铜九五,配白铅五。因为滥铸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铜元日趋贬值。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4月16日,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铜元中的问题,颁布了币制则例,在确定银本位的同时,规定铜辅币为分币,有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这次计划尚未实施,就与清王朝一同寿终正寝了。
民国时期,各地军阀割据势力相互混战,继而又纷纷设厂制造铜元,用以筹措军费,竞相滥造,营私分肥,毫无章法,遂使铜元质地恶劣,价格暴跌。北洋政府时期的钱法更坏,各省不仅没有停造,反而纷纷增设新厂,所造铜元铜质低劣,面值增大,以牟取暴利。北伐以后,铜元逐渐被镍币所取代,逐步退出流通。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苏区根据地,曾先后制造和发行铜元多种,现在已成为难得的革命文物。
铜元在我国发行流通前后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它在我国货币的历史的长河中,仅是十分短暂的一瞬间,但中国铜元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化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过程,是中国近代货币史和钱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历来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钱币专家、学者、收藏者、爱好者去总结和回顾。
孔方兄
古代的铜钱是一种辅币。在铸造时为了方便细加工,人们常将铜钱穿在一根棒上。为了在加工铜钱时铜钱不乱转,所以将铜钱当中开成方孔。
西晋时,南阳有个叫鲁褒的人,他对当时人们非常爱钱而深恶痛绝,专门写了《钱神论》,对当时人们特别是统治者的贪婪、奢侈之风进行讥刺。《钱神论》中有这么一句“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
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因得罪了朝廷而被降职,亲友们便渐渐与他疏远起来。他很伤心,遂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两句:“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诗意是我被降职后,只有笔墨相随(“管城子”是笔的别称),只有笔墨无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和我来往了;而钱,更与我绝交了。由于此诗的广泛流传,“孔方兄”就这样成了“钱”的代名词。
钞票
钞票即纸币。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宋朝用的纸币,叫“交子”;元朝的纸币叫“中统交钞”;到明代,叫“大明宝钞”。清代1835年发行了两种纸币,一种叫“大清宝钞”,一种叫“户都官票”,合起来就叫“钞票”。钞票名称就是从那时候叫起来的。
纸张是钞券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制钞票的纸张一般都是专门制造的,造纸原料大多采用纤维较长的棉、麻等植物作纸浆,这样造出来的纸张光洁坚韧、挺度好,耐磨力强,经久流通纤维不松散、不发毛、不断裂。有的钞纸带有网纹,或纸面施有塑性涂料或压光等。在造纸过程中还采用一些办法,使纸张具有某些特征,以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纸张。
钞票上大都有水印作为防伪标志。水印在钞纸上的位置不尽相同,可分为固定位置水印,即做在钞票上某一个固定位置的水印;半固定位置水印,做在票面上的某一部位,呈连续的水印;还有不固定位置的水印,如整张钞纸上都有水印图案。在工艺上以固定人像水印技术难度较高。这些水印迎光透视,清晰可见,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立体感强。钞票的水印线纹具有丰富的黑白层次,又放在高精度的固定位置,表现了很好的防伪效果。
造钞纸时在纸浆内掺入彩色纤维丝、小园片。亦有在纸张未定型时将纤维丝撒在纸面上,而构成带有纤维丝和彩点特征的纸张。彩色纤维丝反映在各种钞票纸张上的粗细长短各不同,有的能用肉眼看见,有的需要借助放大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