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大都是从生产实践活动和军事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因此不太注重竞技性,它甚至并不刻意追求超乎自然常态和令别人叹为观止的体格与体能。中国古代体育讲究的是自身的切身体会,不需要别人去评判,无论男女老少,身体强弱,都可以身体力行,这似乎更接近体育的真精神。
蹴鞠
“蹴鞠”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足球活动。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恐怕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了。
宋代,踢球的艺人们组织了自己的团体,称为“圆社”,专门推广蹴鞠活动和比赛。北宋时期的高俅就出身于圆社。王明清的《挥尘后录》记载,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宋人刘邠的《中山诗话》则记载了另一个因踢球而扬名的人,秀才柳三复球技出众,他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为了升官,他天天等候在宰相府球场的围墙外,有一天终于等到球飞出了墙外,柳三复捡起球以还球为名进了相府,在拜见丁谓时,他把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头、肩膀、后背等部位巅球,球一直未落地,丁谓见此大悦,给了柳三复一个官职。
从春秋时期到元明时代,蹴鞠经历了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但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却走入了衰落。1863年,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诞生,揭开了足球发展的又一历史篇章。
投壶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投壶在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当时的文者倾向于内心修养,投壶这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正适合他们的需要。此外,由于社会发展,民间以投壶为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左传》曾记载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君主,举行投壶之戏的事。
秦汉以后,它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在流传过程中,游戏的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
宋代司马光曾著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宋代以后,投壶游戏逐渐衰落下去,不再像汉唐那样盛行,仅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
击鞠
“击鞠”又称“骑鞠”、“击球”,即现在的打马球。它是一种耗资较大的娱乐竞技运动,所以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和普及。
关于击鞠的起源,有学者认为是在唐代由波斯(今伊朗 )传至吐蕃(今西藏地区),尔后才于中原地区流行的。亦有学者认为击鞠是古代中国人自创的。因为在中国东汉末年的文献中就有“击鞠”的说法。“击鞠”一词最早出现于曹植所著《名都赋》中,“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只是这里的“击鞠”是否就是后世的击鞠还有待考证。
“击鞠”所打的球,即马球,有拳头那么大,球体的中间被掏空。其制作原料是一种质地轻巧并且非常柔韧的特殊木材,球做好以后,外面还要涂上鲜亮的颜色并且要请专门的工匠在球的表面进行精致的雕刻作为装饰。可以说,制作完成的马球不仅是竞技运动的工具,而且还是非常精美的工艺品。
另外一件必不可少的“击鞠”比赛工具是球杖,因为参加打马球竞技的比赛者是骑在马背上击球,所以这种特殊的球杖要特别长,大概有数尺之余,球杖的顶端如偃月一般弯曲回来,可以将急速滚动的马球挡住。
比赛的球场设置在开阔地带,在球场的一端或两端设置球门并施网。参赛者分为两队,各队骑兵重装而出,目光炯炯,严阵以待。开赛后,两队骑手们互不相让,你争我抢,各自用球杖击球。马球比赛人呼马嘶、杂沓尘扬,场面非常壮观。比赛的结果以击球入网多者为胜,胜利者也会得到围观者的阵阵喝彩以及丰厚的赏赐。
游泳溯源
关于中国游泳的起源,一直没有准确的记载,不过据专家推测,游泳像其它事物一样,应该是在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中,在劳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
早在三、四千年前殷商时期的龟甲上记载的原始象形文字中,就有“浴”、“澡”、“洗”等原始象形文字。夏朝时已有了沐浴器皿的制造,人们不仅经常洗浴,并且对洗浴的地点也从自然河流中移到了室内。“泅水”一词的“泅”字开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子曰:“习于水,勇于泅”。春秋战国以后,洗浴已成了很普及的事情,并且人们已形成习惯,当时人们到河水中去洗浴是很方便的。《诗经·国风·谷风》中说:“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是说水深就坐船,水浅就游泳。所以从洗澡发展为“泅水”是很有可能的。
此外,游泳也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之一。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人同水斗争的传说和史实。如大禹治水。人离不开水,但洪水泛滥却会淹没房屋危及生命。我们的祖先从定居时起,便有了洪水为灾的恐慌,也积累了和水斗争的事迹和经验。
随着国家的出现,古时各国之间发生格斗和战争时,除了战车、骑士短兵相接外,也利用水作为攻战的手段,或利用泅泳潜行破坏敌人的防守,用泅泳配合陆上步兵和骑上作战达到获胜。于是,游泳在封建割据中被各国利用来作为训练水军的手段。史料中记载,早在氏族社会末期,共工氏等就用水作为氏族间斗争的手段。进入封建社会后,各国建立水军、楼船军等。
古时游泳概括为三种形式:涉,即在浅水中行走;浮,即在水中漂浮,没,即在水下潜泳;泅泳类似今日的侧泳或大划臂自由泳,泅水技艺已非一般。
古代游泳好手也叫“弄潮儿”。晋朝有个叫周处的,“入水中,经三日夜,杀蛟而还”,可以长时间在水中游泳,很厉害。唐代诗人李益,写了一首著名的五言诗:“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旱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一个富商的寂寞老婆,都渴望嫁给在江海大潮中的游泳好手。这说明,当时的游泳健儿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已经成为当时的“体育明星”了,受到人们的尊敬。
拔河
拔河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团队角力体育娱乐活动。古时,拔河曾被作为军中游戏,以训练兵卒的体力。
拔河始于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曾发明一种称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据《隋书·地理志》记载,楚地的南郡、襄阳“二郡有牵钩之戏”。《荆楚岁时记》也有“施钩之戏,以绠作篾缆,相绵亘数里,鸣鼓牵之”的记载。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到了唐代,拔河活动已广泛展开。“大麻全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可见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公元712—756年,唐玄宗时曾作过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活动。拔河活动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在皇宫中也有举行。近代学堂出现之后,拔河被列入教学与课外活动内容。
如今,拔河活动也很普遍,特别是在节假日里,机关、工厂、学校、部队、农村都把拔河活动列入主要的比赛内容。拔河的场地要求很简单,只要有宽5米以上,长 20米左右的一块平坦土地,就可进行拔河活动。现代一般的拔河方法是: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的直线为河界,由人数相等的两队在河界两侧各执绳索的一端,闻令后,用力拉绳,以将对方拉出河界为胜。这种游戏除了主要依靠手臂力量外,也讲求全身肌肉和整个团队的配合,务求全队人员共同协作使力,是典型的角力型游戏。
拔河运动简便易行,娱乐性强,春夏秋冬,业余课后都可随时举行,所以在中国城乡十分流行。
武术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及其攻法为内容,通过套路和对抗形式,来达到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及训练格斗技能的目的的体育运动。武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武术”这词语,在历史上的第一个记载是负面的。南朝宋的太子舍人,颜延之(公元384年—456年)做了首四言诗《皇太子释奠会作》:“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意思是废止武术,促进文学,使百姓佩服,大家仰慕好榜样。但是此句中的“武术”应该是指“军事”。此词后来还有在明朝用。李渔的《闲情偶寄·种植部》:“自幼好武术。”也称功夫。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武术的器械来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工具,一些朴素的攻防概念则从同大自然的搏斗中产生出来。武术的雏形则与阶级、国家产生之后的战争有关。到秦汉时手搏、剑道已经很盛行。唐代兴武举,促进了练武活动。宋代开始有了使拳、踢脚、弄棍、掉刀、打套子等表演,宫廷中则有“枪对牌”、“剑对牌”等对练项目。武术从此渐以套路运动为主。元明清时代,不同拳种流派林立,“十八般武艺”及各家拳法广泛流传。
武术是以肉体与冷兵器互相格斗的技术,前者之内容为锻炼身体各部位以攻击对手,种类分为踢、打、拿、摔四大类;后者之内容繁多,很难全部罗列出来。火器的发明,间接导致以冷兵器与肉体为武器的攻击技术在战场上势微,仅存于警察、公安、保全业与军中特种部队。如今,武术已成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
摔跤
摔跤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我国古代称之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
根据文字记载和传说,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当时,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进行自卫,从而产生了古代的摔跤。摔跤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竞技运动。
据南朝人任昉著的《述异记》中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种“蚩尤戏”就是我国古代摔跤的雏形。
到了周代(公元前1066年—前256年),摔跤被列为正式体育项目。秦汉以后,摔跤从单一的军事目的走向了民间,成了供人欣赏的娱乐活动。皇家有了专门的摔跤组织,这种组织一直延续到清朝的“善扑营”。
在内蒙古博物馆展出的陕西沣西客省庄出土的匈奴人的铜饰牌上,有两壮士摔跤的画面,旁边有两匹膘肥体壮的马。1931年出土于辽东京城的八角陶罐上,画有契丹人摔跤的图画,《辽史拾遗》云:“角力以倒地为负,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
元朝时,摔跤尤为盛行。元代把摔跤称为“巴领勒部”。《元史》中出现的“力戏”指的也是摔跤。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蒙古族的竞技摔跤习俗可以追溯得很遥远。成吉思汗的忠实将领别勒古台是著名的摔跤手。古时竞雄,胜败关乎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耀,而是部落的安危存亡,因此摔跤手往往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瑞典人多桑写的《蒙古史》记载了元太宗窝阔台喜观角力之实,描绘出蒙古力士与波斯力士摔跤之场面。
清代称摔跤为演布库。《东华录·天聪》卷七云:“三人皆蒙古人,臂力绝伦,善角力。”
摔跤是蒙古民族“那达慕”大会的重要比赛项目也是极为普及的运动之一。当牧民劳动一天之后,聚集在蒙古包前,借着晚霞的光辉,小孩子、青年、壮年就开始了摔跤。这也是草原上的人们辛勤劳动后的一项娱乐活动。
剑与剑术
剑,古代兵器之一,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起源于商代,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初为铜制,较短。
春秋战国,剑为步战主要兵器,不断加长。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有 55.7厘米。汉武帝时,有超过3尺。东汉,剑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汉代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中有剑首,后有茎,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隋唐,佩剑盛行,唐代最盛,剑甚至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后剑与道教接上不解之缘,成了道士们手中的法器之一。
剑术指使用剑的方法和技巧。《吴越春秋》卷九和《庄子·说剑篇》都记述了古代击剑的技术和战术。《汉书·艺文志》载有《剑道》三十八篇,是论述汉以前击剑技术的专著。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记载了剑的用法有:跨左击、跨右击,翼左击、逆鳞刺、坦腹刺、双明刺、旋风格、御车格、风头洗等。清代又有宋仔凤《剑法真传》一书传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剑术成了剑的演练套路的代称,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项目。增加了各种花法、平衡、翻腾、造型等动作,使剑术有了很大发展。
剑的击法有: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等。剑术需要剑诀来配合。剑诀分两种,左手剑诀和右手剑诀。顾名思义,右手执剑者,左手为剑诀;左手执剑者,右手为剑诀。剑术的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有“剑走美式”、“剑如飞风”之说。其中“剑走美式”的含义中便包括剑诀的捏法,不同的剑术流派与剑法均有不同的剑诀,也可称作“指诀”。
剑术根据练法又分为行剑、势剑、双手剑、长穗剑、双剑、反手剑等。剑术套路繁多,常见的有:自选剑术、青萍剑、武当剑、三才剑、三合剑、云龙剑、八卦剑、太极剑、螳螂剑、通备剑、醉剑、宣化剑、七十三剑、龙形剑、奇门十三剑、白虹剑、纯阳剑、七星剑等。
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