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养生实践中创造发展出来的一种运动健身术,具有非常好的防病抗衰效用,自17世纪以来就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倍受欢迎。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5种不同的说法。虽张三丰和王宗岳各著有《太极拳论》,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均出自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之说。
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太极拳的拳理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它融《道德经》、《周易》、太极阴阳学说于其中,以“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柔克刚”、“虚极静笃”、“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古典哲学思想指导拳术法则、招式规范、套路组成、技术要求等。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术,注重内外兼修。“拳术者,形于外为着,蕴于内为劲;着其质也,劲其气也;着其体也,劲其用也。气质兼修、体用皆备,而后可以言拳。”内家修炼注重意气,以养生为基础,从松柔、虚静入手,修真合道,感而遂通。
太极拳符合医理,具有健身功效。太极拳根据古代养生术吐纳导引,根据传统医学的经络、气血、形神相因论等医学养生理论,确立了注重意气、形神合修的修炼方法。现代医学对太极拳运动的研究证明,太极拳运动是符合医学科学、具有独特的健身功效的运动项目。
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与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其特点为:动作柔和,平缓舒展,动静结合,缓慢连贯,均匀协调,圆活自然。既能抗老延年,又可防病治病。练拳时,腹压有节律的改变,可以提高心肌血管的营养,对维持心脏生理机能、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太极不拘时间,不限地方,不用特殊设备,不需过分力量,老弱皆宜,妇孺皆可,外增体力,内固精神,是一种非常好的群众体育运动。
少林拳
少林拳是长拳类代表拳种之一,广义的少林拳,指少林派,狭义的少林拳,指嵩山少林寺僧众传习的拳术。少林拳还包括少林寺中传习的兵械。
少林拳的创始者是印度高僧达摩祖师。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面壁九年,静坐修心,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当年达摩终日静坐,不免筋骨疲倦,又加上在深山老林,要防野兽和严寒酷暑的侵袭,在传经时,他发现好些弟子禅坐时间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振。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等人仿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传授僧人,此即为“少林拳”的雏形。
此外,达摩在空暇时间还练几手便用铲、棍、剑、杖等防盗护身的动作,后人称之为达摩铲、达摩杖、达摩剑。后来,他又吸取鸟、兽、虫、鱼飞翔、腾跃之姿,发展“活身法”,创造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罗汉十八手。
经过历代僧徒们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拳术,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其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是元代少林派拳术大师白玉峰、觉远上人、李叟等人,他们精心研究少林拳法,注意拳法的整理和传授,将少林拳中的“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发展到一百七十三手,第一次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少林拳法。
隋末唐初,少林寺方丈为了保护庙宇的安全,从寺僧中选出身强力壮、勇敢灵巧或善于拳击械斗者组织成一支专门队伍。最初,他们的任务是护寺,以后,寺僧参与了政治活动,寺养僧兵,形成武僧。客观形势要求武艺向精湛的技击方面发展,开始了有组织的、严格的僧兵训练,操练棍棒。每日晨光曦微,武僧们同起而习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长年不断刻苦练习武艺,对少林武术的发展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清朝,少林寺公开的传习内容是易筋经、八段锦,以及一些传统的导引健身术。由明末清初至清咸丰年间,少林拳术由外家拳参合内家,内外技法融溶,由原来重练外刚、主于搏人,向“内外交修”演进。
少林拳套路很多。包括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罗汉拳,昭阳拳,梅花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等,对练套路有扳手六合、咬手六合、耳把六合、踢打六合等。此外,还有“心意把”等散招练习法。
少林拳发展到近现代,运动特点表现为拳禅一体,神行一片,硬打快攻,齐进步齐退。少林有云:“无气势则拳不猛,无身法则不成少林”。少林拳法,招式快捷,架式开朗,身法灵敏,闪转腾挪,点打摔拿,归于一体, 演练起来“刚柔并济,快慢适中”,尤其更着重“气势”与“身法”的练习,实为中国武学中“上臻至极”之术。
围棋
围棋,是一种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两人进行的棋类游戏,在古时有“弈”、“手谈”等多种称谓,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黑子181个,白子180个。围棋盘由19条横线19条竖线组成,棋子要下在线的交叉点上,方格中不能放入棋子。下棋时,对弈双方各执一种颜色的棋子,黑先白后,轮流将一枚棋子放置于交叉点上。
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大的空间可以落子,使到围棋的变化多得数不清,比中国象棋复杂多了。这就是围棋的魅力。下一盘围棋比下一盘中国象棋一般花的时间比较多,快则十五分钟,慢则要几天,多数时候下一盘棋需要一到二个小时。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唐代出现了棋待诏官职。著名棋手王积薪作“围棋十诀”在现代围棋中依旧适用。
清朝初年,出现了中国古代围棋的发展一个高峰期。大批著名棋手涌现,留下大量名局棋谱,如黄龙士与徐星友的“血泪篇”,施定庵与范西屏的“当湖十局”。 同时,围棋理论的研究亦达到一个高峰,代表作有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谱》和施定庵的《弈理指归》等。但随后,中国围棋渐渐衰微,围棋发展的中心也转移到日本。
围棋在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很快就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之中。日本出现了很多围棋世家和杰出棋士。日本围棋由于废除了中国古代围棋的座子制,布局理论得以极大发展。
围棋中蕴涵着古代哲学中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圆地方、十九农节气、三百六十周天之数等等含义,其变化丰富,意蕴深远,魅力无穷。目前围棋已成为流行于亚太,覆盖世界范围的流行棋类游戏。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人们往往通过对弈来参透一些人生的一些哲理,以提高自己的觉悟能力、思维能力和生活乐趣。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棋子活动的场所,叫“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韩信作象棋的传说的影响。传说无从考证,多半是后人附加的。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具体的产生年代不详。在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名著的《楚辞·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当然那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
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年—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唐代以后,火器开始用于军事。据《唐书》记载,以机发石为攻城,号将军炮。所以那时的砲字还是‘石’为偏旁的。军事上火器的发展给模仿战斗场面的象棋带来了新的发展,使象棋逐渐改革成为拥有将、车、马、砲、士、象、卒七个兵种,这就和现代象棋的兵种基本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