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晁无咎(公元1053年—1110年)的“广象棋”,棋子32个,与现制象棋的棋子总数相同,棋盘纵横各11路,比现制象棋盘大一点。广象棋把两砲放在车的外侧,棋子名称和着法与现制象棋相同,但没有说明棋盘中间有无河界。
北宋末女词人李清照的《打马图经序》中刊有打马戏和象棋两用的局戏图,它所表示的象棋盘图形与现在的完全一样。另外宋颢关于象棋诗词中有“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由此可见,棋盘上有河界是在北宋末定型的。
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人员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棋经论》、《象棋神机集》、《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进入明、清两代,象棋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名手辈出,佳作如云。棋理棋势的研究更加深化,促进了象棋文化的发展。是古代象棋史上的黄金时期。
建国以后,象棋工作者们总结发扬了前人的文化遗产,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使象棋文化的更加绚丽多彩,真正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跳绳
跳绳,是一种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活动。
远在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就有这种运动。过去的人称跳绳为“跳索”。
明朝时刘侗所著《帝京景物略·灯市》中说:“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白索’。” “跳白索”也称“跳百索”,最早是孩子们在春节时兴的一种游戏,因为当绳飞转时,可以幻成千百条,故得名。《幽州风土吟书》中说:“太平鼓,声冬冬,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歌,一童跳入白光中。”这就是现在跳中的母子跳。所谓“子母跳”就是利用不同的跳绳,在跳绳中再做另一种跳绳活动,例如大小跳绳。
跳绳分单人跳和集体跳。集体跳时两人各抓长绳的一端,分前甩、后甩,跳者可做前后转180度的花样,但步调必须配合一致。跳绳的基本动作有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前后与左右分跳等。摆绳与跳跃动作要合拍,可一摇一跳,也可一摇两跳乃至一摇三跳。摇绳的方向可前可后。用长绳可两人同时摇动,集体轮流跳或同时跳。跳跃时还可按不同情况编排各种动作花样,也可用节奏与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唱。除花样跳绳外,也可按一定距离,边摇绳边跑向终点,比赛速度。所用绳子,有时系上野花做成的绣球或彩色布条,随绳子上下摇动呈斑斓色彩,情趣横生。
跳绳有益身心。长期坚持跳绳能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还能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
跳绳是一项大众健身运动,简单易学,省时价廉,几乎没人不会。如今很多公园、小区也常见到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的人们跳绳的身影。还有一些年轻人下班回家后,喜欢跳会儿绳以健身减肥。
踢毽子
踢毽子,又叫“打鸡”,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踢毽子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境地区民间传统体育娱乐项目之一,深受该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清代踢毽的技艺已相当高,也为我国古代妇女所喜爱。清初著名词人陈维松曾赞美女子踢毽,说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
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有:盘、拐、磕、蹦四种。盘,即用脚内侧交踢,俗称“盘毽子”;拐,即用肢外侧反踢,习称“打拐拐脚”;磕,即用膝盖将毽子向上弹起;蹦,即用脚尖踢毽,习称“叮叮猫打镖鸡”。除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踢法。
古代,毽子一般用羽毛和金属钱币做成的。发展到现在,毽子制作的种类繁多,除延用古代的办法以外,一般的说有三种。其一,用金属片为底,以纸剪成各种花色缨的纸毽。其二,以各种色布条为缨,以大组扣为底做的布毽。其三,以塑料做成的各色花毽。
20世纪初,欧美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以后,踢毽子仍为我国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活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北、湖南、福建、山东等省市都举行过规模较大的踢毽子比赛。 1935年,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曾把踢毽子列为国术比赛项目。
踢毽子比较简单,在室内、室外均可进行。场地面不受限制,只要平坦即可,主要根据参加人数和水平而定。
踢毽子比赛有单人赛与集体赛。单人赛以每人踢毽的次数多少判定胜负;集体赛按个人技术高低分组,以总踢次数多少判定输赢。技艺高超者可连踢数千次而毽不落地。另有一种团踢,即一群人共踢一毽,当毽落到谁面前,谁可任意选择踢法将毽复踢给任何人,他仍以此法踢毽给任何人,毽掉在谁面前谁为负。
踢毽子对于提高人体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功能,增强体质都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对缺乏运动的现代人或常年从事室内工作的人员,在不能充分从事其它户外活动的状况下,透过踢毽的全身运动,更有健体强身作用。经常踢毽子,身体健壮,对感冒的抵抗能力就增强了。
赛龙舟
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也是民间传统的重要体育活动之一。我国许多地方在端午节都举行龙舟竞渡,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传说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传说龙有喜水、好飞、善变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因此,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龙舟竞渡,能够愉悦天上水中的神龙,从而使其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同时,也使人们感觉到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
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
唐宋时,“龙舟争标”盛极一时。所谓“标”,即终点处的彩棍或织锦。获胜龙舟,口衔锦标,旗桡欢舞,锣鼓喧天,以示庆贺。北宋汴梁金明池和南宋杭州西子湖的龙舟争标最闹热。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中描绘了汴梁金明池争标时的场景。后来体育竞赛中,运动员荣获冠军,称为“夺标”即由此而来。
古时竞渡还有精彩的杂技表演。最优美的要算“水秋千”。人在船上荡秋千,将平架时一个筋斗掷入水,令人叹为观止。体育史家认为这是最早的竞技跳水动作。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龙舟竞渡也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舞龙狮
龙狮运动发源于中国,它是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中国民间传统文体活动,自诞生以来,两千多年间一直倍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一种令人敬畏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瑞兽。舞龙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结晶,人们用智慧美化了龙的形象,终于使人们手中舞动的龙有了生命和灵魂的寄托,在云天火海盘旋飞舞。
舞龙是一种集体的健身运动,舞者必须合作无间,动作步伐灵活敏捷,表现出龙的形态威猛又富浓郁喜庆吉祥的热烈气氛。所以舞龙的套路以祥瑞、威猛为主,如“龙游四海”、“祥龙献瑞”、“祥龙戏珠”、“龙腾九霄”等。
舞狮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南方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纽扣灯笼袖衫或背心。舞狮者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表现出狮的威猛和活泼。
舞龙舞狮是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项目。舞龙舞狮比赛和表演,精彩激烈,气势不凡,充满吉祥和欢乐。舞龙舞狮都具有很强的健身、娱乐和观赏性。对于舞狮者来说,它是一种极好的身心双重锻炼方式;对于观赏者也不失为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娱乐方式。
舞龙舞狮运动是一项集体健身运动,它充分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展示出了一种团结的力量,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扭秧歌
秧歌,是一种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秧歌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深受人们的喜爱。
秧歌原为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发展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妆表演。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
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
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此时的秧歌已经有很多不同的门类,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穿着盛装,摆动彩扇,几十人或数百人排成队列,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在大街小巷或广场尽情扭跳。其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花样翻新,观众陶醉。有些观众受其感染、忍俊不禁,就会加入队伍扭跳起来,很有意思。有些秧歌队由漂亮的姑娘扮成摆汉船的,由小伙子扮成老汉推车的,由小孩扮成大头娃,由老汉扮成唐僧、猪八戒等古代人物,还有倒骑毛驴的,挑花篮的等等,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