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继别为宗”,就是在别子所创建的血缘团体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别子的嫡长子继承别子的名份和财产,为这一宗族集团的族长,被其同父兄弟和族人所尊,奉其为“大宗”,称其为“大宗子”。别子的嫡长子之外的其他诸子所组成的家族,在这一宗族集团中则为“小宗”,他本人称为“小宗子”。在各小宗内,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小宗子的嫡长子,只能继承他父亲的名份和财产,而不能继承他祖父(别子)的名份和财产。这就是所谓的“继祢者为小宗”。祢是先父之称。小宗子的嫡长子继承其父的名份和财产,被其同父兄弟所尊,奉为新一代的“小宗子”。这样,在“别子为祖”的宗族集团内,确立了大宗、小宗层层相属的完整体系和森严的等级。
大宗是统率全宗族的。大宗子统率宗男,大宗妇统率宗女,处于独尊的地位。大宗负有聚宗收族的责任;所谓的“聚宗”就是团结族人,所谓的“收族”就是“别亲疏,序昭穆”,掌握宗族的组织和族人的尊卑关系。大宗子既是宗族集团的组织者,又是保护者。他有义务保护族人不受外族人的欺侮,同时还要把一部分财产、土地分给族人,保证族人的生活。
大宗子是全宗族的族长,享有宗族内的最高统治权。大宗子不仅是祖宗的代表,掌握着全族的土地所有权,而且还掌握着宗族内的刑罚权和军权。
总之,一个宗族集团,仿佛就是一个小国家,大宗子俨然就是一个小国之君,强有力地统治着全族。在国家政权中各大宗子往往都是卿大夫,在军队中他们又都是各级将领。宗族组织和国家的政权机构是互为里表的,各宗族集团是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在宗法制度下,族人互相之间不是平等的,而是血缘关系掩盖下的阶级关系。
九族
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古文说的代表人物有孔安国、马融和郑玄。他们认为九族仅限于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 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古文说构成了宗法伦理的基础。唐、宋以后,九族古文说在国家法律中获得正式确认,其中明、清两代的律令规定,九族专指父宗。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三编第二章也引述了九族古文说。《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诗·王风·葛荔序》:“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郑玄笺:“九族者,氢己上至高祖及玄孙之亲。”
今文说的代表人物是许慎等,他们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今文说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利用血缘姻亲关系实现对本阶级及整个社会最大限度控制的需要。封建统治者在赏赐、惩罚、屠杀时是利用九族的今文说的。《汉书·高帝纪上》:“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唐王昌龄《箜篌引》诗:“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
望族
望族旧指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亦称“姓族”。
东汉初年以来,许多举孝廉出身的中小地主上升为大地主,逐渐形成世代做官的所谓衣冠望族,或有名望的姓族。他们散布在各州郡,全心全意牢牢把持士族这个官僚集团,压迫低层的士人,也互相排斥。
魏晋以来,重视门第,谱牒流行,士人往往攀附或托名望之后,以相标榜。《后汉书·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堂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
小说中的名门望族,人们熟悉的像《红楼梦》中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
历史上,仅仅是臣子,没带皇亲的被大家熟悉的有清朝的刘家,就是刘罗锅家。他爷爷就是大官。他父亲刘统勋的官最大,一个人做了三个尚书和尚书房总师傅,还有一个文渊阁大学士,还有翰林院的总翰林。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后来红得发紫的和砷还要高。他们家一多半都是进士出身。
曾家,曾国藩兄弟,后人曾纪泽等。曾家一门出了好几个侯爷,是中国近代少有的大家。
近代很多望族,宋家不少了。宋氏家族当年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族”。在旧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发迹最早且最具规模。其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一度举足轻重,影响深远,故在当年亦有“宋家王朝”之誉。
郡望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郡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
魏晋至隋唐在我国北方形成的“四大郡望”:范阳(今北京至河北省保定一带)卢氏,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一带)崔氏,荥阳(今河南省郑州一带)郑氏,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一带)王氏。
从某种程度上说,以郡望明贵贱的现象,延续了古代以姓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
隋唐时期实行开科取士,任官选吏不全论出身,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特权,但却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宗室亲贵和功臣元勋,即新的士族集团。
到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取消,《百家姓》中所标明的“郡望”,乃是沿袭魏晋至隋唐时期所形成的名门望族的地理分布。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以姓氏、郡望标明出身门第贵贱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以郡望标注姓氏的习俗,仍然十分盛行。
明清时人也不乏标识郡望之例。如,明代郑真本是浙江鄞县人,其别集却题为《荥阳外史集》,荥阳者,郑氏郡望也。清代薛雪,苏州人,却自题郡望曰“河东”。
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的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
堂号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堂号不仅书写于宅院厅堂、宗祠祖庙、族谱封面,而且也题写于店铺、字号、书斋别墅、文集书画及日常生活用具(如车舆、灯笼、钱袋、家什)上面,用以区分姓氏族别,作为本族标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郡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的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
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望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若按每姓一个堂号来计算的话,全国至少有数千至一万个堂号,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资料宝库。
堂号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以血缘关系命名的堂号,如著名的“六桂堂”;有以地域命名的堂号,如陈氏的“颖川堂”、徐氏的“东海堂”等;有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如弘农杨氏“四知堂”、“清白堂”等等。
堂号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不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既是对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况,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同样具有区分宗支族别,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它的产生、发展,多与修族谱、建宗祠、祭祀祖先、宗亲联谊活动同时进行。
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