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人类文明同步,它是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对社会的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都有不同的宗教存在,不同的宗教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民族习惯、法律意识和政治制度,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的文化现象。
佛教与禅宗
佛教发源于印度,是广泛流行于亚洲的一种宗教。它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宗教,其内容之广博深奥,其典籍之浩繁,是世界历史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无法匹敌的。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
佛教教义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即所谓“四法印”。这四句话里,包括了佛教对于客观世界、社会人生、理想境界的全部基本观点。一切皆苦,是佛教对世界、人生的根本看法,是全部佛教哲学理论的出发点。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佛教传入我国后,经过与我国传统思想和宗教的相互影响和吸收融合,以及理论上形式上的自我调整,在中国社会中,特别是思想文化方面,发生了广泛的影响。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已在中华大地上生了根、开了花、结了果,已与中华本土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并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和理论。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在我国文化史上、哲学思想史上、文化艺术史上,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如鸠摩罗什、慧远、玄奘、慧能等,他们的成就,比起创立佛教的印度高僧来,一点也不逊色。
佛教在中国不断地向简易的方向发展。烦琐的佛教理论是不易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因此以简易著称的禅宗和净土宗,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唐五代以后的佛教,主要是禅宗,或禅净合一。宋以后,禅与佛成了同一含意的概念,谈禅也就是谈佛。
禅宗是中国佛教创造性的发展。他们提倡以实修为主,不落言诠,不立文字。在实修上,中国禅宗也改变了那种脱离现实世界,尤其是脱离现实自我的静坐求净的方法。他们认为,人人具有的佛性本来清净无为,没有烦恼缠缚(即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此,人们一旦觉悟到自己的本性本来清净无为,也就得到了彻底的解脱。
禅宗在开导人时,特别强调个人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性只能自觉,他人的觉悟不能替代自己的觉悟,别人至多只能引导一下。因此,禅宗大师从不告诉弟子们现成的结论,而总是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启发弟子们自己进行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自己的结论。另外,禅宗要求人们做自己的主人,不迷信权威(包括佛陀、祖师和佛典),这对解放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至今,禅宗思想在东西方社会中,还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不少学者对之有浓厚的兴趣。
佛教在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影响到哲学、道德、文学、音乐、雕塑、美术等各个文化领域。从大的方面说,佛教教义中的时空无限、体用相即、心性净染(善恶)以及对心理作用的细密分析等,曾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过启示和推动作用;同时,它的悲观厌世、因果报应思想和对佛、菩萨、神鬼的迷信等,也对古代人民的精神发生过严重的麻醉腐蚀作用。
大乘和小乘
大乘与小乘是印度佛教的两个派别。大乘的音译为“摩诃衍那”;小乘的音译为“希那衍那”。“摩诃”意为大,“希那”意为小,“衍那”意为“乘载”(如车、船)或“道路”。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出现一个由大众部支派演化而来的新的佩教派别,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他们自称为“大乘”,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
二者主要的区别是:大乘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立、立他并重,是“菩萨”之道。大乘提倡“三世”(过去世、现世、未来世)、“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佛,并把佛进一步神圣化。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它的主要经典是《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小乘主张自立自度,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把“灭身灭智”、悟佛道成罗汉(即阿罗汉)作为最高目标。非难大乘是“非佛所说”。小乘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等。
中国等北传佛教地区,开始曾有小乘流传,但流传广、影响大的是大乘。小乘主要流传于南亚与东亚各国。属于南传佛教。小乘自称是“上座部”,不接受“小乘”的称号。
佛
佛在佛教中是修行的最高果位。佛,梵文称为“佛陀”,也作“浮图”、“浮屠”,意为“觉悟者”。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专用于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则认为,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名为佛。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起来的。三世佛包括顺三世佛和横三世佛。
顺三世佛为过去世佛燃灯佛、现世佛如来佛、未来佛弥勒佛。
燃灯佛又称“定光佛”。据佛经说,他本是太子,出生时,身边一切如灯,故名燃灯太子,成佛后即为燃灯佛。据说他是释迦牟尼的师傅。实际上未必有其人,或许为佛教徒编造而出。他的塑像常为骑一头狮子的形象。
如来佛即佛祖释迦牟尼,如来即如实道来成正觉。
弥勒佛的形象是胖大笑脸,袒胸露腹。佛经说他是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牟尼曾准备让他继承未来的佛位,但他先于释迦牟尼而逝。因此后人解释说,他是去等待未来世的到来。他是个笑颜常在、襟怀宽广、救度众生的佛。
横三世佛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娑婆为梵文译音,意为“能忍”。佛教认为现实世界充满了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而佛在这个世界中忍受—切劳累,慈悲无畏,进行教化。释迦牟尼就是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
药师佛是东方琉璃界的教主,又称为琉璃光如来、琉璃光佛。佛经说他曾发十二誓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除却众生一切痛苦,特别是要解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所以被尊为药师佛。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无量”,因其经历无量劫难,积德无量,光明无量,因此又称为无量佛、无量光佛等。据说他原是一个国王,出家为沙门而成佛。
菩萨
在佛教中,菩萨的果位仅次于佛。菩萨意为“觉有情”,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觉有情(众生)的人。也就是以佛道化众生之人。佛教传入中国后,信徒们从众多的菩萨中选出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四位菩萨,合称为“四大菩萨”。
★观世音菩萨
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称为观音。“观”实为“听”,即是听(观)到世界上有受苦难者呼唤他的声音,便前往解救,故称为“观世音”。在印度佛教中,观世音本是男身,因为他大慈大悲,不分贵贱贤愚,救助一切人的苦难,具有母爱的特点,所以大约在中国唐代以后逐渐被信徒们描绘成女身。如今,他是一位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菩萨。观音有33种化身,其法身有千手千眼之相,有踏莲花持宝瓶之相等等。
★文殊菩萨
全称为文殊师利,是梵文的音译,汉译为“妙德”、“妙吉祥”。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被称为“大智文殊”。据说文殊本为佛,但为了协助释迦牟尼教化众生,弘扬佛法,二尊不能并立,所以暂现菩萨身。其法身手持宝剑,骑青狮。
★普贤菩萨
其意为大德无量,施善普及一切地方。唐以前的普贤形象,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多为女身女相。她的突出特点是德行,有德行德,故尊称为“大行普贤”。其法身为以六牙白象为坐骑。
★地藏菩萨
“地藏”为意译。《地藏十论经》称地藏菩萨是“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所以称地藏。地藏菩萨主要是救助地狱中的恶鬼。据说地藏王原是新罗国王子金觉乔,唐高宗时来中国,在九华山苦修而成菩萨,其法身以谛听(类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此兽能断善恶。
罗汉与四大天王
在佛与菩萨之外,还有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原来指原始小乘佛教所达到的最高果位。修炼程度能够达到没有任何缺漏,所有方面都功德圆满,所做已做,应办已办,永远不再投胎而受生死轮回之苦者为罗汉。佛经说,释迦牟尼生时,随他听法的有五百弟子,称为五百罗汉。
在佛教中还有四大护法天神,又称为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形象是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寓意以音乐使众生皈依佛门;南方曾长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寓意保护佛法;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穿甲胄,手缠蛇,或持绢索,寓意用绳索捉拿不信佛者,使其皈依佛门;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穿甲胄,左手握神鼠,右手持宝伞,寓意为降服群魔,保护众生财富。
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腰的犍陀罗山,分别为佛祖保护东方胜神洲人民、南方阎浮洲人民、西方牛贺洲人民,北方俱卢洲人民,又称“护世四天王”。
佛家四众
佛教的教徒有“四众”之分。出家的男性称为“比丘”,女性称为“比丘尼”。居家的男性称为“优婆塞”,女性称为“优婆夷”。
比丘为梵语,意为“乞士”,即乞食者。印度早期佛教的教徒出家修行、传教等,以乞食为生,又称为“托钵僧”。比丘俗称为“僧人”、“和尚”,也称为“沙门”。在中国,沙门即为佛教徒的称谓,蒙、藏地区称为“喇嘛”。
比丘尼俗称“尼姑”。“尼”是梵语比丘尼的略称,“姑”是汉语词,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
“优婆塞”为梵语,意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表示他们是亲近和奉事“三宝”的。所谓的“三宝”,即佛、法(教义)、僧(宣法者)。
“优婆夷”为梵语,意为“清信女”。佛教统称在家的男女教徒为“居士”,梵语为“伽罗越”。原是指多财快乐的人,转而成为在家修道之人的称谓。
《大藏经》
《大藏经》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全书的总称。其内容主要由经、律、论“三藏”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三藏经”。“藏”的本意是指盛放东西的竹筐,有容纳、收藏的意思,佛教用它来概指全部的佛教经典。“经”是释伽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是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对其思想理论进行阐述的汇集。精通经、律、论的僧人称为“三藏法师”。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因此而被称为三藏法师的。
佛教三藏的分类,起源很早。释迦牟尼在世时,还没有文字记载的佛教经典。他圆寂后不久,其弟子们为了永久保存佛法,开始通过会议的方式结集佛法。佛教的经藏是经过几次会议结集编纂才形成的。我国现存汉译《大藏经》,是自后汉(公元1世纪)以来,直接和间接从印度和西域各国输入的写在贝叶(贝多罗树叶)上的各种佛经原典翻译过来的。
《大藏经》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收集各类佛经1520部,5620卷。它是佛教及有关文化的一部大丛书。在《大藏经》里面,保存着现在印度久已失传的许多佛教经典,也包括了中国学者对于佛教原理所作的创造性的阐释。《大藏经》不仅是佛教徒研究佛学的重要典籍,也是一般学者研究古代东方文化非常重要的资料。
此外,在西藏地区,自唐宋以来,由梵文和汉文译成藏文的经典,也经过整理汇编成为西藏文《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前者意为佛语部,包括律、经、密咒三部分;后者意为论部,包括赞颂、经释、咒释三部分。西藏文《大藏经》的内容约十分之八是汉文藏经中所没有的,特别是密教部分。清代还将西藏文佛典译为蒙文、满文,刻成蒙文《大藏经》和满文《大藏经》。这种藏经流传稀少,甚为名贵。
佛塔
塔是佛教信仰中的重要建筑物。据《释氏要览》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弟子们为安葬他火化后的“舍利”(佛骨的碎块),建塔,意为高显之坟,用来表示对佛祖敬仰和纪念。佛教传入中国,建塔之俗也随之传入。中国早期佛寺建筑,即沿袭印度式样,以塔为中心建筑。后来,随着佛教的中国化,佛寺中建造佛殿供奉佛像,塔则退居次要的地位。
早期的塔是阁楼式的木塔。由于木塔容易损坏,约在南北朝末期出现了用青砖建造的砖塔。隋、唐、两宋时期,是佛塔建筑的鼎盛期。塔的样式由原来的方形发展为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等,有阁楼式、密檐式、亭阁式等多种形式。在元、明、清时期,又出现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但这时建塔的高潮已经衰落。喇嘛塔是覆钵形的白塔。金刚宝座塔,是佛教密宗教派的特有建筑。它的特点是有正方形的石砌塔座,中间为一大型的主塔,宝座的四角各建有一塔身略小的塔,组成一个小型的塔群。
塔的结构,一般分为塔刹、塔身、塔基和地宫四个部分。地宫是塔的地下部分,多以砖石砌成,供放置舍利和经卷文书等。塔基覆盖于地宫之上,是塔的下部基础。塔身是塔的主体部分,造型多姿多彩。塔身的形状、样式不同,用以区别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塔刹是塔的顶子,形式多样。有尖形的、圆形的,有砖石砌就的,也有用各种金属制作的。刹座多砌成须弥座或仰莲座。刹身上呈圆盘状的相轮最为重要,是佛的象征。刹顶是全塔的顶尖,一般由仰月、宝珠或火焰造型、宝珠组成。
塔虽然是由古印度传入,但两千年来它已经完全中国化,它已经不仅仅是“和尚坟”,有的已经转化为供人们登临远眺,欣赏寺院风光的建筑。
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保留至今的各种佛塔全国有数千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嵩岳寺塔、四门塔、慈恩寺塔、云岩寺塔、妙应寺白塔等等。
佛教四大名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特别是禅宗兴起以后,佛教多在风景秀丽、清净幽美的名山建造寺院,供僧侣修行和信徒礼拜,逐渐形成“佛教四大名山”之说。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自唐代以后便被视为文殊圣地。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使五台山成为我国唯一的兼有汉、藏两种风格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有“清凉佛国”之称,寺庙最多时达三百余座,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佛教寺院建筑群。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中,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岛上的“不肯去观音院”为普陀山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此后,僧众云集,有房皆寺院,被称为“海天佛国”。以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规模最大,被誉为“普陀三大寺”。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佛经说,西南方有“光明山”,普贤菩萨住此,常为三千弟子说法。因峨眉山昼有“佛光”,夜有“圣灯”,后人便附会峨眉山为“光明山”。东汉时,峨眉山本为道教圣地,唐代时佛教兴盛,使之成为佛国净土。明、清时,有寺庙近百座,有“仙城佛国”之誉。著名的寺院有普贤寺、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等。
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是地藏菩萨道场。清末九华山佛教达到全盛。著名寺院有百岁宫、东崖寺、甘露寺,并称为“九华山四大丛林”。据说地藏王圆寂后,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这就是著名的月(音为肉)身宝塔,又称为月身殿,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上,为信徒朝谒的圣地。
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