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名人谈文化艺术
28625200000034

第34章 冼星海

中学时的“南国箫手”

1905年,冼星海在星夜大海下的一艘渔船上诞生,为此取名“星海”,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尽管生活艰难,但祖父仍然把6岁的冼星海送进了私塾,直到祖父病逝,他失学随母亲去了新加坡。

13岁时,冼星海回到广州。也许要感谢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义学,让他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使他表现出了音乐天赋:冼星海擅长吹奏单簧管(也称黑管,民间称“洋箫”),故有“南国箫手”的美誉。1926年春,用卖掉心爱小提琴的钱和朋友的资助,冼星海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第二年进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和钢琴。他又是一名热血的爱国青年,后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

巴黎的国庆让他感慨万千

1929年,冼星海来到巴黎学习音乐,巴黎素有世界音乐文化中心之称,吸引着欲求登上艺术圣殿的学子们。冼星海给餐厅跑堂、在理发店干杂役,挣来为数不多的学费、生活费,生活仍是很艰苦。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他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幸运的是,他遇见了马思聪,并由他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400法郎的学费。

根据唐朝诗人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冼星海创作了奏鸣曲《风》,和早期作品《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一起排上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指挥,师从著名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杜卡斯。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进入考场。

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在法国的国庆节上,冼星海亲眼目睹着法国民众在广场高声齐唱国歌《马赛曲》的情景,激动人心的场面感染了每一位在场的人,而在被日寇蹂躏的中国,还没有一首深入人心,激荡民族魂的合唱歌曲。

第二年夏天,冼星海谢绝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回到了多灾多难的祖国。

《黄河大合唱》走向艺术巅峰

1939年2月,诗人光未然随抗战演剧三队来到延安,他在途经黄河壶口瀑布时为其壮美的景色而震撼,从而写出了诗篇《黄河吟》。他在延安朗诵此诗时,冼星海触发了创作灵感,决定把它写成合唱曲。

从此,冼星海投入了忘我的创作中,6日之内多次修改乐稿,终于成功完成了全部谱曲。冼星海在创作期间,甚至没有一架钢琴可以试弹,可称得上乐器的只有用铁桶自制的二胡和为数不多的口琴、笛子,战士们吃饭用的瓷缸也成了试音的打击“乐器”。

5月11日,《黄河大合叶唱》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首次公演,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全场为之轰动。

在异国的土地上长眠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临行前,毛泽东在家中请他吃饭并饯行。

然而一年后,冼星海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苏德战争爆发,该片制作停顿;打算经新疆回延安,却因当地军阀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断而未成,被迫羁留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成了一个战争背景下的旅居者。

在困难的战时条件下,冼星海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肺病一直折磨着他。但他仍相继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该尔支达》和以中国古诗为题材的独唱曲。战争结束时,他回到莫斯科治疗未能痊愈,于1945年10月在克里姆林宫医院病逝,年仅40岁。

当年,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1999年11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的弗拉基米尔大街被命名为冼星海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