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当儿,军师姚广孝领兵也前来营救燕王朱棣。与姚孝一见面,燕王就把刚才一个大乌龟驮他过江的事告诉了姚广孝。姚广孝听了,笑着说:“那龟可不是一般的龟,是龙王的第八子,名叫蠵龟,亦称赑屃,是海龙王他前来保驾,让您渡江坐天下。”
后来,燕王朱棣率军与建文皇帝统率的大军多次激战,果然是百战百胜。
燕王朱棣夺取了天下,在北京皇宫紫禁城登基当上了皇帝。他立即论功行赏。当年追随他的文武人员,个个都封了官,但惟独把龙子蠵龟出来保驾、驮他过江的事给忘掉了。经军师姚广孝的提醒,朱棣皇帝说:“龙子蠵龟的确是我的救命恩人,功劳最大。这样吧,待营建武当山时,一定要在宫殿前,配置修建两座大石龟碑,雕刻上表彰恩人的圣旨,以示祭祀龙子蠵龟。”据说,因此,在明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皇帝当政统治的时候,大规模营建武当山时,当有名的宫殿——紫霄宫修建落成后,在殿前特别配置两座重达90多吨的大石龟碑雕。
乾清宫
紫禁城两大部分,即外朝及其内廷。
后三宫有乾清宫,宽九间进深五间。
历史上明至清初,为皇帝平日寝宫。
发生了壬寅宫变,红丸案及移宫案。
北京皇宫紫禁城内廷或俗称“后宫”,其后“三宫”,就是指: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而乾清宫为内廷后三宫之第一宫,明至清初,为皇帝平日的寝宫。
就是在平日皇帝的寝宫——乾清宫里,发生过明代时著名的“三案”: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有关这“三案”的基本情形,《中国历史丑闻录》一书里,作了归纳概括性的描述,笔者将其转引出来,以供读者阅读和欣赏,亦就会使您知道得一清二楚。
壬寅宫变嘉靖壬寅年(1542年)的一天,世宗正在乾清宫熟睡,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几个宫女密谋趁机把他勒死。她们商量好之后,一个以黄绫抹布把世宗的脸一蒙,就拚命地掐住他的脖子,其余的一拥而上,一个按住他的胸,一个按住他的腹部,两个把住他的手,两个按住他的双腿,然后,杨金英把绳套套上他的脖子,由两个宫女一人各执一端,使劲地拉套绳。杨金英在结绳套时拴成死结,未能将皇帝立即勒死。孝烈皇后(世宗皇后)发现后,率众人将世宗救了过来,并立即把这些谋反的宫女抓了起来。她趁世宗绳索刚被解下,未省人事之时,就把平日所憎恨、嫉妒的一些嫔妃宫女都算成行弑者按拿。端妃曹氏和宁嫔王氏就是其中之人。世宗下令,把杨金英等十几个宫女押赴曹市,凌迟处死,斩尸枭首示众。端妃曹氏和宁嫔王氏也在宫中被凌迟处死。各犯族属被处斩,家产抄没入宫。据史书记载,曹氏当时并未参与任何谋划和行动,只是她历来为世宗皇帝所宠爱,孝烈皇后对她嫉妒如仇,趁机硬给她加上罪名除掉的。
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病死,太子朱常洛于八月初一嗣位,是为光宗。光宗做太子时,就已经有妃子、宫女多人,其中有两个姓李的选侍最得宠,称东、西李,而西李之宠又在东李之上。朱常洛当皇帝后,郑贵妃怕他记前恨,又选了四个美女进献,以此来讨好他。这下子,美女们便要了他的命。光宗起居无节,溺于女色,不久患了痢疾,内医太监崔文升开了一服泻药,光宗服后,腹泻不止,病情更为加重。光宗召阁臣方从哲、韩火广等商量后事。这时,鸿胪寺官李可灼献上一颗红药丸,自称仙丹,光宗服后顿觉暖润畅舒,连称可灼忠臣,于是再进一粒服下。第二天凌晨,光宗即死了。东林党人、给事中杨涟、光禄少卿高攀龙先后上疏弹劾崔文升、李可灼。后崔发遣南京,李遣戍。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得势后,于天启五年(1625年)免李可灼戍边,命崔文升督漕运。
移宫案明光宗朱常洛一即位,郑贵妃因以前福王之事,恐不利己,所以请求立李选侍(光宗宠妃)为皇后,李选侍也为郑贵妃求封皇太后,群臣力争才停止此事。光宗只好册封李选侍为贵妃了事。第二年(1620年),光宗死,李选侍仍居乾清宫,皇长子(熹宗朱由校)初立为太子,大臣刘一燥、周嘉谟及言官杨涟、左光斗等害怕李选侍挟帝以干政,于是奉召太子暂居慈庆宫,强迫李选侍移宫。到熹宗即位的前一日,刘一燝、韩炉、方从哲等站在宫门力请,李选侍才从乾清宫移居哕鸾宫。
那么,话又说回来,皇宫紫禁城,其“内廷”或曰“后宫”,“三宫”中的第一宫——乾清宫,其基本情形究竟怎样呢?
《今日北京》一书里作了这样的描述,这里将其转引出来,以供读者阅读和欣赏:
乾清宫为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之第一宫,在乾清门内,居全城中轴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屡毁屡建,今殿为清嘉庆二年(1797年)重修,布局仍依明初状。殿南向,宽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高约24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须弥座崇基,丹陛露台宽阔,白石雕栏、望柱环绕,前列铜鼎、龟、鹤及日圭、嘉量等。前丹陛中设浮雕纹锦百花底龙凤御路,左右石阶各一。丹陛下设地道,名“老虎洞”,侍从由此左右往来。殿内朱红立柱,正中设金漆雕龙宝座置于金漆龙纹座基之上。座前立案,座旁设景泰兰香筒、仙鹤、宝鼎等,座后立金漆云龙雕铭文屏风。殿内居中向南上额,明代悬“敬天法祖”匾,清代悬“正大光明”匾。宫周围有门庑四十间。自明至清初,为皇帝寝宫和日常活动场所。明代“壬寅宫变”及“红丸案”、“移宫案”均发生于此。清代顺治、康熙帝居此,雍正帝始移居西宫养心殿。嗣后,内廷典礼,接见外国使者于此,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日在此行内朝礼,赐皇族家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乾隆五十年(1785年)两次赏千叟宴于此,分别有京城千余、三千余老叟入宴。雍正帝始行秘密立储,继位人名密书封存于建储匣,置匣于此宫“正大光明”匾后。清制,皇帝死后停灵于此。
交泰殿
紫禁城内廷三宫,交泰殿为第二宫。
明代时皇后居所,清代时接受朝贺。
居全城中轴线上,此宫在坤宁宫南。
其宝玺内阁掌握,东次间铜壶滴漏。
开始,从皇宫紫禁城内廷俗称的后宫“三宫”的第二宫——交泰殿珍藏的“铜壶滴漏”先说起。
“铜壶滴漏”与诗配北京皇宫紫禁城交泰殿里,珍藏着由5个水壶构成的“铜壶滴漏”。有趣的是,在西路的翊坤宫里,还存有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一诗的贴录。第一句即“五夜漏声催晓箭”。漏声,即是指铜壶滴漏之声。
那么,铜壶滴漏到底为何物?又怎么会入杜甫的诗句?
“铜壶滴漏”是古代一种计时的仪器。《周礼·夏官》上已经谈到设官以管漏刻,这说明奴隶社会的周朝时,已经用简单的铜壶滴漏来计算时间了。这种古代计时仪器分为两种:单壶和复壶。1949年后,在陕西兴平,河北满城以及内蒙古均发现有“单壶”,是西汉初期(约公元前100年)使用的计时工具。“复壶”为两个以上的贮水壶。而古时候著名的“复壶”,属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的“漏壶”,“用四只铜壶,由上而下,互相叠置”而构成的计时仪器。现在,北京皇宫紫禁城里的交泰殿内珍藏着的“铜壶滴漏”(亦称“铜壶”),也是属于“复壶”的类型。它比元延祐年间的漏壶,多了一只贮水壶。
铜壶滴漏古称“漏刻”、“刻漏”、“漏壶”,“铜壶滴漏”这一名称来自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静听得铜壶滴漏,夜月微残。”(见《白雪遗音·马头调·好梦儿》),而杜甫把漏声写入诗内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秋,郭子仪率领的唐军打败安史叛军,收复了首都长安。肃宗率众官从凤翔回到长安。杜甫时任左拾遗,同朝为官的诗友有王维、贾至、岑参等。他们时相唱和,歌咏唐室的“中兴”。其时贾至写了一首诗,题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于是,僚友们纷纷和诗。杜甫的和诗即是:“五夜漏声催晓箭”的这首七律。诗中描绘了大明宫的景色:桃花竞艳,旌旗翻卷,燕雀逐风,香烟氤氲。这一切都是杜甫在侍奉早朝时,耳听铜壶滴漏,所看到的绚丽春色,所以铜壶滴漏之声也就自然而然地入了杜诗。
十二辰制
旧时的计时单位为“十二辰制”,即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为名,夜间11~1时,为“子时”;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晨5~7时,为“卯时”;7~9时,为“辰时”;9~11时,为“巳时”;11~13时,为“午时”;13~15时,为“未时”;15~17时,为“申时”;17~19时,为“酉时”;19~21时,为“戌时”;21~23时,为“亥时”。
旧时的夜间计时单位,亦叫“五夜”和“五鼓”等。夜间五更从点灯“戌时”开始计算,中间经过人定“亥时”(指巳睡觉),半夜“子时”,鸡鸣“丑时”,直至天亮“寅时”,皆为夜五更。
雄鸡啼鸣与“滴漏”
某些鸟类的生活规律似乎与时辰有关,我们称它们为“知时”鸟。“知时”鸟除了有小燕、大雁和仓庚、戴胜、百舌等外,还包括家禽雄鸡啼鸣在内。在钟表尚未传人中国以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除了有少数人家能使用上古老的计时器“刻漏”外,更多的家庭,白天则是依靠观察日影的变化进行计时,如每天中午时日影反映就是比较正的,为“午时”;“未时”,则日影变化的反映比较偏;而黑夜,则是靠雄鸡啼鸣,如“鸡鸣丑时”,就是指夜里的三点钟左右,雄鸡就开始啼更报晓,雄鸡啼更要啼3次,当第3遍啼后,天就要快亮了。
京城的宫廷中则使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由“鸡人”在宫中传“更筹”(亦称“更签”)进行报更,如古籍《陈书·世祖本纪》中载:“每鸡人伺漏,传更签于殿中。”对此,唐代著名大诗人王维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开头,亦作了描述:“绛帻鸡人报晓筹”,其意就是说,头包着红布(象征鸡冠)的鸡人敲着竹签(更筹),在宫中报告清晨的到来。
“滴漏”与称“一刻钟”的由来明代以后,我国才有了计时的钟表。
今北京皇宫紫禁城中路交泰殿内珍藏着的铜壶滴漏,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制造的。它是由5只贮水壶组成的计时仪器。从前使用时,每天正午,将最上层的壶装满水后,水开始从壶前的龙口流出,依次向下壶滴漏。最下层的“受水壶”盖上的铜人合抱着“漏箭”,箭上刻着12个时辰,共96刻的刻度。“漏箭”底部安着空鼓形水漂(亦称“箭舟”),放在“受水壶”内,水涨舟浮,漏箭上升。观察漏箭的刻度,就知道是什么时辰,经一昼夜水满箭尽,将水倒入池内,再重新装水滴漏。
昼夜12个时辰,平均每一时辰为8刻;而每一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共96刻。白钟表传人中国后,人们曾经做过试验,即钟表走完15分钟,“漏壶”刚好滴完一刻。因此,中外结合,人们将钟表走完的15分钟,称之为“一刻钟”,如12点1刻,1点1刻,2点1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