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目所示,国运——关乎国是大计,是对国家、社会、时代的发展进行历时性的文学描述;南方纪事——从一个空间切入,描写改革开放前沿的生活,也是对现实的生动写真。不能不看到,这是作者站在国际国内的历史背景中,思考当代中国的命运,抒写改革开放前沿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们的历史贡献的作品。近百年来,南方这块热土上,几代革命者,关注民生,图强求变,矢志不渝,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建立特区,几经努力,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和展示这个历史进程,从中寻求真理性的意义,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历史将会记住,在中国,在广东这广袤的热土上,有那么一种人,为了国运昌隆,为了人民的富足安康,他们吃过苦,挨过饿,受过打击,受过委屈,但他们始终不悔,心甘情愿地流血牺牲,为寻找发展之路,他们艰难跋涉,冒险犯难,为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为发展经济甘为人梯。”寻找发展之路,这也是作品的主题概括。
读作品,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思想的冲击,一种情感与精神的共鸣。不仅是因为我们共同经历了这个年代的多事之秋:这是一个大浪淘沙、沉雄深刻的年代,一个喧哗多元的年代,一个担心与自信杂糅的年代,一个充满着变革维新而迂回曲折的年代,一个有阵痛焦虑、也有蜕变释然,令人喜忧参半的年代,一个物质主义与精神追寻同处共存的年代……这些都能从书找印证,足以引起我们的回想与深思。不独如此,作家以求实的写作态度,描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一段段富有内涵的场景,还原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务求真实,是纪实文学本真的底线,可是,在现阶段某些纪实作品中,变得十分欠缺,尤为可贵。这部作品在叙述上,有丰富开阔的历史叙事,有精细雕刻的现实描写。大处着眼,细部着笔,丰富的细节,鲜活的人物,富有激情的论述,富有历史感的引征,以及结构上的层层递进,布局上的散点透视,读来也很有意味。作品人物众多,几代革命者,几代广东的主政者,形象生动,性格突出。为了南方的发展,为了特区建设,从谷牧到邓小平,党的领导人殚精竭虑,倾心倾力。特别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后几下广东,九十年代初的南巡讲话掀起旋风,是民族和国家之大幸,而一代伟人为特区也为中国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宏图大略,更是作品的华章。
我以为,作品的亮点,还在于有二:史家情怀和现实品格。
史与识,是纪实文学所看重的,史识,就是历史感、识见、思想,是作品的筋骨。本书较为丰富地展示了从珠江文化和岭南文化宏大背景下的改革意识的发展历程。从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从人类社会的自然嬗进,以及珠江流域的文化与海洋文明的发展进程等等,展示南方改革的时代意义,展现特区对于开放改革的中国的意义。当然,对于广东的深圳、珠海、顺德等地的历史变化,有着深入的描写。对于众多的理论问题,比如建立特区之初的争议,深圳、珠海发展中期认识上的交锋,以及现代企业股份制的建立、特区经济制度私有化的理论探索等,作品不回避、不绕开,以真切的笔触,抒写真实的状态。其史笔风范,令人敬佩。
与此相关的是作品的现实品格。全书共二十四章,改革开放、民富国强的思想脉络贯穿始终。在一些章节中,举重若轻写历史断面和过程,突出事件中的人物。其中,高层人物的历史贡献,形成改革发展、前仆后继的历史必然,从早年中央下派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到叶选平、林若、谢非,到后来主政深圳的李灏、厉有为,以及珠海的梁广大,省里的吴南生、卢瑞华等等。他们的事业心、思想气质,以及行政能力和情操品格,或详述,或略写,都闪烁着现实的光彩、理性的光芒。我们看到了,三十年前习仲勋顶着压力,平反李一哲案的勇气;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北部的“寒极”区域落后状态见诸报纸后,主要领导不遮掩、不避讳,并专请记者深入报道的求实精神;看到了在九十年代初,关于和平演变之争的那段小插曲中,省委书记谢非和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不唯上、不妥协,据理力争;看到了厉有为在党校独立思考经济体制中私有化问题,也看到了梁广大主政珠海大胆探索的种种新事,充分体现出了南方领导者们大无畏的勇气和独立探索的精神。这众多的细节,突出了有性情的人物,梁广大的大胆直言,奔放的性格,又不乏机敏;谢非的“谨言慎行,而又善于战略思考”的沉稳;庄世平作为香港人大代表的直言,谷牧为特区建立振臂而呼怒敲桌子,陈开枝在录制邓小平南巡谈话时隐蔽录音等等,生动自然,有的如闲笔展现,举重若轻,描绘了改革时代人物的精神风范,也画出了南方领导者特有的机智与坚韧。
作品不是史传,但如同一幅广东改革开放的全息影像图。作品立意于一个开放改革时代的前沿,南方的生活、南方的精神,展示了新时期以来中华大地生气勃勃的现实,这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因为有了这个南方的生活、南方的实践,有了南方的探索和思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有如此的幸运,如此的辉煌。所以,无论是文学的文本意义,还是现实中国的思想引领和启迪,《国运》的出现,再次证明:“希望在南方”,希望在未来,希望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人们。
2008年12月
霍金的分量
史蒂芬·霍金,这个有点残疾的英国老头,在遥远的东方,成为耀眼的明星,一如那些舞台上的歌手,在聚光灯下,他的英姿,他的智者风度,他的那个不苟言笑,却令人着迷的神态,让黄皮肤的学人智者、青年老年们一饱眼福,犹如进行了一次圣洁的学术洗礼。近日,他又三度来华。有人说,这个闷热的夏天,有了世界杯,也有霍金,就不一般。
霍金,一个平淡的老者,一个身体残疾的洋佬,他对时间和宇宙的解构,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陌生而熟悉的世界,以及生物自然形成的历史。前些年,湖南科技出版社的一本《时间简史》风靡一时,人们争说霍金,不仅因为这位英国教授把人们自爱因斯坦以来对时间的认知,开启了全新的视野,对这个有着物理学意义的命题,关涉到人人都知晓却又不明就里的命题,有了霍金式的理解,还在于他是一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却对这个深奥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究和论述,尤其是他把深奥的哲学命题,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让科学走近普通人的生活,让科学充满诗意。无怪乎,这个霍金先生,让全球的出版者十分地看好,据说,他的《时间简史》,全球销量达两千五百万册,创造了当今科学类图书的奇迹。他的另一本新书《果壳中的宇宙》也有中文版。他被黄头发黑眼睛的人们拥戴。难得的是,他漂洋过海,不远万里而来,同读者见面,答问。前年,又一场大病,他还再度来华。虽然不乏主办者的商业行为,但他是为科学而来,为文化而来,也为我们在浮躁的世界仍保持着虔诚阅读的可爱的读者而来。
一个已有十多年的瘫痪史,一个在轮椅上过生活的人,一个年届六十的人,完成了被称之为上世纪的经典性的科学著作。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可思议,他却做到了。我们对他的任何评价都不过分——科学家的霍金,劳动模范式的霍金,志向和毅力都胜过我们的霍金。
霍金的生平非常富有传奇性。他曾就读于剑桥和牛津,现在是剑桥大学的教授。这个职务曾为牛顿获取。他因卢伽雷病被禁锢在轮椅上达二十年之久。病魔的折磨,并没有使他退却,而他向着科学的尖端发起了冲锋。他的中国学生——《时间简史》的中译者描述他第一次见到霍金时的情景,令我们难忘:“门打开后,忽然脑后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开关。我尽量保持礼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疾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能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两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就是这个失声而翻看书页都很困难的人,却用他那个残弱之体向科学的圣殿迈进。他所能做的是脱开了人类的极限,以一种超常的意志和精神,完成了人类对自身的超越。
我在电视上看到鲜花簇拥下那张安详的脸,侧向一边而不露声色,对于东方人表现出的热情和盛情,霍金已习惯。他是一个物理学的天才,一个智者中的精怪,一个学界的大腕。因为残疾所致,对人们给予的崇拜,他也许习以为常,也许一贯低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那双平淡的眼神,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对于礼仪为先的国人也许不太习惯,鲜花和掌声,不是大师所热衷的,不是科学家的本意。对于霍金这样的科学大师级人物,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他在助手和护理的扶助下,在舞台上聚光灯强光灯和镁光灯作用下,矜持地接受人们的欢呼和致意,但他那个总是侧向右面的头颅,近乎蜷缩在轮椅里的身子,让人透过热闹和浮华有一丝怜悯。
其实,我在翻看霍老先生的译著时,也看了一些专家和文艺界同行写的文字,老实说,除了对有些图表和一些人文化的论述感兴趣外,大多如看天书。也许是太愚顽,我也没有能坚持看完,也就不甚了了。
但这并不影响对他的崇敬,并不说明霍金的曲高和寡,更不能说明霍氏理论的缺失。霍金并不是在做科普,霍金价值不是在于普及性。但却又是通过这极大的普及性而赢得了声誉。他在我们普通人眼中,是一个残疾人在做大学问,是可以超过人类自身的极限去完成匪夷所思的事业。这就是霍金。
我曾想,大家对他的尊敬、崇拜,关注他的生活起居,了解他的病情,但是,那颗智慧的大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头颅,有没有人去做过研究,哪怕是计量和测算呢?据说,人的大脑有个恒定的重量标准,但也有例外,物理的重量能够说明一切吗?
是的,他那羸弱的残疾的身躯如何支撑了那颗硕大而沉实的头颅,是精神,是智慧,是一种超常的智力和上帝的恩赐,抑或是我们所没有发现的东西?
就身体的重量而言,霍金是轻量级的,那瘦弱残缺的身子,那病残的躯体;然而,他的大脑、头颅的重量,却不好用平常的方法计算,因此,我们才有了这个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一个人的分量是不能用平常的方法计算的。
同理,一个人的质量是不能用物理方式来计算的。
2006年10月
美丽的忧伤
忽一日,广东作家谢望新发来手机信息,说他的一篇散文看我能写点什么。老谢是挚友,也是文坛高手,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活跃异常,为文坛实力派批评家,尤对岭南文学、女性文学很有研究。近年来,他少弄批评,而经营散文。前些时,他的一篇写母爱的文字,十分感人,被我收入当年度最佳散文的选本。可能是这个缘由,他在这篇散文被选载时,约我为之作评。
《中华文学选刊》编辑部从网上传来,我一口气读完,实话说,感觉莫名。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字,从所写的事和人来看,相当精彩,也可谓有巧合、有宿命、有当事人的奇遇甚而艳遇,也有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精彩的情感生发。就其生动性和奇巧性来看,是散文,抑或小说,亦可亦不可。
这篇散文洋洋一万六千字,读来却不嫌冗赘,不觉罗唆。何也,我以为,作者写情是高手,写故事为大家。生动的故事情节,或淡或浓、亦真亦幻的情感心绪,以及作品描绘了三个美丽善良、特立独行的人物,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一个身在困境而几遭外界议论的男士,本想沉默地躲开喧闹,本想心如止水似的认命,可是,“舆论海啸般地那样涌上来”,“你”如何应对?就在这生命的沉默中,“你”——文章的男主角,幸有曾经相识的三位女性,成为你这段生命中善良和美丽的故事主角。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她们“热烈而执著地向你走来……”于是,巧合、宿命、情缘,某些奇特而超越凡俗的内容,就在“你”的笔下,如流水般地泻出。我们看到,一个个善良和美丽的女性与作品中的“你”,或委婉或激情的故事,看到了一个钟情于美丽与善良、受命运之神眷顾、极有异性缘的“你”,即使在沉默中,也享受着几番热烈而执著的异性情缘,看到了“你”对于美丽与善良的一种本能的期待与热望,和特定境遇下的理解。
概而言之,感恩与爱、美丽与善良是这篇散文中的主题。“你”很欣赏的三位“年轻女子”,她们都是影视界的人物,在创作上很有潜质,或是小有名气的。作品描绘“你”与她们的交往,有如小说般的浪漫与奇特,这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可是,我觉得最为主要的,是作者在描绘自己的这些友情、艳遇的故事时,那份率真与坦诚,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心态,让人称道。回忆类、怀人类的散文,最可宝贵的,是真实,尤其是对异性情感的纪录,这种不惮为人所非的坦诚、真实,在时下,是要有相当的勇气和坦然的心态的。
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作者能够理性地对待自己生命中的过往情怀,大胆展示这让更多人惊羡的异性交往。我们为这种直率与真诚叫好。是的,在特殊境况下的人与人的无功利地交往,是多么的不易,也是多么的让人没齿难忘。面对世俗生活的挤压,我们的情感变得越来越粗疏,甚至有些简陋,我们期待着美丽和善良,期待热烈而浪漫,我们更需要的是在特定的生活遭遇中,那份执著而刻骨铭心的情感。
当然,凡事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记忆的美好来说,与异性朋友这种情感,于困顿中见友谊,拥有美丽与善良,十分难得。只是,从望新兄的这篇大作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不光是把这种男女异性的交往,作为特殊境遇下的一种精神动力,一种让沉默的生命有着鲜活而生动,有着热烈执著地激扬,而且,我们还看到,美丽有时是一种伤感,唯美也是一种负担。不同的美丽与善良,也是相同的结局。总让人感受到美丽也容易是一种伤害,有一种遗憾。因为,美丽并不都是如月圆时分,光风霁月,不都是美好的结局。这些,并不是本文刻意揭示的。但作者感叹“美丽是一种杀伤力”,或多或少地让我们感受到,面对美丽,作者的忧伤。有一支歌曲唱过,美丽刺痛了我心忧伤。这就够了,面对美丽的往事,“此情可待成追忆”,也是幸福。当然,我们应当感谢的是,作者笔下是文坛久违了的直率和坦诚,一个情字,尽得风流,让我们对眼下许多的世事和人生,有了别一样的惊异,别一样的感叹。
2005年5月
思想与道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