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刘家科的散文,也许并非显示了这种自觉,但是他以众多的弱小和庸常,令人熟知但也陌生的人物和物象,对过往的乡村生活倾力关注,多是从底层人生、普通者生命和命运的关注。这是乡村散文的底色。刘家科笔下的人物,多是俗众、芸芸众生,他们厮守于沉寂于世代相袭的乡野,但是,他们有向往甚至奢望,他们的生命是泼辣而激扬的,他们有自己的尊严,有着精神上强韧与倔犟。我们看到这类馨欬可闻的人物有骂街者,有牛皮大王,有小混子和惹是生非者,和不乏占些小便宜者;也有孝者“善存”,志士勇者“传久”,和能者“算盘”。除此,他在一些描绘事情中写人,诸如抓阄、打赌,都可见一些乡村的习俗和民风。然而,大者如抗战中的英雄传久,如枣树扎根深实的九旬高龄的老爷爷,是他这类人物的高声部。刘家科写乡人的种种做派,写诸多小有不良而却不曾大恶的乡人、邻家等,描画他们的生命情状和命运,很难说是一种悲怜,但却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关怀。或者说,他通过这类人物的命运来认识平原大地乡村文化图象。还有,农事和农活、乡风乡俗,如收麦,看青,砍草,以及乡情浓郁的“年味”,年代长久的老屋和老井,古槐与麦秸垛,都是他记忆中最为真切和鲜亮的“记录”。间或也有空灵的,如看雨,听雪,玩麦结柳等等,乡村的记忆,在于刘家科对一些人物的怀想,是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承传,也是一幅由杂色组合的文化图象。
刘家科对于乡村的记忆或说回忆,是从人、物、事中,看取生活变动不居的传承,乡村记忆多是些断片和简章,简洁的笔墨和简单的故事,几笔勾画的人物。不作太多的描写,或者也不太从大道理和大背景上去描写,这也许是作者的有意为之。记忆有如一张大网,文化风习、传统与民俗尽在其中,拨动着一个背乡游子的乡愁;有时,面对变化,不免惆怅。在《湾里的村庄》中,他感叹“原来那个桃源似的村庄哪里去了”,体现了一个现代文化人对于乡村变化的困惑。乡村是他的生命之源,也是他的文化根基。所以,他多是从回忆中描绘过往,描绘记忆中的人情世事,他为那些逝去而扼腕,也为那些多年的不变而痛心,更为那些风习与民俗的改变而挂怀。也许,这种选择对于变化而发展的乡村,显得有些沉静,有些落伍,但是,作家执著于自己的选择。从底层的众多生命图象和面貌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真实的风习和民情,看到了过去的沉重与未来的艰辛,这或许是“乡村记忆”的社会学意义。
刘家科在本书“跋”谈到,记叙行文,“如同散步”。其实,他的这本散文,也“记”出了一个时空坐标上真实的乡村,对于家乡,对于他所关注的农村和乡亲,这也是一次较为广泛层面、有特别意义的文化散步。他留下了足可以让我们认识平原乡村文化——风习和人情,一个鲜明的足印。
2006年6月
现实性的写作
时下,文学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可不是吗?当你看到如恒河沙数的各类文学,比如小说,每年长篇过千,中篇铺天盖地,短篇如过江之鲫,你能够拒绝阅读的诱惑吗?如果你又是专职的读者、圈内人,你会放弃阅读的期待吗?乱花渐欲迷人眼,可以作为时下的文学景观。但是,也有另一面。当众多的长篇也好,杂志也罢,无情地被市场和读者冷落,书店和书市中的文学图书,也困扰于作者和出版者,而且还有各类打着文学旗号,招摇过市,各种流俗的甚至垃圾文学时有出现,你不得不有相当的惋惜,有恨铁不成钢之叹。
这就是当今文学真切的现实,也是一些文学中人的真实心态。或者说,是一个既热闹也冷清,既有花团锦簇,也有默然孤寂的文学现状。
因为这样一个背景,任何从事文学、爱好文学的人,特别是那些执著者,那些孜孜矻矻,以爱心,以毅力,打造文学热情的人,就值得称许了。
而眼前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个执著者。
孙梽文,山东诸城人氏,创作有年,致力于报告文学的写作,曾有多本集子出版。齐鲁大地,华夏文明重镇,风华物候,世所瞩目。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人文传统,影响着一代代的山东作家。或许耳濡目染,或许对于文学和生活的特殊理解,从他创作始,就以报告现实,描绘“进行时”的世态人事,成为创作的内容。这是否多少受经世致用、文以载道的儒家人文传统的影响。但是,他描写现实生活,描绘奋斗者的人生,写他们创业图强,奋斗贡献,也写他们的喜忧、期待和困惑。主人公有领导者、管理人,有教师,有专业人才,也有普通的百姓,五行八作,林林总总。他笔下的人物,历经变革时代风浪,感悟时代生活变化,享受现实多样的人生,创造自己天地。其中,领导者搏击时代大潮,人生经历充满创造,或克坚攻难,或忧戚现实困境,或怀抱于人文理想,为了一方土地,承诺担当;普通百姓,坚韧顽强,为社会大厦添砖加瓦,默默奉献,平凡中见不凡。这就有了,深情于沂蒙老区的县委书记刘宗元,有了执著于渔政科研、“造大船”的王诗成,有了爱钻研的徐州铁路管道工李炳华、模范的中学教师吴莲珍……无论是权重的管理者,还是基层的劳动者,作品描绘的正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现实,表现了改革开放的人生,既有社会生活的斑驳历史,也有个体生命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人物中,看到了从传统文化和过往生活中走出来的人们,进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现代精神、人文理想,对于每个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中,看到了管理者的能力、普通人物的坚韧精神,看到了渐进的中国乡村社会变化的轨迹。像书中一些写地域性的篇章,如诸城市率先在全国进行的社区保障系统的创立,济南福利彩票中心的惠及民众举措,以及乡办企业发展后对于土地和农民的影响,都是一个时期乡镇历史和农村社会生活的鲜活图象。报告文学是写人的文学,写人绘事,以事带人,从人物的社会变化、思想发展、历史进程中,看取时代和生活的光影,展示社会的进程。这或许成为当今人们在对众多文学颇有微词后,它是勉为看好的一种。
是的,报告文学是当前联结大众读者较为直接的文学样式,也是描绘时下生活最为快捷的文学。我们感叹文学与大众与社会的疏离,感叹文学的贵族化和庙堂化倾向,对于那些即时报告现实生活,关注基层人物的文学,有着本能的尊重和热情的期待。正是火热的现实,以及同时代人物的创业精神、奋斗理想、人文情怀、生活目标感染启发作者,孙梽文通过快捷敏锐、近距离地描写现实的世情人事的报告文学,记录现实中国变化发展,把握和寻找时代发展的动向,描绘充满创造与智慧的创业者劳绩。诚如本书题旨所示,这也是一条文学的“希望之路”。关注切近的现实,挖掘创造者的人生,抒写生机勃发的新生活,他的努力,足可为人所敬服。当然,文学也是一项艰苦严谨的劳作,也是创造性的劳动。报告文学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文学。不可否认,在人物形象刻画、作品内涵以及思想哲理的提炼,语言词章的锤炼等等方面,本书的诸多篇章,都还有大可开掘的空间,还需要有更上层楼的努力。
无论如何,通过本书,我们认识了一个关注现实、文心如火、执著而坚韧的作家。
与作者有多年的交往,好多篇什也曾先行阅读,作者盛情不好推却,就此为序。
2008年11月
品读“短平快”
有些时间了,出版主管部门为了对某些新书作一些审读,对我们一干人,多有“双规”要求:规定时间,规定格式,对其进行评判,于是,就有了一些非驴非马的简评,我谓之为“短平快”的文字。文字本身没有什么,而所涉及的图书,有着某一方面的特色,故收如下。另,几篇短评也一并纳入。
史论也要新视角:《延安鲁艺风云录》
作者:王培元,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描绘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史,是一本纪实类的著作。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战时期一所重要而特殊的文艺学院,本书描写和研究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中国解放区延安,革命文化开始形成、建设、发展的历史。全书对延安鲁艺这座革命文学的摇篮,当年一些著名的文化战士生活学习、思想形成、创作面貌,以及这段历史对革命文学的影响,党的领导人与文化界人士的交往等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与描写。对中国革命文艺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揭示,再现并探求了当时文艺界复杂的状况。
全书基本上是从一些有关史料中,描写延安鲁艺时期的革命文艺发生发展形成的历史。引述得当,考证有据。书中观点和材料也基本上是依从现有的研究所得,因作者多年追踪研究这一选题,旁征博引,材料引用较为充分,论述也较为确实。还有不少为作者第一手材料。文字流畅,既有个案的创作面貌,也有总体的概括,对当时的一些重大的事件,诸如“延安讲话”、整风运动、抢救运动,和重点作家的作品,比如话剧《白毛女》、秧歌运动、平剧《逼上梁山》,有重点的评述。对当年文艺受左的思潮影响,作者不回避,尽可能充分引用材料、最新研究所得,评述事件,呈现历史的面貌。关于“鲁艺”的影响,作者在“告别延安”一节中,分析得较为全面。
一个人们熟悉的历史,一段被尘封的文学情况,被无数次文字描绘过的历史,从个人化的角度进行认知、解读,想会引起关注的。
兼听则明:
《凝视中国——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
作者:解本亮;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这本书如题目所示,是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人。作者引述了大量的资料,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各个阶层人士,对中国以及中国历史和社会的评价,作为参照,在较为广阔的层面上,描述了外国人(主要是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以及中国人精神面貌、物质生活、性格习性等等侧面,是一本以资料引述为主、也辅以较少点评的专题论著。
书中分“序篇”、“天使还是魔鬼”、“中国人的美德”、“东方伦理的困境”、“摆脱不掉的‘劣根’”、“一方水土一方人”、“西方各国看中国人”等章节。其实,集中来看,是从中国人的精神情操、道德意识、性格脾气、处世原则、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等等不同侧面,进行多方面评述。有的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有的是从中国或者是中华民族这个大背景进行的。所以,所谓中国人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
客观地说,这本书借西方人之口、之眼,看待和评价中国以及中国人,从优劣、正反两方面,给国人,做了较为辩证的分析,也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人形象在西方人眼中的“演变过程”,做了描述,特别是对我们同胞面对社会历史的文明进程,如何发展的警示,借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剖析“诱发中国人的自我反省意识”等,不失为一个较为客观的借镜和思考,也令人警醒。所引的资料,多数是公开出版物,这当是一本较严肃的著述。
因为书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引述外人的著述,评价中国、中华民族,以及中国历史,容易形成一种片面的历史观,容易在眼下反思的意识中形成一种偏执。可是,作者辩证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和民族风范,对不同时期外国人对中国的评价,都是客观求实地引用。对国际上一些不友好“妖魔化”中国的言论和评价,也进行了批评。
对中国人形象负面的内容,本书也进行了揭示,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悖于伟大民族精神的东西,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的东西,属于落后愚昧的东西,进行了剖析和揭示。但在揭示这些负面影响的时候,有的地方,比如第三章“东方伦理困境问题”,引述较为零碎,有的评价也过分依据外国人的主观之见。
搭车跟风后:《上海森林》
作者:张错原;出版者:世界知识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描写当代都市青年生活的长篇小说。以刘姬汉为主人公的几位大学毕业生,怀揣理想,踏入社会,在金融界、经济界,求职、就业、谋生,以至交友、恋爱,由北京到西安,再下广州,又去上海,几番漂泊,最后,在上海这个人生舞台上,经历了都市青年所面临的种种艰难的人生抉择和情感历程,是一部近距离地反映当代青年生活状态的小说,是一部写实性强、内容上还算严肃,艺术上无多创新的小说。
小说写有十多个人物,以主人公刘姬汉的同学、同事、恋人等一代七十年代后的新派人物刻画,着重描写大都市中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人生欲望和生存状态。他们虽无多大的壮举,甚至于抱负和追求,但生活的困顿,让他们的精神承受着种种的磨砺。他们有对事业的向往,有对金钱的追求,对爱情和性的渴望,总之,在躁动不羁、背叛与求索中,体味求职的艰辛、失业的困顿、失恋的焦虑萎靡,他们的种种期待与向往,种种痛楚与不安,体现了都市中漂泊者和边缘人的生活情状。小说用“上海森林”这一精神意象,反衬这些年青的漂泊者们,面对厚重的人生现实壁垒,生活中有着“不能承受的人生之重”。小说情节有很大的写实性,有不少内容在以前类似题材的小说中有过,而它的特色在于,对一拨漂泊流浪,寻找与求索的当代青年,生存的严酷与情感的粗放,以及竞争的严峻,人心的虚伪,人性的飘忽等等,进行了较为原汁原味地揭示,呈现为青年成长小说创作中所谓的原生态特征。
小说的题目有包装、搭车之嫌,“上海森林”,语焉不详。让人不免联想到前些时日本作家的畅销书《挪威的森林》。同名、借名等等,这也是目前出版界的一种通病。
草根的锐气:《卧底记者》
作者:石野;书名又为《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出版者:中国方正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以个人经历撰写的纪实文学,被出版者冠为“侠客行纪实丛书”。是关于自己的人生传奇,其主要是新闻经历。作者“我”由一个农村青年,到部队锻炼,复员后靠自己的拼搏勤奋,刻苦自学,谋职求生,到广州先后被几家报纸聘为记者,在三年的政法记者生涯中,以笔为刀,揭开了几起惊人的内幕事件,勇敢而不乏惊险地多次站出来为弱者伸张正义,因此三次走上法庭,多次遭人追杀,四次死里逃生。书中以不同的章节,描写了作者亲历的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比如“卧底揭开华才职校骗局”,为揭露卖淫嫖娼真相“广州王圣堂历险记”等等“卧底”的险情;描写了作者报道过的“四川民工讨工钱,竟惨遭恶老板的杀害”;七旬“死人”还魂状告公安局,诉讼五年无结果;打黑警察举报局领导遭追杀,被迫携枪上访;因为援助遭遗弃的打工母子,揭露爱情骗子的真面目,侠义记者却惨遭无良同行的诬陷诽谤等等内幕真相。
因其特殊的题材,使得本书内容惊奇,描写也独具现场感。作者在描绘中也不讳言自己情感经历,通过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练,痛苦的内心独白,艰辛的舆论监督历程,以及作者多位新闻同行在依法实施舆论监督时的艰难感受,描绘了现代新闻从业者的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