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东鳞西爪集
28774300000042

第42章 书品篇(9)

编辑这样一本英模先进“大全”,缘起于甘肃朋友老管,当时他远在千里之遥,电话中用西北普通话对我说,要编一本表现时代人物风采的报告文学,“这本书就由你来主编”。十多年没见面,西北汉子的爽朗硬性如故。当然,他现在作为一家出版社的老总,想从较为全面的角度用文学记录时代精神,褒扬那些值得我们景仰和崇敬的人物,配合正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他把这个任务交给我,认为我同作者们较熟悉。朋友所托,不好推却。那次,我只能说,可以考虑吧,想来,先说个活话,行不行,等以后再说了。

没想到大约在两个月后,老管和几位同事来京,这事不做不行了。恭敬不如从命。我们敲定了大致选题,开始前期工作。

先进典型,平素报章上多有闻见,也是一个时期各类媒体宣传的主要内容,可真正做到感人服人,为人们认识这个时代留下可资借鉴可据回味的东西,不是件容易事。当今的读者很是挑剔,很有自己的阅读取向和判断,对那些干巴乏味的典型,或充耳不闻,或敬而远之。总之,时代的先进典型、英模人物,在宣传中能否与大众精神契合,先进形象是否走进大众心灵,成为我们身边可亲可敬的朋友,成为人们认识时代提升自己的表率和榜样,确大有文章可做。

收入这里的一些人物典型,大多是近年内有全国影响的各方面代表。他们以创造精神,在平凡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体现了共产党员崇高的人生,践行着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承诺。这些人物的事迹,有的曾通过一些主要媒体传播,引起了一些社会反响。但,这里收入的,是作者们从文学性的要求,对描写对象进行深入地开掘,有较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文学性,以及可读性,区别于不少同类人物的新闻宣传的文字。这也是我们的初衷,让先进人物成为平常百姓的精神表率,也让那些顶着光环的时代先锋们,有着可亲可敬的面孔,发挥更好的宣传效果,作者们进行了切实而富有成效的努力。

应当感谢这些作者们,无论是报告文学的高手、文学名家,还是敏锐勤勉的记者快手,他们认真的精神,协作的态度,让我十分感动。高龄的金敬迈老人、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大忙人何建明、未曾谋面的张雅文女士,以及我的同事马利女士们,他们都无私而鼎力支持。几位著名的作家只是一个电话相约,就不吝把作品传来;也有的作者把手头工作放下,迅速地写出新的文章;还有的作者不厌其烦,几次修订,让旧文面貌全新……我把这些无私的相助,看做源于描写对象的精神感召。

当然,主要还是出版社的气度,按说,地偏一隅的甘肃文化出版社,没有必要“放眼全国”来出这样的书,可他们并不因为远离政治文化中心,而降低要求。用老管的话说,要打全国牌,这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眼光,他们的前景。

读一本书,总是想让人有些感动,有所收获。作为主编,当你有幸读到本书的时候,如果你能从先进人物身上,想到点什么,感触点什么,或者,对我们这样一个奋发年代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物精神,有所感动,那就让人满意了。

是为序。

2006年8月

此情可待成追忆

读钟广明的中短篇小说集《情殇》,油然想到一句古诗:此情可待成追忆。这部由五个短篇、三个中篇合辑而成的小说集,以过去年月里发生的一个个悲情也不乏惨烈的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艺术创造,描绘了面对历史,过来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一种复杂的感伤。

其中有丰富生动的风俗画,有刻骨铭心的情感故事,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也有对社会人生的别样思考。这里的“情”,可以有多个理解:人伦之情,乡谊之情,再就是恩爱情仇。小说以《情殇》命名,不只是这部中篇从篇幅到内容都独有分量,其人物故事的背景跨越改革开放前后不同的时段,我以为,作品暗含了小说家的思考:在巨大的现实壁障面前,人生命运无不被情感问题所左右,人生情感,是一个琢磨不透、欲说还休的永恒话题。也可以说,面对现实的强大,芸芸众生者,情感即命运。人生因情而美丽,也为情而困厄、殇殒,尽管生命的花朵在磨难中仍然是顽强地开放。

或者,还可以认为,小说打捞过去年月里的民间故事,以人性化的视角,描绘出千百年来一个农耕文化、超稳定性结构的社会秩序,屡屡被狂热而失去理性的革命所打乱,民间性的生活,在政治的强势下,只能是本能地退守,留住人们情感与心灵的,是在隐性层面上的人性。

所以,我以为,这部小说集的题旨是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政治乱象时期,普通人的命运也躲不开政治的影响。比如,《命运》、《女难》、《情殇》等篇中,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物故事,描绘了极端政治化的历史对人生的戕害,造成了情感缺失,爱情畸形,命运多舛。哪怕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一个相对闭塞的农村,一个普通的家庭,都无一幸免。另一方面,在这些不正常的历史时期,除了高压的政治形势外,民间文化、传统的人伦性情,又深深地烙在叙述者心灵。描绘这些非常年月里的民间生活,特别是童年往事,可以看作是作家对传统文化、民间风习,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怀。比如《鬼屋》、《梦魇》、《猎鹤记》、《麻雀之死》这几篇小说,童年时代的小伙伴,驱鬼,逮鸟,学业与幻想,这些孩童时期的玩乐,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所谓的“三面红旗”、“困难时期”等不正常的年月政治时势,形成鲜明对比。从这种反差和对比中,更突出了小说对过往年月思索的深意。一方面是少时孩童的清纯、人性的纯真,是普通女性的善良与美丽,再一方面,是困难时期的饥饿残忍,是历史的乱象、世俗的恶习,对于生命的戕害。小说生活的两种画面,显示了题旨内涵的丰富。

小说情节和人物都比较集中,即使篇幅较长的两个中篇,人物关系也较单纯。这里也有两个特点:一是乡里乡亲和童年伙伴;一是美丽女性。作品对女性的描绘,是对人性美与善的赞美。像《女难》中的“小美人”赵春娥,嫁给村中身体有缺陷的剃头匠,在兵荒马乱年月,后因驻军中一帅气的军官看上,成了军官的情人,而在建国后的历次运动中,她的这些经历成为“专政”的借口。这个受侮辱与损害而刚烈的女子,美丽而多情,有着女性的自尊。“文革”中,她遭诬陷,奋起怒斥加害于她的“红卫兵”,壮烈而亡,其命运,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对多难的年月摧残生命的控诉。当代小说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描绘,屡见不鲜。写美的毁灭,也写女性的隐忍善良。但《女难》等小说的意义在于,它们多是从一个受难与受损的弱者角度,表达政治文化对农村民间社会的摧残,极端化的政治人生对于人性的损害。尤其是以女性的命运,为小说情节的主要线头。在《女难》中的“小美人”,在《情殇》中的江霞、赵红,包括造反派人物“马红卫向毛”等,都是小说生活中的情节线,成为小说故事中的关键。从女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来看,这部小说集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女人更见光彩。也许,这些为情所伤、因情而殇的人生命运,唯有女人,才更显丰富与力度。当然,才成为已经逝去的故事,可待追忆,可待怀想。

2008年8月

“报告”与报告文学

也许,这样的经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情景我们都见过。青春萌动,生命勃发;少男求偶,少女怀春。学生时代的青春期经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刻镂了难忘的印记。当然,这里有苦涩与甜蜜,有浪漫也有无奈。“此情可待成追忆”。那么,面对今天,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以及道德风尚、情感追求等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些与我们青春期息息相关的恋爱与情感生活,在如今一代人中,有了什么样的变异?那些与我们千家万户有着紧密相连的学生青春期教育,如何更有实效、更能体现出时代特色与人文关怀,在更深层次上去做好青春期的教育,让青年的心理和生理得到健康发展?

这本《学生恋爱报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满足人们的期待。

这是一本富有思辨哲理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读本,是一本从精神心理切入时下青少年教育的漫谈式文字,也是一本从纪实角度展示学生恋爱情感的心理分析报告。从写作手法上看,它综合思想漫谈、纪实调查、理论分析等多种文体特色。

作者郭文杰以细腻的笔触,大量调查实例数据,将眼下学生主要是大学生恋爱生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和描绘,既有思想情感教育式的理性归纳,又有现实生动事例的个案举证,较为平实地记录了青年学生的情感现状,较为生动地揭示了一代学人的思想道德成长中最为敏感的一角。就所涉及的论题和所期望解决的思想问题来看,这本“报告”,对于认识今天的学生群体、青年一代,很有裨益。

从思想和写作的特色看,《学生恋爱报告》体现出鲜明的“三性”。

一是思辨性。作品的论题虽是青春期的教育,大学生的恋爱,在这个大论题下,又分别展开了不同的问题,比方恋爱与性爱,情感与生理,性欲与健康,以至于人生观、道德观等等,从心理与生理、自然与社会较为广阔的视角进行阐述,不少的话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内容丰富驳杂,阐述层层深入,也力求有理性的思想光照。思想对于论题,是一个总纲,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地对待青春期,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作者在书中,力图透过恋爱的现象,从本质的意义上,对这一关涉到青年身心健康以及一代人的培养、社会安定等等问题的大事,作精神的分析和理性的阐述。以情动人最终是以理服人。作品有一节专门分析“失恋形象”,先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原由,又细致地论述校园的失恋中的“游戏爱情”、“初恋情人”、“单相思”、“成熟恋情”不同的失恋方式,在深入地论述中,完成对问题的理性剖析,分析现象是为了从哲理的角度探求事物的本质,这样才是作品内涵达到的应有高度。重要的是,作品是从如何正确地看待学生恋爱这一社会问题,从引导、沟通与交心、理解的角度来有效地进行工作。这是本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是实证性。这是一部纪实文学,调查报告所具备的品格、真实的事例举证、真切的情感描绘,让作品可亲、可信,达到社会调查的真实性效果。在“报告”中,作者引述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校园内的恋情故事,更多的是直接引述学生自己的思想汇报。为了让社会对青年学生给以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作品在《希望老师像家长一样告诉我更多》、《大学生恋爱是在酿造难以成熟的果实》等多个章节中,引述了三十一位不同学级的男女生的情感自白,他们的建议和思考,有的大致相同,也有的完全相悖,这些对于认识当代青年思想是一个真实的参照。这些事例,对作品总体论述也是一个重要的佐证。作者自己是一个大学的德育工作者,多年的人事组织工作,也使他在感同身受中,对学生思想有知性了解,也有感性的把握,所以,作品的一些举例,都是青年学子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是诗性。一部以纪实为主的作品,其诗性品格,不只是文学性,不只是散文化的叙述风格,以情感的心理的分析,娓娓道来的故事,细腻生动的笔法,以及人文情怀的论述,更重要的是,在理性的分析与剖析中,把情感的细腻描绘与理想精神的色彩相融合,理性精神的光彩与理想主义的精神追寻相得益彰。本来,青春期的恋爱是最能体现出生活的诗意和浪漫精神的,青年成长也富浪漫色彩。在本书中,作者以宽大为怀的笔触,为学生恋爱中的诸多烦恼,排忧解难,让社会对他们这一群体充分地理解。作品中,以代雨这个德育女教师的形象贯穿其中。这个形象在对学生们思想教育中,议论风生,循循善诱,如行春风,成为众多在恋爱十字路上徘徊的学子们精神的导师,她的言行,她的思考,是本书解开学生思想问题的智慧之钥。而在春风化雨的教育和指点中,这众多重大的人生问题,包括思想道德、精神心理与生理健康等等,得到解决。作为文学的形象,代雨使这部纪实报告作品有着鲜明的诗意色彩。也是在众多同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

2005年8月

题材优势与挑战

时下,小说题材话题,似乎不被人们说道,以往的题材优势,或者,题材的丰富性,在网络小说发达之后,一切都归于平静。那么,执著于某一题材的作家,何处可寻,或者,对于那些有着特殊的生活经历与写作优势的作家们,现如今,小说的题材优势何在?

眼前的这样一本小说,《夜幕较量》就是一个有着特殊生活经历的作家的一部新作。

即使浏览这部小说的目录,也可从《血案之谜》、《绑票疑案》、《围剿劫匪》、《追杀行动》等小标题中,窥其内容之一斑。

这是一部侦探题材的长篇小说,一部反映公安干警为民除害、保一方平安的小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地处粤东的湖江市,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欲望也不断膨胀,一时间,这个美丽的中等城市,物欲横流,乌烟瘴气,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凶杀、绑票、抢劫以及走私贩毒、黑道恶魔,猖獗泛滥,同时,在公安干警的内部也出现了败类,一场正义与邪恶、善良与罪恶的较量,考验着公安干警。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人民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以副局长刘锋为首的公安干警,除暴安良,同凶残的恶势力和隐藏在公安内部的犯罪分子进行了或公开或隐蔽的殊死较量。就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内容扣人心弦来看,这部小说,颇富畅销小说意味,是一部褒扬正义、揭露邪恶、张扬善良、主题健康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