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公安小说有其基本的故事框架。一般说来,要有重大案情发生,追索嫌犯,一波三折,生死较量,短兵相接,扑朔迷离。既有邪恶势力的凶残,又有与之斗争、代表正义与善良的公安人员的嫉恶如仇、牺牲奉献。同时,情节曲折复杂,人物红黑两道,内外勾结;再就是最后的结局多有光明的尾巴——邪不敌正,以正制邪,矛盾化解,扣子解开。如果以这样的基本模式看,这部作品大略如此。《夜幕较量》基本上是三条线的“较量”:一是以几起骇人听闻的暗杀血案和几桩报复的命案事件,描绘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中,恶势力们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或孤注一掷、铤而走险,或在政治上寻找保护伞,由此,也反衬了作品中的主人公、湖江公安局副局长刘锋等干警的机智勇敢,出生入死,一身正气;二是以马国宁副局长为首的这类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少数不法分子,与南粤实业公司的胡波一伙勾结,走私贩毒,恃强凌弱,黄、赌、毒无所不涉。杀人如麻,穷凶极恶,善于隐蔽,同他们的斗争是“夜幕较量”。这伙社会“败类”、“蛀虫”的滋生,表现了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复杂的过程;三是经济犯罪和黑势力的斗争有深层的国际背景。小说中从香港和海外的走私,到黄建国这位美国某大学化学硕士制造的大宗冰毒案,表现了当前犯罪势力的新趋势,为了更大利益,跨国集团、高智商的犯罪,是经济发展、社会治安新动向。
因此,作品的主旨看似描绘了一个地方的打黑除恶的斗争,而实际上是对那一时期,经济犯罪与社会形势的深入揭示。通过打击黑恶势力、走私贩毒,侦破几起命案,维护社会安定,揭示了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毒瘤无孔不入,善良的人们啊,要警惕。那些护卫一方安宁的人民公安,是我们经济和政治的守护神,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社会的尊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小说不仅描写了公安干警们如何与各类罪犯们斗智斗勇,刻画了副局长刘锋,干警王刚、邬文龙以及牺牲的董平、彭天颂等人形象。他们有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有机敏的智慧和计谋,有忘我无私的精神情操,面对种种险难,生死置之度外(刘锋在围剿劫匪的一次战斗中,腿部负伤),无愧于人民守护神的称号。但是,在他们英勇顽强、大义凛然的背后,也有常人所不知的艰辛,家人受威胁,夫人下岗,孩子失学,以至于不被理解。小说的最后,通过近八九个月的战斗,所有的罪犯一网打尽,制毒的地下加工厂被捣毁。时近年关,面对鲜花、掌声与荣誉,刘锋们却“心情显得沉重”,一路上,“彼此无言”……因为,“湖江那么多黑恶团伙倒在我们手下,这些人哪个没有三亲六故在做官呀、经商的,三人成虎呀……那些整日不干事,干不成事,干坏事的内部人员,时间多的是,金钱多的是。他们有时间有条件去领导那里挑拨是非,而又没人帮我们说正话……”这也许是作者的伏笔,他让这场较量的胜者有如此沉重的心情,让这个安宁的社会里藏伏着不和谐的音符。由此,使得小说题旨有了新的升华。
严格说来,这部长篇是按畅销小说模式展开的,好看好读,情节单一,过程较简单,人物也不多,虽有破案、反暴、除恶的生动情节,但由于有些地方过于强调事件的过程性,人物多是在一波又一波的平面性故事中展开,显得厚实不够。写人物,手法嫌单一;写经济与社会,人物与案情之间,缺少更为复杂广博的背景内容。这不能不是个缺憾,如果把隐藏于自己队伍中的罪犯们,两面嘴脸、丑恶心态描绘得更为丰满些,如果从更大的社会背景上揭示像马国宁们败类形象,描绘刘锋们精神复杂而深刻的一面,那么,这部作品有可能由一个侦探破案式的过程类小说,成为揭示犯罪心理、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矛盾,而题旨丰厚的人物性格类小说。当然,在语言的追求上,也要简捷而有雅致,富有张力。所以,题材的优势下,作家的创作也是一个考验。
2005年11月
呕心沥血为昆曲
这本《昆曲之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作者,是老朋友杨守松,多年前曾以《昆山之路》、《苏州老乡》等纪实文学,引起文坛关注。他是一个有个性有性情的作家,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拗劲饮誉同行。当接到这本《昆曲之路》时,颇为诧异,一贯以纪实见长的作家,如何对这宗古老的艺术有了兴趣?而且,这还是一个正在被抢救的艺术。
当我被书中那一段段现场的采访,通过众多艺术家们的访谈,对昆曲发生发展的历史梳理所感染,被一个个为昆曲发展呕心沥血的艺术家们的事迹,以及各界人士对昆曲面临的现状和问题的思考,所感动。我觉得,这本书同样沿袭了作者直面现实、勇于剖析问题的勇气。
这是一本生动纪录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昆曲艺术在当下境况的纪实作品,是一本风格突出,饶有兴味的文学创作。
说它兴味盎然,是因为书中以调查寻访式的,从第一手材料所获,把昆曲艺术从发生发展到新世纪“申遗”成功的过程,进行了周详的揭示和丰富的描绘,有许多新鲜而生动的事例考证。“起始于元代末年”的这门古老艺术,最早源于当年吴国腹地昆山的民间艺术“昆山腔”,而薪火相传凡六百余年,仍成为当下有影响的艺术之一。艺术沧桑,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有领导人的鼎力相助,曾红火一时,而今,文化昌明,艺术多元,昆曲艺术时兴时弱,甚至被当作艺术的“活化石”。但老辈人如“传字辈”、“继字辈”的昆曲传人,虽已散居各地风烛残年,艺术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书中通过一些当事人的访谈,形象地勾画描绘了这门艺术的现时状态,及艺术家们倾尽心力为其发展,延续着昆曲艺术香火的努力。其中各代艺术家们所作所为,有如朝圣者的痴迷和虔诚。辈分高的如百岁老人倪传钺、旅居海外的老画家侯北人、六十多年从艺者顾笃璜等,以及中生代的艺术家张继青、王芳,专事研究的学者吴新雷,还有最新加盟者、台湾知名的小说家白先勇,以及新秀沈丰英等等,钟情艺术,执著于昆曲,传承高雅艺术的大家新人形象,无不跃然纸上。书中描绘了近年来,昆曲艺术在几经式微,几经磨难,而不断创新发展中,各方人士各个环节付出的努力,比如,有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有民间人士的襄助,仅苏州就有每年三百六十多场次的公益性演出,也有新生代的现代性变革,以适应观众口味的改造,这众多的不同方面的努力,才有了当下昆曲艺术新生面、多元化的现状。这也是作家致力于描绘的“昆曲之路”的现状。
当然,现状的展现,是为了寻求出路的发展,我以为,书中关于昆曲艺术发展出路及问题的揭示,是作品重点,也是题旨的皈依。这也是面对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的现状,作为古老艺术昆曲所应对的现实。书中在对各代艺术家们的访谈中,也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但更多的是,通过苏、浙、湘、京等地剧团的领导者的采访,包括主管部门国家文化部长们的采访,梳理了昆曲的艺术走向,集中了诸如昆曲的现代化、创新与继承、传统剧目如“临川四梦”的现代版、厅堂版与青春戏等,或现实的话题,或出路中的困境,或变化中的难题等等,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辨析。当我们看到有的剧院的领导者说出面对昆曲的现状“我们等不及了”时,其焦虑之心,令人动容。
在写作中,作者有意以实录来结篇,多引当事人的对话,增加纪实效果。全书分上中下部,共三十六章,几乎绝大部分是采访现场实录,一方面纪录了被采访者对昆曲艺术的感受,或寻访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另一方面有当事人的现场音容笑貌的描绘。访谈高龄的艺术老人,史料价值珍贵,在书中艺术家们的风采个性鲜明,也有一些昆曲艺术的官员们(比如文化部长、剧团剧院的头儿),对昆曲艺术的走向前景,见仁见智,颇有深意。既有人物的现场气氛,也有不同的观点争辩。其纪实性与现场感,成为书中的一大特色。
最为突出的是,书的每一章节,以传统的词牌,有的是昆曲的唱词,有的为古诗文的名句做标题,点染了作品的艺术内涵,虽然,读来稍嫌隔膜之憾,但简洁精练不乏意蕴的标题,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前面就有言,“昆曲是神曲也”,“此曲只应天上有”。这直白式的宣言,无疑会引起一代钟爱这门古老艺术的人们共鸣,这也是作者的心声。为了昆曲,所有虔诚的人们,呕心沥血,在孜孜寻求其发展前行的路。
2009年11月
新奇的“超越”
一套以“超越”命名的书,其书名就能让你有兴趣,更何况它是全景式地展示了一代新闻人,面对突发的灾难作的贡献。这有如新闻人的“内幕新闻”,就有很大的吸引力。
是的,面前这两本书《超越新闻》(上下集),描绘了2008年南方冰雪、四川大地震,广州媒体人在这两场特大灾难中,迅速出击、闻风而动、辛勤奉献,以昂扬的精神、大无畏的作风,打了一场硬仗大仗,交出了一份合格答案的事迹。
这是一套新奇的书。其新奇在于,一是为新闻人立传。两大本近百万言,集中书写南方新闻人群体形象,集中他们如何出击于“两大战役”,赢得战斗,这在新闻出版史上是绝无仅有;二是生动而丰富地记录了现代新闻之战,也是联合协同的“战役”,要有各界人士(诸如领导者、同行、包括受困受灾的同胞)共同完成;三是从本次的新闻战役而探索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新闻的公共服务性、民众知情权、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传播手段的现代化等中国当下新闻媒体面临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涉及,显示出这两本书的价值和分量。
从“超越新闻”中,再次领略了广州新闻媒体人的敬业精神、职业敏锐和能力。去年第一场灾害发生在南中国,广州首当其冲,广州新闻人闻风而动,迅速集结,成为最早出现在“现场”的记者。随着报道的深入和事件的发展,职业的本能和公民的良心,他们成为双重以至三重角色:“报道者,施救者,受困者”。在广州日报的第一份号外,以及广州电台的现场卫星采访车等等的报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又一次的大灾难出现,考验着新闻人的职业敏感,而广州各方媒体,他们的战绩是同行中令人敬佩的,以此皇皇两本书为证。
如果按常规的思路,突发新闻对主流媒体多是先保持一定的冷静,按部就班,有不成文的规定,也是多年来的一个潜规则。这样容易造成小道消息传播。而在这两次突发事件报道中,广州媒体人敢于打破常规,求得有关方面支持,在第一时间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报道,同时,调动各种手段,采用高科技,丰富报道手法,进行立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新闻同公众的联系,也积累了新闻改革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本书由作家来完成对新闻人的书写。恕我孤陋寡闻,这类作家来写记者的,而群体式的书写,颇为鲜见。作家们来写新闻背后的故事,着笔于记者这平素不在前台的人物,也表明文学家写新闻人和事,这一领域有着广阔前景。以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样式,记录这个新闻群体形象,生动的口述实录,丰富的现场细节,旁征博引的资料,背景链接介绍等等,从新闻及故事,从现场而背景,作家的文笔摇曳多彩,感性的采访和理性的思考,相得益彰。
还有,在南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引领文化的革新,也同样引发新闻的改革,本书的内容和形式,也如是看。唯其南方的前沿文化的引领,才有如此的新闻报道的先行,有这种以超越的视野来认知新闻,特别是突发新闻重大灾变性新闻的研究。
如今,新闻的改革总是在年年提及,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却显得滞后,或者是光打雷而不下雨,这改革的艰难是经年累月,而这两次突发的事件,在南方的新闻人中,或可有些改革的变化,如果不算大步流星的行动,也可视为闻风而动的行为。至少,那种从形式上的创新和引导,看出了老大不变的思维定势多么需要注入新的东西啊。
面对这样两本书,可思考的太多,当然,遗憾之处也不少。
2009年10月
共同的书写
初一看,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从主题内容到写作手法,好像没有太多出人意表之处。比如,它的题材、语言和结构,这些文学的基本点,都是中规中矩的,而题为《丁新民与他的民工兄弟》,也平实地呈现了它所表达的内容。相对时下一些报告文学追新求异,这部作品是老实之作、诚实之作。然而,平实并非没有光华,平实之中可见奇崛。本书通过记叙内蒙古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公司总裁的事迹,描绘了在现中国经济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们,创业和生活的侧面。因为有了一个卓有成就的民营企业,一个有眼光、有个性的老总,这才有了这一群体丰富光彩的人生,而这些特殊群体的成长,又是推动社会共同进步的前提,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和检验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功能和能力。作品展示出一个创业者的个人成功,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这种成功和辉煌,同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和群体进步相关联,个体的发展同社会进步的总体趋势相和谐,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共同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所以,这部作品记述的是一个成功者形象,和他所领导的一个平凡而特别的群体,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生也是充满创造的人生,平凡和弱势也可以创造奇迹。
可能你不太相信,一个民营企业,在管理方式上,有如军队的建制似的“联队”,有如事业单位、机关似的关于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和制度,在民工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配有专职的党支书;你也可能不会相信,在这个以民工为主体的队伍中,承接了国家重点工程如跨河大桥的修建——“几年前刚刚放下锄镰的农民,经过短短几年的锻炼,如今成为东方路桥这个社会主义新型企业的主人。参加海生卜浪黄河大桥建设的一千五百民工,苦战五百四十天,建造了黄河在内蒙古境内的特大桥梁”,于2006年秋通车;你也许还不会相信,短短十年,“由当年二十三人资产不足五百万,发展成为一千多员工,民工达一万多人。联队有一百多个,总资产为六十多亿”规模;还有,奖励民工带头人的小轿车,组织他们分批到东南亚、香港、台湾旅游,到党的干部学院学习等等……可是这些都是书中的事实。
这是怎样的一个场面:2006年元月,数十位民工模样的人,远游东南亚名胜,在泰国的皇家广场,一位有点残疾的独脚年轻人,由一位年过半百的人推动前行,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民工参观者,就是作品主人公丁新民和他的农民工兄弟,而推车的人,就是他们的“老板”丁新民。
这也是一个让人不忘的镜头:“走进民工宿舍,全是统一的铁床,统一的被褥……再去餐厅看看,小黑板上写着一周的食谱,一日三餐,有荤有素,餐厅里配有电视、冰箱、小药箱……他们由“无产者变成有产阶级”,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下,享受人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