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曾设过回回国子学,并通过一种“亦思替非”的回回文字。
元帝国建立初期,幅员辽阔,国内民族众多。为了把皇帝的旨谕及时传达到国内各地,并使下情及时上报,便先后采用了蒙古文、汉文、回回文三种文字,由官方通令施行。
我们知道,元帝国统治下的伊斯兰化了的广大中亚细亚地区,原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属地。在这个地区波斯语占主导地位,是通行的书面用语,而阿拉伯语一般则用于散文作品的著作方面,或是穆斯林过宗教生活的“经堂”用语。元初东迁的大批“西域回回”,大部分来自这一地区,他们包括波斯人、突厥人、阿拉伯人等。他们到中原后,或为官,或充戎军、屯田军,或当工匠,或做商贾。初来之时,他们对官方的蒙古语和中原地区通行的汉语是陌生的。为了使政令在中亚细亚地区和东来中原的回回人间施行,元帝国除通用蒙古文、汉文外,又决定采用回回文字。凡是元朝政府重要的中央或地方机关中,都设有回回掾史、回回译史、回回令史等官职。
然而,随着时间的迁延,入居中原的回回人通过与广大汉族人民的交往以及联姻等,汉族的语言文字逐步被他们所掌握,成为他们日常交往的工具。所以,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回回人美术丁提出学习回回文字(即亦思替非文字)时,精通的人已为数不多了。
元世祖在先后设立蒙古国子学和汉文国子学之后,又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设立了回回国子学。《元史·选举志》“学校条”曾载“尚书省臣言:‘亦思替非文字宜施于用,今翰林院益福的哈鲁丁能通其字学,乞授以学士之职。凡公卿大夫与富民之子,皆依汉人入学之制,日肄习之。’帝可其奏。”于是,不久便在“翰林兼国史院……置官五员,掌管亦思替非文字”。(《元史·百官志》)徐霆所撰《黑鞑事略》曾载:“回回文镇海主之,汉文耶律楚材主之。”到了仁宗延元年(1314年)又“别置回回国子监学,以掌亦思替非官属之”。当回回国子监设立时,多数回回人对回回文已经很生疏,看来主要用于公文函件,寄往波斯文通行的中亚细亚地区。
关于回回文的情况,已故历史学家朝儒林先生曾作过专门考证。他得出的结论是:“看来镇海所主管的回回文,应即当时回教(即伊斯兰教)世界东部通用的波斯文。那么在回回国子学、国子监中所讲授的亦思非文字,可能就是波斯文。”(《穹庐集》257页)
至于为什么把波斯文叫亦思替非文,这可能与古代人们的习惯称谓有关。“亦思替非”之名,经考证,是波斯(今伊朗)名城亦思法人的异译。因为古代的国家、部落或人名以及所使用的文字的名称,习惯上多以所在的地名或河流名等来表示。如五代时华人称入居中国的波斯人李为“李波斯”;古代波斯史学家阿拉哀丁·阿塔蔑里克·志费尼即以其出生地为姓。由此可见,以波斯名城亦思替非(亦思法人)所用的文字来代表波斯文字的名称,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