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史话
2886400000018

第18章 回族姓氏的演变与形成

回族现在的姓氏和汉族相似,基本上采用单字姓,这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元代中前期,除个别人外,绝大多数回回人只有一个阿拉伯语、波斯语或突厥语的名字。如赡思丁、木八拉剌沙、亦思马因、倒拉沙、阿合马、伯帖木儿等。但到了元代后期,回回中许多人采用了单字姓。如曲枢、马昂夫、辛文房、鲁至道、孟、萨天锡、丁鹤年等。至明代初期,由于统治阶级实行强制的民族同化政策,迫使回回人放弃传统的名字,普遍采用了汉氏姓名。然而,他们从内心里仍然留恋祖辈的命名方式,所以当小孩一生下来,便请来阿訇给起阿拉伯式名字(又称“经名”),在家中或当地族内称呼,而上学或外出时,则另起一个汉式名字。这种习惯在回民聚居区一直延续至今。而更多的回回人,由于和汉族杂居,为了日常交往的方便和感情上与汉族同胞贴近,则主动地改用汉族姓名。

回回人姓氏的汉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取其祖辈名字中的一个字而立姓者。如广西桂林白姓,从其先祖伯笃鲁丁取一“伯”字立姓,后又改“伯”为“白”,一直延续下来。又如丁鹤年家族的丁姓,他的祖先是西域人,至其父职马禄丁时徙居武昌,乃取其名字中末字“丁”立姓。

(二)以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者。如赛典赤·赡思丁之子纳速喇丁,后人繁盛,分为纳、苏、喇、丁四姓。今云南、陕西、宁夏等省区的四姓回民,多为其后裔。

(三)以居住地取姓者。如元代时伯颜察儿的后裔住在北京羊角头,乃以羊为姓。后代人有的迁往山东省益都居住,又改羊姓为杨姓,形成当地回族的大家族。

(四)皇帝赐姓者。如江苏省六合县的达姓回族便是。元初蒙古人西征时,波斯人木八剌沙归附东迁,被封为平章政事,赐名达不华。后人取其首音以为姓,并辗转迁居六合,遂成当地回族大家族。又如,西域回回伯德那之子察罕,元仁宗赐予他白姓。再如,明代航海家郑和本姓马,世居云南昆阳。明初被明军俘虏,送京师做了朱棣的宦官,后迁升内官监太监,朱棣称帝后,赐予他郑姓。

(五)汉族等民族融合于回族,将其姓带入回族者。这种情况,从古至今屡见不鲜。如,居住在青海东部黄河和湟水交汇处的孔姓,本为孔子的后裔,不知何时改奉伊斯兰教,成为回族的一部分。又如,福建泉州李贽(原名林载贽)其先祖林驽于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到波斯的霍尔摩斯经商,娶了个当地穆斯林妇女做妻子,“遂习其俗,终身不革,今子孙蕃(繁)衍,犹不去其异教”(《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所以,其后人也成了穆斯林,融合于回族之中。随着各族成分不断加入回族行列,回族的姓氏也与日俱增,这是回族姓氏越来越与汉族相似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