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回族中曾出现过两个“清官”,一个是妇孺皆知的海瑞,一个是鲜为人知的孙继鲁。两人都为官清廉方正,刚直不阿,敢于抨击当权者的弊政,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受到人民的爱戴和颂扬,赞誉他们是“青天”,美名流传于世。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琼州(今琼山县)人。生于正德九年(1514年),卒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个皇帝。
海瑞所处的时代,尤其是嘉靖时期,政治腐败,朝纲紊乱,官吏贪污成风,宰相严嵩父子、赵文华、鄢懋卿等不择手段地搜刮民脂,吸吮民血,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此混沌之世,海瑞于嘉靖三十二年年底(1554年初)中举后不久,做了福建延平府南平县的儒学教谕。他对社会上广为流行的阿谀拍马之风深恶痛绝,自己带头树立正直纯朴的风气。他一到任,便申明教约:不许请吃送礼。有一次,提学御史到南平学宫巡视,县官都跪着迎接,中海瑞直挺挺地站着,拱手示迎。有人责问他为何不跪,他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学校,是师长教书育人之处,不是衙门,为啥下跪?从此,海瑞刚直不阿的名声便传播开来。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五月,海瑞调任浙江省淳安县知县,他整顿吏治,严禁贿赂,不许送礼,树立廉洁的风气,以期减轻人民的负担。他自己带头去做,布衣素食,清贫至极。他还定出规章制度,即使上级来巡官员也不例外。其时奸相严嵩的亲信胡宗宪任浙江总督。有一次,胡宗宪之子经过淳安,仗着老子是总督,骄横跋扈,随意吊打驿吏。海瑞闻讯非常气愤,径自来到驿馆,见胡公子带来的几十个箱子上贴着封条,料到其中必有不洁之物,叫人打开箱子,一看尽是白花花的银子。海瑞痛责胡公子的胡作非为,将几千两银子充了公,交给国库。从此胡宗宪对海瑞怀恨在心,伺机报仇。
此后不久,海瑞又到江西省兴国县做了两年的知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冬调至京城担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在京城他耳闻目睹大量皇帝昏庸残暴,大臣贪婪腐化的事实,心里非常难受,决心向皇帝上谏。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海瑞冒着生命危险,向皇帝上了震动朝野的《直言天下第一疏》(又称“治安疏”),指出嘉靖皇帝成天拜神作斋醮,上青词,二十多年不上朝,随意滥派官职,搞得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正如百姓所说:“嘉靖嘉靖,家家穷得干干净净。”以致引起接连不断的农民暴动,希望陛下能幡然悔悟,每天上朝,商讨国计民生的大事,痛改几十年君道之误,为天下人做些好事。海瑞深知嘉靖是个残暴的君主,听不得半句逆言,自己上疏痛切朝中的弊端,可能要引起杀身之祸,因此作了充分的准备,连后事都作了安排。
果然不出海瑞所料,嘉靖皇帝览罢奏疏,勃然大怒。命令侍从把海瑞抓起来,并追查海瑞的同伙和指使人。
过了两个月,嘉靖这个暴君死掉了。新皇帝穆宗即位,海瑞才被释放出来,并恢复原职,仍作户部主事。隆庆三年(1569年)六月,海瑞被派往苏州作江南巡抚。他一到任,便严禁贪污,打击豪强,均平赋税,实行一条鞭法,又兴修水利,人民得到不少好处。然而,此举却得罪了乡官豪绅,他们纷纷到朝中诬告海瑞,次年四月海瑞便被革职回家。
海瑞罢官后,便回到海南岛琼州老家。由于他为官清廉,没有积蓄,仅靠祖传的十亩薄田维持生计,生活非常清贫。
海瑞在家闲居了十三年,直到万历十四年(1586年)又被朝廷起用,先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后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这时,海瑞已是年过古稀的七十二岁老人了,但他清廉方正之风犹存,一到任便革除了不少官府的不合理摊派。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11月13日),海瑞病死在住所。人们清点他的遗物,全部家财只有俸银十多两,绫、绸、葛各一匹,清贫至极。同仁们凑钱为他办了丧事。
孙继鲁,字道甫,号松山。云南省昆明右卫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第。开始,他被授以澧州(今湖南省澧县)知州,因为他做事违背朝廷心意,便被改作国子助教,当了教书先生。经过数年磨炼,后来又被提升,做过户部郎中,监通州仓,先后任卫辉(今河南新乡一带,治所在今卫辉县)、淮安(今江苏淮安一带)两府的知府。
他为官清廉,受民尊敬。作卫辉知府时,因得罪了宦官,被捕入狱。押解出境时,众百姓闻讯赶来,拥向囚车,围得水泄不通,号啕之声震天动地。为了挽留这位好知府,有不少人卧倒在道中,想以此来挡住囚车出发。可是凶恶的官吏置人民的死活于不顾,扬鞭吆马,从人堆上冲过,一时血肉模糊,十多人惨死在车轮之下。之后在淮安府,主持清账点库,尚存羡银万两。这些羡银,过去均被督抚及守库官吏瓜分,装入私囊。这次他们又想瓜分,被继鲁制止了。赃官们很不满意。
有一次,朝廷的织造中官南巡,途经淮安时,横行霸道,作威作福。继鲁见此情景,甚为不满。这样,便得罪了中官。中官回朝后,诬告了继鲁。朝廷昏庸,不作查询,硬把继鲁逮捕入狱,幸得大学士夏言出面相救,才免于治罪。继鲁为人耿直、憨厚,从狱中出去后,对夏言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径自回家去了。夏言很不高兴,从此怀恨在心。
出狱不久,继鲁被调往黎平(今贵州黎平县)补知府之缺。黎平是苗族的聚居地区,情况复杂,经常发生械斗杀伤事件,社会秩序相当混乱。有的问题如果处理失当,随时有可能发生不测之变。然而继鲁做事老成持重,廉洁清正,并以恩德守信用之风待人接物,士民欢悦,没有多久,境内秩序便趋于安定。他的惠政受到人们称赞。靖州(今湖南靖县一带)守将感叹道:“徒选边将设守兵,不如得良吏二千石也!”
后来,继鲁又擢升为湖广提学副使,进山西冀南道参政。冀南境内皇族宗藩甚多,有的飞扬跋扈,为非作歹,一向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而孙继鲁则慷慨有大节,秉正嫉恶,不阿权贵,对这些皇戚贵族也不客气,凡违法者一律治罪,从不宽贷。宗藩栗然,只能怒目相视,而无奈继有何。当继鲁从冀南调往山西任按察使时,这帮宗藩乘机报复,百余名恶棍蜂拥而上,拦住了继鲁的行道。他们翻箱倒笈,欲发横财。然而从清廉方正的孙参政的手里能捞到什么呢?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破衣烂衫,并无他物。他们只好叹息道:“我高皇祖登位,迄今百七十余年,罕见的官!”他们感到内心有愧,连忙取来饮食,向孙继鲁谢过。
孙继鲁到任后,持法愈坚,明允大着,民间流传着歌颂“孙青天”的歌谣。两合交荐,不久孙继鲁又擢升为陕西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孙继鲁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杨守谦巡抚山西。在山西,又因他的刚直不阿而得罪了上司,惹下了大祸。
当时西陲报警,总督都御史翁万达提议撤除山西内边兵,力主守卫大同外边。上报朝廷,嘉靖皇帝同意了。孙继鲁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据理争辩。他认为,紫荆诸关是京师的外卫,而雁门的诸关则是山西的屏障,应力守宣府(今河北宣化)。“近年来,北方的敌人之所以不敢侵犯山西内地各郡,正是由于‘三关’(指山西北部沿长城的雁门、宁武、偏头三个关,通称‘外三关’)守备严密的缘故。倘若把守卫‘三关’的将士调离戍堡,敌人不乘虚内犯才是怪事呢!现在我们的精锐之师都在边远之地,腹地空虚,倘若强敌内犯,即使有紫荆、倒马诸关作屏蔽,也难以阻挡得住!”翁万达听罢,很不高兴,当即上书嘉靖帝说孙继鲁之议是“一派胡言”,“乞禀皇上速将继鲁调往他处”。兵部认为继鲁所陈甚有道理,无奈嘉靖皇帝坚持原意,听信翁万达之言,愤恨继鲁借古讽今,妄议君上。此时,大学士夏言亦乘机陷害。朝廷便下诏逮继鲁入狱。
和继鲁同时入狱的还有御史杨爵。杨爵也因言事违背旨意,被捕入狱。两位难兄难弟意气甚是相得,每日相对作诗。继鲁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忧国忧民意自深,谏章一上泪沾襟,男儿至死心无愧,留取芳名照古今。”杨爵以一首诗勉励继鲁:“劝君努力加餐饭,浩荡乾坤在两肩。”因为狱中不给筷子使,继鲁乃以破碗在墙壁上书写,后人收集其诗,汇集成书,取名《破碗集》。在如此艰苦的景况下,继鲁仍读书不辍,时人十分同情继鲁。朝臣中有知情者,冒死具结,愿以百口之家赎出继鲁;山西的宗藩,连以前拥兵倒其箱笈的人,也抗日为继鲁争辩,均遭到朝廷严厉拒绝。
继鲁在狱中受尽百般折磨,忧愤成疾,疽发于项,屈死于狱中。
百姓听到“孙青天”屈死狱中,数千人聚集于京师巷头哭声震天,京城为之罢市。
穆宗皇帝即位后,朝中谏官上书陈述继鲁之冤。朝廷追赠继鲁兵部侍郎,谥“清愍”,荫一子。并于墓地制文刻碑,祭典继鲁。碑文说他:“刻意操持,有皎然不污之节;矢心树立,有毅然不屈之贞;贤声每着于在官,清望雅归于舆论。特以筹边之议,耻于苟同,乃来文致之辞,陷于重谴。式系素履,特介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