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初叶,在世界的东方发生了一起震动世界的壮举——中国回族航海家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往返亚非两大洲,经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海外贸易,增强了中国与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是云南省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生于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他是原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郑和11岁丧父。此时,明将沐英等入滇讨伐元梁王,战乱中郑和被俘,他被带回南京,用为内监。朱元璋把他赐给四子燕王朱棣为侍童。“靖难之役”,燕王夺建文帝之位做了皇帝(成祖),年号永乐。因助燕王立奇功,赐姓郑,做了内官监太监(首领)。
明成祖为了发展“朝贡贸易”,加强同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同时显示自己的威严和能力,决定派使出西洋,精明强干的郑和被选中了,当了正使,王景弘等为副使。
郑和的第一次航行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率船62艘,部卒27000多人,在福建稍停后,先到达占城(今越南平安省一带),后到爪哇、苏门答腊、南巫里、古里、旧港、满剌加。历时3年多,于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二日返回南京。
稍事休息后,郑和又于同年九月十三日率领249艘大船的船队出发,开始了第二次“下西洋”。仍由刘家港出发,路线与第一次相同,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满剌加、柯枝、古里、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国,于永乐七年(1409年)夏天返回南京。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从永乐七年九月开始,访问国家与第一、第二次基本相同,于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返回。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开始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这次航行,除经过东南亚、南亚诸国外,横渡印度洋,首次到达波斯湾的忽鲁谟斯(今伊朗霍尔木斯)。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始于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经过东南亚、南亚诸国,来到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国(今也门亚丁),又南下到达东非沿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和麻林(今肯尼亚布腊瓦),然后横渡印度洋返国。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回到南京。
郑和第六次远航,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天,道经东南亚、南亚诸国,来到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今属阿曼),再次到达东非诸国,于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横渡印度洋回到国内。
郑和这次返国不久,明成祖便去世了。于是,他做了南京的守备。
到了宣宗时,因停止下西洋,明朝的海外关系出现不景气现象,他决心继承祖业,再次派使节下西洋。此时的郑和,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接到皇上的圣旨,仍欣然从命。他被任命为正使,于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从刘家港启程南下。这次远航,所到之处最多,几乎走遍了南海和北印度洋沿岸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并于宣德七年十一月派穆斯林马欢等七人朝拜了“天方”。然后,于宣德八年(1434年)七月返国。次年病逝在南京,葬于牛首山上,终年64岁。(另有一说,认为郑和于宣德八年四月逝于古里,赐葬牛首山)。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15世纪初一件震动国内,影响海外的大事,他指挥着数十艘巨型船舶,带领着大批官兵,纵横于万里海疆,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亚非众多国家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是人类征服海洋的空前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郑和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航行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葡萄牙人达·伽马打开东方航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要早近一个世纪。他开辟的航线被人们称作“海上丝绸之路”,的确很恰当。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和他的卓越贡献,永远值得崇敬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