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回族曾出现不少诗人,其中以丁鹤年最负盛名,南京的金大车,云南的马维龙、闪继迪等,也颇有令誉。
丁鹤年(1335~1424年),字永庚,号友鹤山人。他的祖先是西域人,祖父名苫思丁,父名职马禄丁。其父曾任武昌县达鲁花赤,谢官后留居武昌,遂为武昌人。丁鹤年自幼聪慧,17岁已读通《四书》、《五经》,汉文化水平相当高。其时农民起义军攻克武昌,他徒步投靠在浙江定海县令的从兄吉雅谟丁。鹤年才气横溢,名声很高,不少名公大臣推荐他做官,都被他回绝。不久,吉雅谟丁去世,鹤年生活失去依靠。又逢方国珍割据浙东,迫害色目人,鹤年便隐居海岛,以行医卖药度日。直到明初社会安定后,他才返回武昌。丁鹤年博闻强记,精通诗律。他的诗作丰盛,主要有《海巢集》、《哀思集》、《方外集》、《方外续集》等。
金大车(1491~1536年),字子有,号方山。他的祖先是麦加人,东迁后居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县)。明太祖赐其高祖洵金姓,徙居江宁(今南京)。其父金贤,弘治年进士,曾任知县、知府。金大车幼年即聪敏过人,后学诗于名家顾。嘉靖四年(1525年)乡试中举,但以后四次会试均落榜,所以终生未仕。尽管他才华出众,气质非凡,却无发挥其才干之所。他见仕途无望,便潜心著书立说,以作诗吟咏寄托自己的沉闷心情。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多有抒发郁忿不平之情调,怀才不遇之愤懑,奔走谋生之痛苦,疾世傲俗之清高。他的诗作语言朴实自然,格调细腻深幽,表现出真挚的情感,意境却深沉含蓄,颇受时人喜爱。嘉靖十五年(1536年),金大车去世,年45岁,他的著作有《子有集》、《金陵丛书》刻本存世,另有《方山遗稿》,已失传。
马维龙,字云卿,号梅樵,云南永昌(今保山)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举人。官至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善作诗,着有《梅樵集》,未刊;《滇南诗略》收其诗68首。他的诗格调高昂深厚,语言清新洗练,多抒发深沉之情感。时人对其诗评价甚高,得天居士在《滇南人物志》中说:“金齿明诗,禺山后惟梅樵一人而已。”
闪继迪,字允修,云南保山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进士,曾任吏部司务。晚年闲居故乡。他善为诗文,着有《羽岑园秋兴》、《吴越吟草》等集,但都失传。现《滇南诗略》、《诗源》等书中仅存其诗60余首。他的诗受唐代诗人李贺影响颇深,格调高雅,气势雄浑,感情激越,语言生动。读之朗朗上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