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史话
2886400000004

第4章 唐宋时期的“番客”——回回民族的先民

唐宋两代,由于海陆交通发展,有大批波斯、阿拉伯等国的穆斯林来华经商。他们之中有许多人留居中国不愿回去的,这些“番客”及其后代,元朝以后融合于“回回”之中,成为回族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公元7世纪60年代,白衣大食(即阿拉伯)征服了呼罗珊(今伊朗)和中亚细亚阿姆河流域广大地区,大食帝国与唐帝国之间的陆路交通被打开,两个帝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当时许多大食贡使和商人,经由阿富汗、天山南北,由甘肃、青海直抵唐都长安。据史籍记载,从唐高宗永徽二年至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651—798年)的一百四十八年间,大食遣使至唐共达三十七次之多。当时经过这条通道(即“丝绸之路”)来华的商贾数目也相当可观。据《资治通鉴》记载,德宗时留居长安的外商就有四千多人,凉州(今武威)等地外商人数亦甚多,其中阿拉伯、波斯商人占多数。玄宗、肃宗时发生“安史之乱”,两京及北方大片领土失守。为平定叛乱,收复两京,唐王朝曾借用大食、回纥等国兵二十万人。叛乱平息后,据说这些兵有一部分被允准留居下来,在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及灵州(今宁夏灵武)附近落户。德宗以后,吐蕃、契丹、党项等族相继兴起,因北方连年交战,唐至大食的陆路交通被阻断。

然而,此时海上交通却空前繁荣起来。此后,阿拉伯、波斯等国人,多由海路,经过马六甲海峡到中国来。唐宋时期,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文化日益发展,广州、杭州、泉州、扬州等地,有大批阿拉伯、波斯人经商居留,每处都多达数千人。唐王朝对外商一般采取鼓励政策,在以上城市设置“市舶使”专管外商事务。并且还特意下令保护来沿海一带经商的外国人。到了宋代,海上贸易更加发展。北宋时更是鼓励海外贸易,太宗曾亲派使者,“赉敕书、金、帛,分四路抬致海南诸番”,后在广州、明州(今宁波)、杭州设置“市舶司”(号称“三司”),在泉州、温州等地设“市舶务”或“市舶厂”,掌管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

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的阿拉伯、波斯等国商人,多系穆斯林。他们初来华时,只是做买卖,是侨民性质的“客居”,所以华人称之为“番客”。他们在某一城市中,多聚居在一处,华人称为“番坊”。“番坊”中有番坊长,管理“番坊”中事务。“番坊”中还设有礼拜寺,供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唐时,这些穆斯林在中国建立的礼拜寺,据说有两座,一是广州的怀圣寺(即光塔寺),一是长安大学习巷礼拜寺。宋时建有泉州的清净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麒麟寺等。久而久之,这些“番客”中有许多人在中国长居不归了,并且有不少娶汉女为妻,生儿育女。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竟出现了“五世番客”。有的“番客”还设了“番学”,供诸番子弟上学。

到了宋代,在广州、泉州等地已出现了“番客”的公共墓地。广州的穆斯林墓地在北郊桂花岗,以“宛葛素墓”为中心。始建年代和创建人已不可考。泉州的穆斯林“圣墓”建于东郊灵山,建成于宋孝宗隆兴癸未年(公元1163年),是由蒲霞辛和纳只卜·穆兹喜鲁丁两人主持营建的。

唐宋时期,由于来华穆斯林增多,读书和应试的人也由少渐多。唐时波斯人李元谅官至尚书左仆射、镇国军节度使,大食人李彦曾登进士第,波斯人李曾编《海药本草》,为中华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李和妹妹李舜弦又长于文学,是唐末五代时的著名词人。到了宋代,应举登科者更是不乏其人。如宋末蒲寿、蒲寿庚兄弟二人,曾做泉州提举市舶司多年。因子贵,其父蒲是古柏被朝廷宣赠太中大夫。

从以上情况来看,唐宋时期来中国的穆斯林“番客”与“番兵”,有不少留居不归了,并且生儿育女,逐渐成了中国人。当元代回回人大量东迁入华后,他们也开始被人们称为“回回”,成为回族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