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揭开了中国军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发出了“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伟大号召。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回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迅速武装起来,奔赴抗日救国战场,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
抗战时期的回族武装很多,为抗日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冀中回民支队的成绩尤为突出。冀中回民支队的领导人是河北省献县东辛庄的回民马本斋。1939年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组织干部战士认真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并结合战斗实际加以运用,部队思想和战斗力迅速提高,人数也增至千余人。这年夏天,部队奉调由青、沧、河间一带来到定县、无极县一带开展斗争,改名为三纵队回民支队(以下简称“回支”),马本斋仍任司令员。这时,部队枪支缺乏,马本斋就动员老百姓将一些抬杆土炮抬出来轰击日军。这年冬,他们在无极至藁城的公路上,出其不意地轰击外出抢粮的大队敌军,歼敌300余人,击毁敌汽车8辆。
1939年6月,党组织派来郭陆顺同志担任支队政委,进一步加强了党的政治工作,部队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这年的麦收季节里,取得了康庄战斗、花盘战斗的重大胜利。
1941年,“回支”在大清河以北地区坚持对敌斗争。敌人以容城县为中心,兵分数路向“回支”围拢而来。马本斋带领部队运用“推磨战术”,围绕容城灵活机动地打击敌军,粉碎了敌人妄图围剿消灭“回支”的阴谋。
1942年春,日军集中了7万多兵力、300多辆汽车,向“回支”活动的景县一带合围而来,这就是有名的“五一”大扫荡。回民支队奋勇抗击,开展大小战斗870多次,消灭日伪军36700人。
由于回民支队英勇善战,被冀中军区通报表扬,称他们是“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号召各部队“向‘回支’学习”。马本斋同志也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
日军妄想消灭“回支”的目的难以达到,便玩弄起政治阴谋。1941年8月27日,大批日寇突然包围了马本斋的家乡东辛庄。他们把全村的人赶到村头广场上,逐个拷打,追寻马本斋的母亲。日寇残暴地打残一位回族老人,打死两名青年。马母不忍群众遭残害,怒不可遏地挺身而出。马母被敌人带到河间县城后,伪县长孙蓉图和回奸哈少甫前来让她写信劝马本斋投降。马母愤怒地斥责无耻叛徒:“我儿子抗日,我死了也光荣!杀剐存留,全凭你们,要我写信,万万不能!”她气愤已极,后绝食而逝,表现出中华民族伟大母亲的高尚情怀。
1944年初,冀中“回支”奉命调往延安,但此时马本斋已身染重病,患了急性肺炎,不能起床。当他收到毛主席的慰问电时,非常感动,立即给毛主席回了电,期望自己病情早日好转,赶上部队去延安会见毛主席。不幸的是,他的病情日益沉重,不久便去世了,时年48岁。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挥笔赠挽。朱总司令的挽联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俩代英雄。”朱总司令的挽联,最好地总结了马本斋母子的光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