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在冀鲁边区的渤海之滨活跃着一支抗击日寇的劲旅。这就是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后称渤海回民支队)。
这支部队开始是由回汉两族革命同志组成。后来,冀鲁边区党委针对日寇、特务和回奸在回族中进行亲日、反共的阴谋活动,为了同敌人进行有力的斗争,决定将分散在各部队的回族干部战士集中起来,成立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和回民支队。
1940年7月20日,回民抗日救国总会在山东乐陵县的魏家庵村成立,王连芳被选为总会主任。同年8月1日,冀鲁边区回民大队在沧县新县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正式宣告成立,由王连芳任政委,刘震寰任大队长。开始时,回民大队只有20多人,武器缺乏。在回民救国总会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回民大队迅速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到1941年春天,已发展到400多人,下辖四个大队和一个手枪队。冀鲁军区决定将回民大队改编为回民支队。回民支队英勇作战,从津浦铁路沿线到渤海之滨,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回民支队的发展壮大,使敌人十分恐慌,恨不得一口“吃”掉它。从1941年冬季开始,在“回支”活动的津南地区,日伪军连续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强化治安运动”。1942年6月,日伪军对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使我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这年的大旱,“回支”的供应十分困难,部队经常以糠菜充饥。然而,英雄的回民支队广大指战员没有畏惧与动摇。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英勇地展开反扫荡,实行坚壁清野,并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分成小队活动,用“拉帘子”等战术打击敌人。在严酷的反扫荡斗争中,虽然部队人数减少了,但是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却大大增强了。
1944年春天,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好转,回民支队和兄弟部队一起,向敌人展开了强大的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接连打了十几个胜仗,拔掉20多个日伪军据点,攻占了好几个县城,歼灭了大量日伪军。如10月间在花寨与来犯的日寇和伪军打了一个硬仗,歼灭日寇7人,活捉1人,打死和俘虏伪军40多人。敌人受到这次重创后,再也不敢到这一带骚扰了。
1945年新春伊始,“回支”配合兄弟部队连续攻下齐家坞、吕家桥等敌人据点,缴获武器200多件,俘虏伪军200多名。6月之后,我军展开了夏季大反攻。“回支”兵分两路,主动出击。一路由李子华带领,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先后攻占阳信、惠民县城,日伪军全部投降;一路在刘震寰支队长率领下,攻打无棣县城,俘敌70多名。7月底,“回支”同军分区其他部队一起,攻占无棣县城,全歼守城之敌3000多人。8月底,攻下黄骅县城和歧口。至此,黄骅县、沧县、青县、无棣、阳信、惠民、盐山、庆云等广大地区均被解放,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回民支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到1945年8月底,已发展到1500多人,建立了7个大队,后来整编为3个营和1个警卫连,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根本改善,成为渤海地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人民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