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史话
2886400000059

第59章 西道堂对民族教育的贡献

在清朝末年创立、民国年间发展起来的甘肃临潭西道堂,不仅是一个新的伊斯兰教派,而且是一个包括商、农、林、牧业在内的经济实体。尤其是它大力提倡民族教育,为西北回族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北地区回族的文化相当落后,又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发展进步。回族中的有识之士,早就看出文化落后对民族发展进步的障碍作用,因此认真探索发展民族教育的途径。西道堂的创始人马启西及其继承人马明仁,即是这方面的探索者。

马启西生于临潭一个回族家庭,自幼上寺念经。稍长,投本县名儒范绳武门下读古文。后来在巩昌府(今陇西)考中秀才。但是他不愿登仕途,而是关起门来读书。从诸子百家、中国史籍到明末清初我国伊斯兰学者的著作,均一一浏览。尤潜心钻研刘介廉的《天方性理》、《天方典礼》、《五功释义》等书。他用汉文化的形式,融会中西文化昌明伊斯兰教,发展民族教育。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在自己的家乡西凤山下开设私塾,名之“金星堂”。起初讲解四书五经,学些伊斯兰教常识。后来讲解刘介廉学理,不仅有众多的回族子弟听讲与学习,而且吸引来不少汉族子弟前来求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马启西到中亚撒马尔罕白帽城,在一座北道堂住下,讲经布道。两年后返回,遂将“金星堂”改名“西道堂”。

民国3年(1914年)闰五月十九日,马启西及亲属等十多人被军阀马安良派兵杀害。

1919年,马明仁接任西道堂教主。他继承启西先生的一贯主张,大力兴办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920年创立私塾学堂,招收当地各族儿童入学,聘请本县汉民周望廉任教,多授古文,如四书五经及联句诗等。1925年又集资1万两白银,在启西先生的祖地西凤山麓创建私立县第四高级小学校,开设国语、数学、史地、英语、体育、音乐等课程,每周授阿拉伯文3小时。学校面向全县招收各族学生,家境贫寒者免费入学。从学校的校舍、教具,到教师的一切费用,都由西道堂提供。

1929年变乱后,西道堂教派的人逃难至藏区。在此极度困难的境地,马明仁仍不放松抓教育,由随来的汉民校长丁启元任教,让20多名学龄儿童上课学习。

1932年,第四高级小学交由县办,改名临潭县立旧城第二完全小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先易名临潭旧城二校,后又改名临潭县城关民族一校。几十年来,该校培养了数百名回、汉、藏等族学生,有不少人后来成为高级知识分子和国家干部。

马明仁很有远见,他敢于破除旧习,1946年初在偏僻的临潭旧城创办了一所西凤坪私立启西女子小学校,自任校长,面向全县各民族、各教派适龄儿童招生。凡上学的女孩,一律免费入学,并发给课本、文具。他在校提倡剪短发、不缠足,穿应时服装。1946年3月马明仁去世后,该校继续办下来,直至1958年停办。1948年,西道堂第四代教主敏志道又创办了私立启西中学,为本民族培养了一批人才。

西道堂在西北地区的偏僻一隅,倡导民族教育,为本民族和当地其他兄弟民族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素养的人才,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在西北民族教育史上,有其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