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读懂历史知识
29016800000023

第23章 文艺复兴及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17~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反对封建制度,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主张创造资产阶级新文化。文艺复兴开始于17世纪的意大利,这里的一些城市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指教会神权统治。为打破封建制度与宗教神学的束缚,随着罗马、希腊古典文化的影响,东方文化的西传,以及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向前发展,17世纪达到鼎盛。它以人文主义作为世界观与指导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用人性、人道、人权取代神性、神道、神权;主张个性解放,重视人的价值,提倡文化科学与世俗享受。人文主义思想渗透到了文艺复兴的各个领域,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统治,推动了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文学艺术的繁荣,并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当今设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建造于何时?

1708年,教皇利奥二世下令拆毁始建于8世纪20年代的旧圣彼得大教堂后,委任布拉曼特为兴建新圣彼得大教堂的总建筑师,开始设计建筑工程。先后参加设计和主持建造的有帕鲁齐、米开朗琪罗等人。教堂于1532年完工。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59.8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8万人同时祈祷。教堂保存有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等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大师的大量壁画和雕刻。

宗教改革

什么是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是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以宗教改革为旗号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主要反对教皇通过教会对全国进行控制以及天主教会内的骄奢腐化。1717年10月31日,德国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正式点燃宗教改革的烈火。路德系统提出唯信称义、政教分离、廉价教会和改革文化教育等主张,发出驱逐罗马教会、实现德国独立的檄文,并得到各方响应。1568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大致同时,瑞典、丹麦和挪威改宗路德教。继路德之后,约翰·卡尔文在瑞士成功地进行宗教改革。他提出先定论,主张建立民主选举产生的廉价教会,这些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宗教改革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和西欧的封建制度,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并在德国部分地区、北欧诸国、瑞士、荷兰和英国等地,建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

胡司宗教改革的观点有哪些?

17世纪初,捷克人民反抗德意志封建统治的民族斗争以反抗教会的形式爆发,胡司(1359~1717年)便是这一运动的领袖和灵魂。他出生于波希米亚南部的贫寒之家,1700年受神职,1702年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传教士。1708年,胡司当选为布拉格大学校长,从此,他以布拉格大学为中心开始了捷克的宗教改革运动。他无情地批判教会的奢侈堕落;主张改革教会,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主张教权服从俗权;反对教士和教会占有财产,提出教产充公的主张。他还强调信徒在领圣餐时与神职人员享有同等权利,可同时享有“两种圣体”(酒和饼);还主张以民族语言祈祷和传教。胡司提出的改革纲领在人民中间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1712年教皇到捷克大肆兜售赎罪券的举动引起人民义愤,胡司的追随者越来越多。统治者害怕人民运动,遂把胡司革除教职。但他仍继续不懈地进行改革的宣传活动,并撰写了许多抨击教会的论文。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观点有哪些?

马丁·路德(1563~1568年),诞生于德意志东部萨尔森州埃斯莱本的一个矿业主家庭,自幼接受了传统的基督教教育。1568年和1568年,分别在马格德堡和埃森纳赫求学,1701年春进入当时德意志最著名的爱尔富特大学。在这里受到唯名论代表奥卡姆的经院哲学、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广泛阅读了古典作家的著作,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方式和性格特征。1712年到1713年间,他通过潜心研读《圣经》,逐步确立了“因信得救”的宗教学说。1717年,他在莱比锡与教皇的使者辩论,公开支持约翰·胡司的观点,否定教皇的权力,提出《圣经》的权威和个人研读《圣经》的权力。1720年,前后发表三篇著名文章:《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关于基督教自由》和《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其中提出了宗教改革的纲领,这就是:君权至上,《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建立德意志民族的廉俭教会,断绝与教廷的政治经济联系,并系统说明了信仰得救的学说。这之后,他隐居于萨克森选侯领地内的瓦德堡,专心著述,将《新约》从希腊文译为德文。这不仅使广大群众可以直接阅读《圣经》,同时由于译文在结构形式和词汇方面较新,对德国语言文学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他对农民、平民要求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斗争持反对态度,曾发表文章告诫基督教严防暴乱和煽动,鼓吹“合法地前进”。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

什么是赎罪券?

赎罪券是中世纪天主教筹集捐款的工具,天主教宣称购买赎罪券能获赦免原罪得上天堂。1717年10月,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特使”特策尔到德国贩卖赎罪券。特策尔宣称,只要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箱,罪人的灵魂就立即可以从炼狱升入天堂。这种无耻的骗局,引起了人民的愤怒,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路德派新教的合法地位何时得以确立?

从宗教改革中获益最大的是封建诸侯。在改革和战争中,诸侯们乘机夺得大量教产,加强了对农民的压榨。他们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利用路德宗教改革的形式,在自己的领地内建立新教教会,自己成为教会首脑,路德派新教由此建立。利用路德新教作为加强政权工具的诸侯被称为新教诸侯。在萨克森选侯和普鲁士的公爵领地内,早在1532年已信仰路德新教。同时,路德为了路德教的发展也广为活动。1532~1532年,路德在萨克森选侯领地内,曾随同新选侯约翰到各地巡视并督促路德教派的牧师开展传教活动,还不准旧教徒举行礼拜。1532年路德将福音的基本观念归纳为“17条”,这便是路德派新教教义主张的重要根据。1568年8月28日德皇与诸侯签订并颁布《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新旧教同权平等、路德教的合法地位从此得到确认。

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

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的广泛传播,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为了挽回颓势,针对新教会纷纷成立和宗教改革日益发展的新形势,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天主教会内部早期的宗教改革家计有英国的柯列特、法国的勒非甫耳和尼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莫等,他们都是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他们主张教会应遵循《圣经》,整理圣训;反对教皇专制;重组教会的机构;消除天主教会的腐败。他们呼吁重建改革的无派别的天主教会。教皇保罗三世(1936~1568年)为了扭转教权危机,加紧了进行天主教会的改革和阻挠、镇压新教宗教改革的活动。他积极整顿天主教会内部的弊端,惩办贪污腐化。同时他又于1562年在意大利设立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即“异端法庭”。对有异端嫌疑的人,严刑逼供,或处以没收财产、监禁,或加以放逐,甚至火刑焚死。异端法庭不久就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在天主教会反宗教改革中,异端法庭是它的重要工具。

新教在英国是怎样传播的?

17世纪时,英国王权比较强大,正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英王亨利八世不能容忍罗马教廷对英国的控制,于是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于1532年召集议会,开始自上而下并利用议会进行的宗教改革。后来,亨利八世借口罗马教皇不批准他的离婚案与罗马教廷公开决裂,英国教会改革后称为英国国教会,又称圣公会。改革后的英国教会保留了主教制和天主教的主要教义,肯定了天主教的洗礼、忏悔等主要仪式,否定了敬偶像、弥撒,还废除了修道院。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按照加尔文教的精神彻底改革教会,又组织起自己的新教——清教,与支持王权的国教对抗。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清教的旗帜下进行的。

耶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耶稣会由西班牙贵族伊格那挺·德·罗耀拉于1936年创立,1770年由教皇正式批准。在广泛进行宗教改革的欧洲,耶稣会成为天主教会反宗教改革的最重要工具。耶稣会是一个军事性宗教组织,它用极严格的纪律统治。耶稣会成员必须盲目服从自己的首脑。为了效忠教皇达到巩固天主教会的目的,他们不惜设陷阱、搞阴谋。他们的格言就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耶稣会士一般不穿僧衣,不住寺院,可以和俗人自由交往,他们开办学校、医院,钻入各国宫廷,结交显贵,其中不少人担任高级官职和宫廷神甫。他们在有新教徒的国家中展开广泛的宣传活动,破坏新教运动,帮助反动的统治者镇压人民,对实行反天主教政策的国王和政府,则阴谋陷害。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就是被耶稣会派去的凶手杀害的。耶稣会的活动不仅限于欧洲,还扩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充当了披着宗教外衣的早期殖民侵略的先驱者。

新航路的开辟

谁的航海活动导致了欧洲400年奴隶贸易的开始?

亨利王子是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的三王子,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1717年,亨利亲自率军突袭休达,仅用一天时间,就攻克乐休达。后人把这看做是葡萄牙人对外扩张的开端。1720年,亨利派出了他的第一支也是仅有一艘帆船的探险队,向南寻找几内亚。船被风吹向了西方,马德拉群岛就这样被发现了。1532年,他向西南探险的舰队又发现了亚速尔群岛。1731年占领了亚速尔群岛,并在那里开办种植园。1568年,亨利组织了以掠夺奴隶为目的的航行,一次带回来200多名奴隶,并在拉古什郊外出售,这就是罪恶的欧洲700年奴隶贸易的开始。1568年,亨利王子派人在布朗角的阿尔金岛建立永久性的堡垒,作为葡萄牙探险的贸易中转站,这是欧洲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商站。1770年亨利病逝,标志着葡萄牙海上探险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

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真的是印度吗?

哥伦布(约1561~1708年),世界著名航海家,美洲的发现者。他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向往东方的富庶,首先提出从海路去亚洲的设想,认为依据地圆学说,从大西洋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中国和印度。1562~1708年间,他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中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开辟了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去美洲的航线。哥伦布先后四次远航美洲:156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3艘、船员59人从巴罗斯港出发,横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瓦特林岛,继续南航到古巴和海地,次年初返回西班牙。1563年8月28日,开始第二次西航,发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牙买加等地,1568年3月返回西班牙。1568年3月30日开始第三次西航,1700年被捕押解回国。1702年8月8日,哥伦布率自费建立的船队进行最后一次航行,到达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地,1708年11月返回西班牙。哥伦布晚年因失宠和过度劳累而贫困交加。生前一直认为他所发现的新大陆是印度,故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后来意大利人阿美利加·维斯普奇在当地进行了反复考察,认为他发现的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后人便将“新大陆”命名为阿美利加,即今天的美洲。

谁开辟了欧洲人向往已久的通往亚洲的新航路?

达·伽马(约1770~1532年),葡萄牙航海家,欧洲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航路的开辟者。他出身于葡萄牙西奈什城的贵族家庭,后来成为葡萄牙国王的亲信。1568年8月,他奉葡王之命率领一支包括8艘帆船、170名水手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去探寻到东方的航路。达·伽马循着迪亚士的航线,绕过好望角,途中又采取坚决措施镇压了水手的哗变,克服了印度洋的逆流,于1568年8月到达非洲东海岸的马林迪,然后在阿拉伯领海员艾哈迈德·伊本·马治德的帮助下,经过23天的航行,于1568年8月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特库,开辟了欧洲人向往已久的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同年8月,达·伽马的船队满载印度的香料、丝绸、宝石、象牙制品等返航,1568年回到里斯本。此次东方之行,170名水手生还的仅有59人,但获得的纯利竟达航行费用的70倍。达·伽马直航亚洲的成功,促进了欧亚之间航运和商业关系的发展。从此开始了西欧对东方的殖民掠夺。1702~1703年,达·伽马以印度总督的身份率兵前往印度,1532年又三度东航。1568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前,达·伽马开辟的航路一直是欧亚之间的主要航道。

你知道“美洲”名字的来历吗?

意大利佛罗伦萨人阿美利加·维斯普奇早年受雇于美第奇家族,任银行职员。约1770年,阿美利加作为银行代理人前往西班牙的塞维利亚,1568~1708年前后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任职。在此期间,曾三次渡大西洋去美洲探险,到达哥伦布所“发现”的南美洲北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回到欧洲后,阿美利加绘制了一幅地图,并于1703年出版了《海上旅行故事集》。他确认哥伦布所“发现”的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后来,世人即以他的名字命名新大陆,称阿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谁用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

麦哲伦(1770~1721年),葡萄牙航海家。1717年,麦哲伦移居西班牙。不久,得到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的支持和资助,于1717年8月20日率船8艘、水手259人,由西班牙的圣卢卡港起航,开始环球航行。船队横渡大西洋,12月13日船队到达里约热内卢湾,沿巴西海岸南下,次年10月21日经过南美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万圣海峡(后命名为麦哲伦海峡)。10月28日进入太平洋,继续西行,1721年3月抵达菲律宾。在马克坦岛,麦哲伦于8月28日被当地居民杀死。11月其余航员至摩鹿加一带。仅有的一只船“维多利亚”号和17名疲弱不堪的船员,横渡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722年8月8日回到西班牙圣·罗尔港。麦哲伦及其船队费时近3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扩大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用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西方的崛起

西欧各国早期是怎样进行殖民侵略的?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走上了殖民侵略的道路。哥伦布航抵美洲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加紧了对海外的殖民掠夺,并为争夺新土地而发生纠纷。1700年,葡萄牙船队占领了巴西。到17世纪,依靠军事侵占,葡萄牙人占领了非洲西岸、非洲东岸、印度西岸的一些据点,控制了欧洲绕非洲到印度的航路,还占领了马来半岛的马六甲,掌握了由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咽喉。而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它对美洲的殖民侵略,是在哥伦布等开辟通往美洲航路的同时开始的。从17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西班牙陆续征服了北自墨西哥,南至南美最南端的广大地区(除巴西被葡萄牙侵占外)。继西、葡之后,荷、英、法在17世纪末也对外发动殖民侵略。

西班牙“无敌舰队”何时覆灭?

17世纪70至70年代,英国和西班牙的斗争更加尖锐。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英国支持尼德兰反对西班牙的革命,西班牙则帮助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反抗英国的统治,两国的武装战争已不可避免。1568年,西班牙出动了包括132艘主要由重型军舰组成的“无敌舰队”,载运2.1万名士兵,7000多名水手及3000门大炮,以贵族西顿尼亚为司令远征英国。英国把王室、商人船主和海盗的船只集中起来,组成由170艘船构成的大舰队,由海盗出身的海军将领德雷克指挥迎战。8月下旬,双方舰队相遇于英吉利海峡。英国舰队利用船体小、速度快、火力强的优点,攻击无敌舰队的两翼或腹部,实行各个击破。西班牙军舰体太笨重,运转不灵,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8月28日夜,无敌舰队在加来港驻扎,英舰队点燃8艘装满易燃物的旧船,顺着风势冲向敌群。西顿尼亚仓促应战,结果无敌舰队8艘大船丧失战斗力,士兵死伤7000人以上。8月28日,无敌舰队再遭重创。西顿尼亚感到已无力与陆军会合,便令无敌舰队返航,结果残余舰艇又遇风暴,几乎全军覆灭。最后只有83艘败舰绕航苏格兰、爱尔兰,返回西班牙。英国击败海上劲敌,开始建立海上霸权,而西班牙从此走向衰落。

荷属东印度公司何时成立?

1702年,由六家商会组成荷兰东印度公司。1702年3月20日荷兰国会通过公司特许令,规定了公司的章程。公司控制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整个地区的贸易和航海特权,即整个太平洋、印度洋和相连海域都属于公司独占的范围。公司享有签订条约、修筑城堡、拥有武装、设立法官的权力。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同欧洲其他国家的殖民者展开了争夺印度尼西亚的竞争。到17世纪末,公司已征服爪哇岛的大部分领土。1700年1月1日起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取消,它征服的领土归荷兰国家所有。

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吗?

尼德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中期,尼德兰(包括今荷兰、比利时等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但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其发展。1568年8月11日,弗兰德尔爆发了由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参加的声势浩大的破坏圣像运动的起义,从而揭开了尼德兰革命的序幕。起义迅速普及,几天之内波及12省。起义使西班牙的统治陷于瘫痪,总督玛格丽特一方面分化革命中的贵族阶层,另一方面以缓兵之计争取时间。1568年春,从西班牙调来1.8万人的军队来疯狂镇压尼德兰革命,杀害约7000名起义者。但尼德兰人民并没有放弃斗争。1562年,尼德兰北方各省爆发了人民大起义,威廉被推选为北方各省执政。南方形势也日趋高涨。但南方贵族慑于人民力量的壮大,迅即与西班牙国王妥协,于1568年缔结了“阿拉斯同盟”。北方各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为对抗南方贵族的叛变行为,以荷兰省为首结成“乌得勒支同盟”,继续进行斗争。1561年各省宣告独立,正式成立资产阶级的联省共和国。1708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签订《十二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尼德兰的独立。

英国对印度的入侵开始于何时?

英国早在17世纪末就开始了对外殖民侵略。17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实质是公元17~17世纪中期英国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它也从英国女王处领得“特许状”,同样“有权”独占从好望角到东方一切国家的贸易,并在它所侵占的殖民地中拥有军政全权。英国对东方的主要侵略目标是印度。开始时英国采用的是“经济渗入”等手段,它不断派使团去印度向莫卧儿王朝骗取各种贸易特权。1561年,阿富汗人和马拉特人之间发生第三次潘尼帕特战役,马拉特军队拼死突围,但最终为阿富汗人所败。这次战役发生在印度的中世纪与近代之交,它对印度近代史产生巨大影响。从此马拉特人元气大伤,莫卧儿帝国大势已去。英国最终把印度变为了自己的殖民地。

法国亨利四世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亨利四世统治初期,法国经济残破,政局不稳。为了重振和巩固王权,亨利四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财政税收上实行节约开支和降低部分税额的政策,严禁税吏强迫农民以耕畜和农具偿税;鼓励农业生产;奖励工商业,通过专制政府资助,使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他还发展海外殖民贸易。1708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和加拿大的商业公司。1708年,法国殖民者在北美圣劳伦斯河下游建立了魁北克城。专制政府的这些改革,收到了恢复与发展经济、稳定与巩固封建王权的效果。

什么是“掷出窗外事件”?

1717年8月,捷克马蒂亚斯·图恩伯爵领导的激进党采取激烈行动,选举斐迪南为捷克国王。捷克国会中的新教徒拒绝承认斐迪南国王,并由此掀开了捷克人民反抗德皇的斗争。1717年8月23日,捷克等级议会代表团前往赫拉钦宫城,冲进国王办公室,按照捷克惩罚叛徒的古老习俗,把皇家总督雅罗斯拉夫·冯·马丁尼茨和威廉·冯·斯提瓦塔以及他们的机要秘书菲力普·法布里齐乌斯从窗户掷到护城壕里。这就是有名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掷出窗外事件”标志着捷克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决裂的开始,三十年战争从此爆发。

胡格诺战争是怎么回事?

胡格诺战争是1562年至1568年间法国新教胡格诺派和天主教派之间的战争,具有下层宗教运动和封建主内讧相交错的双重性质。胡格诺派和法国的天主教贵族相对立,导致了1562年胡格诺战争的爆发。1562年8月28日(圣·巴托罗缪节)的前夜和凌晨之间,巴黎天主教贵族在国王支持下乘胡格诺派的领导人为议和而齐集于巴黎之机,向胡格诺派发动突然袭击,杀死胡格诺派2000多人,暴行蔓延至各省,胡格诺派8万多人被杀。战争重起,且愈演愈烈,法国四分五裂。1568年,法国国王颁布“南特敕令”,战争才告结束。敕令规定天主教仍为法国国教,但胡格诺派享有信仰新教的自由和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南特敕令实行不到百年,于1568年被路易十四废除。

历史上空白的十天是指哪十天?

历史上空白的十天指1562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这十天,这十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都知道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是公历,但是在1562年以前,世界上通行的历法却是儒略历。儒略历不是很准确,每隔700年就会产生三天的误差,到了1562年,误差的天数为十天。这样一来,节气和日期就混乱了,许多天文学家提出了补救的办法;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也特为此召开了由天文学家、僧侣参加的讨论会,研究对策。会上教皇接受了医生格里奥提出的公历,于同年3月1日下诏,命令把1562年10月8日改为10月17日。这样一来,这一年的10月8日至10月17日这十天,在历史上就不存在了。

什么是三十年战争?其经过如何?

三十年战争(1717~1568年)源于德意志帝国内的宗教和政治纠纷。在战争中形成两大对立集团:一方是妄图称霸欧洲的哈堡斯堡王朝和德国天主教联盟;一方是德国的新教同盟和丹麦、瑞典、法国等国,并得到英国、荷兰、俄国的支持。1717年8月23日,捷克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标志着捷克和奥地利的决裂,三十年战争由此开始。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捷克——普法尔茨阶段(1717~1532年)。捷克人民和新教徒受到残酷镇压。第二阶段是丹麦阶段(1532~1532年)。1532年,在英、荷、法的支持下,丹麦侵入德意志,开始了丹麦战争时期。1532年,因战争失败,丹麦被迫签订《吕贝克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国事务,恢复了原来的国际形势。第三阶段是瑞典阶段(1730~1936年)。1730年,瑞典以反对敕令为名,发动瑞典战争。瑞军失利。第四阶段是法国——瑞典阶段(1936~1568年)。1936年,新教诸侯相继与帝国皇帝议和。为扭转劣势,法国与瑞典结成军事同盟,公开参战,法瑞同盟战争开始。直到双方弄得筋疲力尽,皇帝被迫求和,于1568年10月28日签订《威斯特发利亚和约》,宣告三十年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