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上,毛泽东还把手举到帽沿下,向被错戴了帽子的同志赔礼道歉,他说:“现在,我们把给你们错戴了的帽子摘下来,向你们行个礼,赔个不是。”
听众都被毛泽东的言行感动了,一时竟不知如何表示为好。毛泽东又幽默地说:“你该还我一个礼吧,你不还礼,我这手就放不下来了。”毛泽东的崇高品格感动所有的听众,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接受了他的道歉。
工作中出了问题,做领导的不是先训斥下属,而是先责备自己,并因此而收到了很好的批评效果。毛泽东这种责己暗示的批评方法,值得我们党政干部学习借鉴。
属下犯了错误,做领导的不一定有直接的责任,但若从卢要求,还确实与领导者不能知人善任或要求不严有关。因此,下属犯了错误,就事论事直接批评当事人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在批评当事人的同时,领导干部自己也做些适当、适度的自我批评,批评效果则会更佳。这不仅会给下属一种严于律己的印象,还会减轻当事人的心理压力,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如:
有一天早晨,某连一班有个战士没有起床,副班长问他:“怎么了?”他说:“肚子痛。”。副班长又问:“能不能出操?”战士没吭气,也没有起床,副班长没再说什么,也没有向连里报告。事后,连里追查了这件事,批评了副班长既不向连里报告,又不做那个战士工作的问题,并责成副班长按照连里“未经允许不出操要在班务会上作检讨”的要求,妥善处理这件事。
副班长感到很为难,不叫那个战士检讨,连里不允许;叫他作检讨,他可能会和自己闹别扭。指导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叫他运用“责己暗示”的方法试一试。
在班务会上,副班长首先检查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刚说没几句,那个战士就坐不住了,急忙说:“我做错了事,违反了规定,怎么能让你作检讨呢?”接着,他认真检查自己吃苦性差,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等问题,并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工作中锻炼自己,克服缺点。
本来是那个战士的错误,但班长没有批评他,而是进行自责,使战士心中有愧,从而主动站起来承认错误。
可见,责己暗示法是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但使用这种方法洧一点还是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盲目地、不加分析地把下属的所有过失、错误都揽到自己身上。这样做,即使是给下属留下了“严于律己”的好印象,但却不利于下属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再说,什么责任都揽,谁能承担得起呢?所以,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自我批评的语言一定要有分寸。
(二)设喻暗示法
设喻暗示,就是巧设比喻,暗中点明要说的道理,以启不被批评者认识自己的错误。这种方法的具体要领是:不直言某件事的对错,甚至只字不提所要批评的事,而是找出与该事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来描述,让被批评者联想,悟出言外之意。请看富兰克林是怎样暗示杰弗逊的:
18世纪70年代初,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协商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大事,并推举富兰克林、杰弗逊和亚当斯负责起草《独立宣言》。而执笔的具体工作,自然落到了才华横溢的杰弗逊头上。
杰弗逊年少气盛,文才过人,平素最不喜欢别人对他写的文章修改删削。他起草《宣言》以后,把草稿交给一个委员会审查,自己坐在会议室外等待回音。过了很久,仍不现动静,他有些沉不住气了,显得焦躁不安。老成持重的富兰克林坐在他的旁边,看到他坐立不安的样子,知道他的老毛病又要发作了,就拍拍他的肩膀,给他讲了一个年轻朋友的故事:
有位年轻人是个帽店学徒,三年期满后,决定自己开一个帽店。他觉得,有一个醒目的招牌很有必要,于是设计了一个,上写:“约翰·汤普森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种礼帽”。还画了一顶帽子在上面。送做之前,还得意地把草样拿给各位朋友看,请大家“提意见”。第一个朋友看过后,就不客气地说,“帽店”一词与后面的“出售各式礼帽”语义重复,建议删去;第二位朋友则说:“制作”一词也可以省略,因为顾客并不关心帽子是谁制作的,只要质量好、式样称心,他们自然会买。于是,这个词也免了;第三位说:“现金”二字实在多余,因为本地市场一般习惯是现金交易,不时兴赊销;顾客买你的帽子,毫无疑问会当场付钱的。这样删了几次以后,草样上只剩下“约翰·汤普森出售各式礼帽”和那个帽样了。
“出售各式礼帽”?最后一个朋友对剩下的词也不满意。“谁也不指望你白送给他,留那样的词有什么用?”他把“出售”划去了,提笔想了想,连“各式礼帽”也一概删除。理由是,下面明明画了一顶帽子嘛!
帽店开张,招牌挂出来,上面醒目地写着“约翰·汤普森”几个大字,字下是一个新颖的礼帽图案。来往顾客没有一个不称赞这个招牌做得好。
听着这个故事,自负、焦躁的杰弗逊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他明白了老朋友的苦心。而《宣言》草稿经过许多的人反复修改润色以后,也更加完美,成为万众传诵的不朽名篇。
(三)委婉暗示法
委婉暗示法,就是用含蓄的话语曲折地暗示出被批评者的错误。例如:
在一所中学里,有一位叫王新的同学在上外语课时看小说。下课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和蔼地对他说:“你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语文成绩向来不错。你能给我解释一下‘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
王新回答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应集中精力,一心不可二用。”
听了王新的解释,老师说:“你回答得很好。但你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听了这句话,王新的脸“唰”地红了。他低下头吞吞吐吐地说:“就拿刚才上外语课来说吧,我没有注意听讲,在下面看小说,这就没有做到‘专心致志’。老师,我错了,请您原谅我吧!”
王新上外语课看小说,不专心听讲,显然是违反了课堂纪律。但老师并没有指责训斥他,而是通过让他解释成语的方式,委婉地暗示出他所犯的错误,对他提出了批评。再如:
有位小伙子要到王家庄,但不知道还要走多远。他见路旁有个老农在锄地,便直着脖子朝他喊:“喂!老头,到王家庄还有多远?”
老农抬起头,回答他说:“走大路一万丈,走小路七八千。”
小伙子一听,奇怪地问:“怎么你这儿论丈不论里?”
老农笑着说:“要论里(礼)你该叫我什么?”
小伙子恍然大悟,连忙道歉。
在这个故事中,老农没有直言批评小伙子不懂礼貌,而是运用了“双关”语,委婉地向小伙子提出了批评。
扬抑结合的批评技巧
所谓扬抑结合批评语言艺术,就是在批评他人时,要找出他的成绩来肯定和表扬,在肯定和表扬的前后点出不足。美国著名实业家玛丽·凯什很是推崇这种批评方法,他在《谈人的管理》一书中写道:“不要光批评而不赞美。这是我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不管你要批评的是什么,都必须找出对方的长处来赞美,批评前和批评后都要这么做。这就是我所谓的‘三明治策略’——夹在两大赞美中的小批评。”
实践证明,玛丽·凯什推崇的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般说来,人都有爱听赞美话的习性,而在受到别人的批评肘,又有怕别人损害自己利益的担心。因此,当批评者肯定了他的成绩后,就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消除了他的疑虑,他会觉得批评者对问题的看法全面,对自己的批评没有恶意。这样一来,就会很容易接受批评的语言。
(一)先扬后抑法
创造良好的批评气氛,是有效批评的有利因素。如何创造这种气氛,有经验者一般采用先赞扬后批评的方法。因为赞扬会使人心情愉悦,获得满足感。因而,即使后面你给他提点意见,他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抵触情绪。例如:
前苏联著名军事家朱可夫在1928年曾担任萨马骑兵团第1师第39团团长。他治军非常严格,尤其对干部,要求更高。当时规定部队野外训练归来,不管时间早晚,都必须立即清洗战斗车辆。一天晚上,有个坦克连实战演习归来时,已是午夜时分了。连长见他的部下疲惫不堪,不忍心让他们再连夜擦车,便请求值日军官,让他们先把坦克开进车场,明天再清洗。值日军官望了望那些无精打彩的士兵,心想团长这么晚了不会再来了,便打开了车场的大门。
谁知,一个多小时后,朱可夫来了。他看了看那满身泥巴的坦克,非常生气,厉声问值日军官:“这是怎么回事?是谁把这样的坦克放进车场的?”
值日军官见团长生气了,忙说:“对不起,是我让他们开进来的。我看他们实在太累了!”
朱可夫听了他的解释,严肃地对他说:“乐意帮助同志,是一种非常值得赞扬的品德,但是,你知道,你今天的作法并没有帮助他们,相反,你不执行指示,还让他们违反了军纪、军令。我跟你一样清楚,他们确实很疲乏,擦洗有困难。然而,你要明白,他们应征入伍,正是为了经受训练,为经受未来严酷的战争作准备。演习之后的疲惫,同我们每个人在战时将要经受的情形相比,简直是儿戏。你应当被撤职受军法制裁,但我今天破例不这样做。党组织将审查你的行为并作出裁决。这样大概会对你有帮助,然后我们再看看还应给你什么处分。”
朱可夫的一番话,说得值日军官面红耳赤,连连承认错误说:“我一定虚心接受党组织对我的审查。”
对值日军官所犯的错误,朱可夫的批评是严厉的,但这种严厉不是一味地斥责训骂,不是简单地处罚,而是讲究艺术的严厉。他先肯定了值日军官的优点——“乐意帮助同志,是一种非常值得赞扬的品德”,给了值日军官一颗定心丸;然后指出值日军官所犯错误的性质——不是帮助,而是“让他们违反了军纪、军令”,让值日军官明白为什么帮助别人还犯错误;接着分析了值日军官所犯错误的原因——战士们“确实很疲乏,擦洗有困难”,使值日军官知道,批评者清楚,他不是有意违抗军令,而是出于对战士们的关怀;随后又引导值日军官正确看待这“疲乏”和“困难”——“演习之后的疲惫,同我们每个人在战时将要经受的情形相比,简直是儿戏”,因此,现在的“疲乏”和“困难”,“是为了经受训练,为经受未来严酷的战争作准备”,从而加深了值日军官对自己错误程度的认识;最后说了对值日军官的处理意见——“你应当被撤职受军法制裁,但我今天破例不这样做。党组织将审查你的行为并作出裁决。这样大概会对你有帮助,然后我们再看看还应给你什么处分”。
这段批评虽然严厉,但由于是讲究艺术的严厉,即先扬后抑,有理有力,所以,值日军官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
(二)以扬代抑法
对于那些自以为是、武断专横的人,如果直言给他提意见,对他进行批评,十有八九达不到效果。他不仅不能接受你的批评,采纳你的意见,弄不好还跟你顶牛。因此,碰到这样的人,我们要想对他进行批评,最好采用以扬代抑法,即用赞扬的方式对他提出批评。例如:
在某街道,有一个建筑工地,工人们在运渣土时,把街道弄得非常脏。有人曾多次对这些工人提出批评,但他们不仅不改,反而变本加厉,有意把渣土扬到地上。居民们非常有意见。问题反映到街道主任老王那里,他决心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