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饮食结构不合理。主副食中的肉、鱼、蛋、奶等高蛋白食物多,蔬菜、水果、谷类食物少,如孩子经常吃巧克力、奶油蛋糕、乐百事等食品为主,孩子血液中糖含量高没有饥饿感,所以就餐时没有胃口,餐间再次饥饿,又再以点心糖果充饥,形成恶性循环。
3.家长照顾孩子进食的方法态度不当。幼儿时期生长速度比婴儿时期减慢,孩子食量相对减少,如果孩子精神和一般情况良好,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紧张。如此时有的家长用强迫、催促、许愿、甚至打骂等方法勉强孩子进食,也可造成精神性厌食。
4.疾病的影响,如反复感冒或反复腹泻、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锌铁性贫血、锌缺乏疾病,因病未愈或服用药物也影响胃口。
根据以上原因不难看出,预防小儿厌食,要少吃零食,定时进餐,吃饭时保持安静而愉快的情绪,要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预防营养性贫血、佝偻病的发生,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服药时改变方法,如抗生素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刺激,以免影响食欲。
孩子忽然不爱吃饭
孩子不爱吃饭,要找出诱发原因。
1.急性疾病时食欲不振。孩子感到不舒服时,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发生食欲不振。如发烧,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等,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2.一时性环境因素引起的厌食。进食环境可影响人的食欲,如孩子刚刚入托不适应新的进食方式,或是到亲戚家短住不适应口味或条件,均可引起孩子食欲降低。
3.心理因素。孩子在不高兴时也可厌食。例如挨了批评,便吃不下饭。因此,家长不要在吃饭时批评孩子,影响孩子的食欲。又如考试不理想或过于紧张时,孩子均可厌食。
以上所述,均为孩子短期厌食,一般随诱发原因去除,孩子的食欲也即恢复。
孩子患厌食症
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出
过分焦虑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最伤脑筋,往往表现得很紧张,劝说诱导,施加压力。孩子对家长的心思能够很清楚地体察出来,再加上有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就说“这孩子什么都不爱吃”,“这孩子最不爱吃菜”等等,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从客观上强化了孩子厌食的心理,对孩子偏食厌食增加了暗示,使孩子更觉得他吃不下饭,他不爱吃饭。
不要强迫孩子吃饭
许多孩子厌食是家长强迫孩子进食引起的。吃饭靠的是食欲,孩子应该在没有精神压力,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食。有的家长为孩子精心准备了饭菜,看到孩子不愿吃,便非常恼火烦躁,由爱变恼,强迫孩子吃。有的家长给孩子定量,必须把多少饭吃光,孩子只好强咽。这些做法,使孩子见到饭就反感,就没了胃口。
不要哄着孩子吃饭
除了生病的孩子,家长对小儿吃多吃少,不要太过关心,更不要乞求孩子多吃。有些家长想出各种办法诱惑孩子多吃一口饭,开出各种奖励条件,一顿饭下来折腾得精疲力尽。孩子慢慢学会了拿吃饭作为跟家长讨价还价的法宝,家长也达不到增进孩子食欲的目的。所以,家长不要以任何条件与孩子吃饭做交换。
不要乱求医吃药
孩子食欲不好,家长常带孩子到处检查,服用药物,有时适得其反。对厌食症关键要找出诱发因素,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
附:小儿厌食症的食疗
山楂30~40克,大米50~100克,砂糖10克,先将山楂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后人大米、砂糖煮粥。可作为上下午点心食用,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1疗程。
大枣10~20枚,鲜橘皮15克(或陈皮3克),先将大枣用锅炒焦,然后与桔皮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饭前代茶频饮。每天1次。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小块,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控干;晾晒半天,再放火锅内,加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每次饭后食用数块,连服数天(脾胃失调型)。
西瓜、番茄(西红柿)各适量,西瓜取瓤去籽,用洁净纱布绞挤取液;番茄用沸水冲烫剥皮,也用洁净纱布绞挤取液。二液合并,代饮料随量饮用。
雪梨3个,大米30~50克,生山楂10克,将梨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煮半小时,捞去梨渣,加大米、生山楂煮粥,趁热食用,每天1次,5~7天为1疗程(滞热内生型)。
鲫鱼100克,薏米15克,羊肉50~100克,将鲫鱼去鳞和内脏,羊肉切片,与薏米同煮汤后调味服食,每天或隔天1次,连服数次。
鲤鱼100克,豆豉30克,胡椒0.5克,生姜9克,陈皮6克,同放沙锅内煮汤调味服用。每天或隔天1次,连服4~5次。
鲫鱼1条,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1克,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将姜洗净切片,与各药用纱布包好填入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盐、葱少许调味,空腹喝汤吃鱼。分2次服,每天1剂,连服数天(脾虚胃弱型)。
科学饮食方式
医学上规定:超过同年龄、同身高的正常体重的20%者称为肥胖儿(不包括国内分泌紊乱或脑部疾病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患儿)。这些宝宝食欲极佳,喜吃糖、淀粉类、油脂类食物,而少吃蔬菜、水果,这类宝宝的体格发育和骨骼发育可超过同年龄小儿。皮下脂肪分布均匀,面颊、胸乳部、肩部、腹部脂肪较多,较大的肥胖宝宝大多性发育较早。宝宝发展为肥胖儿,再减肥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造成宝宝肥胖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摄入过多和消耗过少。
为了避免宝宝肥胖,父母要有一定的科学喂养、哺育知识,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提示
(1)提醒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宝宝饿了就可以吃),母乳喂养不易使宝宝发生肥胖。
(2)非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按比例在奶中加糖,并定时、定量哺乳。
(3)添加辅食不要以高热量为主,强调增加多种营养素,如维生素、微量元素。
(4)饭菜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必须合理搭配,蛋白质食物要以瘦肉、鱼类、动物肝脏和豆制品为主,油炸类食物应该少吃。
(5)培养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尤以体积大、热量小的芹菜、萝卜黄瓜、苹果为主。因蔬菜、水果不仅含有维生素,而且有通便的功效。
(6)少吃零食,特别是糖类食品。
(7)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肥胖:
(1)定期测量宝宝体重,如发现体重增加较快,超过正常标准,要随时限制进食量,不使体重骤然增加。
(2)饭后不要让宝宝立刻睡觉,可先做一些适当的小活动。较小的宝宝父母可以陪着在床上玩一会儿。较大的可适当延长活动时间,但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否则消耗多刺激食欲,难以控制饮食。
说明
减肥主要是减掉多余的脂肪,因此提倡运动控制肥胖。利用药物、节食等方式进行减肥不可取,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一味控制肥胖而忽视全面的营养供给,会使宝宝的身高受影响或造成营养不良或贫血等症,则是得不偿失。
预防肥胖是比较困难的,但若等宝宝胖起来再去减肥则是更困难的,所以预防肥胖仍是首要之举。
注意饮食方面的危险
餐具
有些父母喜欢为宝宝选择色彩鲜艳、图案漂亮的餐具,却不知颜料中含有铅。宝宝经常使用这种餐具,摄入过量的铅,会引起铅中毒,影响健康。父母选择餐具要注意其原料无毒、无害,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适宜选用无色或浅色的餐具,图案、花纹在碗的外层、或盘子的边沿,比较安全。
宝宝不宜使用玻璃或瓷器类易碎的餐具,以免失手打破,造成伤害。
不锈钢和铝制成的餐具传热较快,宝宝易被烫着手、嘴。
若想让2岁的宝宝学习用筷子,父母必须密切注意,以防不慎扎伤,筷子要短,头不可尖。
进食
宝宝吃饭慢,喜欢含饭,父母不要催促,如发现宝宝恶心或有硬塞现象,应马上让宝宝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
睡觉前要让宝宝把嘴里的食物吐净,睡眠时神经反射活动减弱,咽喉肌肉松弛,食物容易滑入气管,是非常危险的。
宝宝的食物,温度要合适。父母食用的热汤、热菜要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父母端开水、热汤进屋要提醒宝宝避让。
食物中毒
宝宝应避免吃凉拌菜,店里买来的熟食也要煮蒸后再吃,以免引起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在家庭自制沙拉前,刀具、器皿必须要消毒;外买的豆浆须煮沸后,才能给宝宝喝。
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物要烧开煮透才能食用。隔夜食物、吃剩的牛奶,应避免再给孩子吃。
家禽的内脏和鱼、虾、蛋、奶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必须特别注意新鲜。
开水反复烧开,会产生亚硝酸盐,蒸锅水、热水瓶里的隔夜水再次烧滚后也不宜再给宝宝饮用。
不宜常吃的食品
1.可乐饮料:可乐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对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宝宝处在身体发育阶段,体内各组织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身体抵抗力较弱,宝宝喝可乐饮料产生的潜在危害可能会更严重。
2.爆米花:爆米花中铅的含量很高,铅对人体危害非常大。铅进入人体后,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等。宝宝常吃爆米花,很容易发生铅中毒,出现食欲减退、腹泻、烦躁不安等症状,并可能导致抵抗力下降和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3.人参食品:宝宝不宜多食人参食品,人参有促使性激素分泌的作用,食用人参食品会导致宝宝性早熟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4.腌咸鱼:各类腌咸鱼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致癌物质,宝宝抵抗力较弱,这种致癌物对宝宝的毒害更大。
5.罐头食品:罐头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都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甜味剂、保鲜剂等。宝宝身体发育迅速,各组织对化学物质的解毒功能较弱。如宝宝常吃罐头,摄入食品添加剂较多,会加重各组织解毒排泄的负担,从而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影响生长发育。
6.泡泡糖:泡泡糖中含有增塑剂等多种添加剂,对宝宝来说都有一定的微量毒性,对宝宝身体有潜在危害。倘若宝宝吃泡泡糖的方法不卫生,常造成肠道疾病。
7.街头小贩制作的零食:如糖葫芦、棉花糖或油煎饼、艺术糖(如吹糖人)等。这些食品表面看好像不脏,其实大部分不符合国家卫生要求;个别食品的色素和糖精远远超标,对宝宝的身体不仅有害,而且常易发生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
8.过咸食物:许多父母喜欢吃过成食物,宝宝也被迫跟着吃过咸食物。时间久了,易引起宝宝高血压,特别是有高血压家庭史者更应注意。为了预防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生,从儿童起就应养成少吃盐的习惯。
9.根茎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苋菜等。宝宝吃这些食物,不像大人那样咀嚼很细,有时形似咀嚼,其实是囫囵吞枣,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发生肠梗阻等疾病而危及生命。
10.多量的动物脂肪:动物脂肪(动物油)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宝宝若大量食用可影响对钙质的吸收而对健康不利。如果是吃动物油较多,可造成血脂和血中胆固醇增高,使宝宝较早地发生心血管疾病。
11.浓茶:茶叶中所含的单宁能与食品中的铁相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的复合物而影响铁的吸收。如果宝宝经常喝茶,很容易发生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喝茶还可以使宝宝兴奋过度,烦躁不安,影响宝宝的正常睡眠;茶还可以刺激胃液分泌而引起腹胀或便秘。
12.2岁以内宝宝应少吃鸡蛋清。这个年龄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没有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而鸡蛋清的蛋白分子很小,可透过肠壁直接进入血中,导致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出现尊麻疹、湿疹等疾病。
不宜常吃彩色食品
现在,市场上有许许多多色彩鲜艳、外形新颖的儿童食品,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以致不知不觉中常常挑选一些彩色食品、这样食用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幼儿健康。
彩色食品的色素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天然色素,如动物的血红蛋白,植物的叶绿素等;另一类是合成色素,是以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出来后,经化学方法合成的,含有一定的毒性。世界各地使用的色素有上百种,但发现有毒副作用,或被怀疑能致癌,致畸的不下百种,为此许多国家都已淘汰了食用合成色素,我国食品卫生法也规定只允许使用五种色素,即胭脂红、觅菜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并在使用上做了严格控制,用量不得超过万分之一,且不得用于供婴幼儿食用的食品。彩色食品的用色素虽小,但如食用过多,时间过长,就会使色素慢慢地积蓄在体内,可表现为:
1.食用色素能消耗体内的解毒物质,干扰体内正常代谢功能,从而使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的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孩子可出现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
2.合成色素积蓄在体内,可导致慢性中毒,如合成色素附着在胃、肠壁粘腹上易发炎或形成溃疡。附着于泌尿系统器官,易诱发尿路结石,损害肾功能。
3.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对化学物质尤为敏感,如过多食用合成色素,影响神经冲动,容易引起好动或多动症。
因此,为了孩子健康,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购买彩色食品,或尽量少吃彩色食品。
患疳积的原因与防治
疳积为慢性营养紊乱所致的营养不良病症,即“综合症”。祖国医学称为“疳症”也叫疳积。婴幼儿多见。近来由于经济文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较以前减少,主要由于进食不足或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引起,日久使气血津液耗损而致身体逐渐消瘦,进而使生长发育停滞。
引起疳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为三大类:
1.喂养不足,饮食失调。
(1)喂养不当,使小儿进食量不足,如人工喂养奶配制的方法不合理,过稀或量不足;小儿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都可以造成疳积。
(2)饮食无规律,无节制,饥饿无度,乱吃零食,损伤肪胃,食滞内停,使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
2.体质因素。早产儿常因先天不足,摄食能力较差,消化能力低,而生长发育又较快。因此容易发生营养不足。
3.慢性疾病的影响。如消化不良,慢性痢疾或肠道寄生虫病,结核等疾病使营养物质不能吸收而消耗过多,渐成疳积。
疳积的主要表现是面黄肌瘦,肠肉松弛,毛发稀疏,午后潮热,有明显的胃肠症状,厌食,大便不调,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多怒,衣睡不宁,发育停滞。
疳积的防治要针对病因进行调养:
1.合理喂养,均衡膳食,从小养成良好的饭食习惯。
2.预防慢性病,如结核病,痢疾等应及早治疗,注意饮食卫生。
治疗:调理饮食,治疗慢性病,调理脾胃,可口服一些中成药效果更好。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成药。
1.化积口服药,内有鸡内金、使君子、伏苓、槟榔等9味药,可纠正饮食不当所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
2.儿康宁口服药,内有党参、黄芪、白术、薏苡仁等,可益气健脾,和中调胃,用于小儿身体瘦弱,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
3.健脾消食丸,内有木香、鸡内金、白术、枳实等,可健脾、消食、化积。
4.启脾丸,内有人参、白术、茯苓、莲子、六神曲,可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家庭也应用公用筷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