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阴阳寒热养生智慧
29102700000004

第4章 医道虽繁,阴阳而已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开宗明义地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它认为,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万类生物生成变化的总纲领、生命一切变化的根源、生死转化的本质和动力,也是人的精神、认识活动产生的府宅。治病一定要探求这个根本,从根本着手。

天地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生长消亡的。人一样有生老病死。什么引起这些变化发展呢?就是阴阳。“治病必求于本”,就是求阴阳这个本。所以诊断则“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则“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用针则“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用药则“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是”卫外预防则“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所以阴阳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中,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掌握阴阳这个根本的变化规律,是中医临床上必须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所以说“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良医之救人,不过辨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张景岳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日:阴阳而已。”

因此,只有掌握中医阴阳学说,才能掌握中医学,才能在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保证疗效和提高疗效,不致阴阳颠倒,误人生命。

阴概指阴精,阳概指阳气,阴阳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维持动态的相对平衡,以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果阴阳动态平衡失调就会引起疾病。所以《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可以归结为阴阳的偏盛偏衰。阴阳的偏盛偏衰主要有2种情况:

(1)阴阳偏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盛则热,指感受风、暑、热、燥等,气粗、烦躁、1:1干等热性痛症。这类属阳的热性病变,常使阴精津液受到损耗,而导致阴虚的病变,所以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寒,指感受寒、湿等,或阴气偏盛,功能衰退而生的虚寒、厥逆、痰饮、水气等寒性病症。这类属阴的寒性病变,常使阳气受到损耗,而导致阳气虚的病变,所以说:“阴胜则阳病”。

(2)阴阳偏衰,常由于素体虚弱,或因大病、久病使阴阳损耗所致。阳虚则火衰,失于温煦,阳不制阴,阴寒内盛而表现倦怠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脉虚大或微细等症。阴虚则水亏,失于濡养,阴不制阳,火热内生,而表现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消瘦,盗汗,面色潮红,口燥咽干,急躁易怒,尿短赤,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由于阴阳互根,阳无阴不生,阴无阳不长,所以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阳虚或阴虚又常相互影响。先病阳虚,因阳气虚弱,致使精的生成不足,而使阴也渐虚,此即阳损及阴;先病阴虚,因阴精亏损,致使阳气的化生乏源,而使阳也渐虚,此即阴损及阳。到了疾病的危重阶段,阴精和阳气虚极,由于阴竭阳脱,阴阳不能互相维系,则会导致亡阴、亡阳的发生。

阴阳失调除了着重指人体本身阴精及阳气的病理变化外,在认识及分析疾病时,还用阴阳的概念来概括前述的表里、升降、寒热、虚实等内容,如病机属表、升、热、实者为阳;属里、降、寒、虚者为阴。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位表里的内入外出,病性寒热的相互转化,病势虚实的消长盛衰,无不体现了阴阳两方面的转化与演变。就一般而言,疾病由阳转阴是病机的逆变,常提示疾病的进展与恶化;由阴转阳则为病机的顺变,反映病情由重转轻,有向愈之机。在综合病象、分析证候的基础上,运用阴阳理论加以归纳说明,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因此,以阴阳为总纲的病理变化,是中医病机学的主要内容。正因为如此,《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说:“医道虽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