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塔,装着巨大无比的痛苦;有的塔,装着无与伦比的幸福。
前者如杭州西湖的雷峰塔,那位传说中的千年蛇妖白娘子,虽为妖孽,却极通人性,知恩图报。她来到人间行善积德,并与救命恩人许仙缔结连理,且喜得贵子。眼看一家人即将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却不料撞上法海这么个不通情理,又嫉妒心强的和尚,用手中金钵将其收押于雷峰塔下。自此,一段妖和人上演的千古爱情绝唱,转瞬之间,便幻化成为凄楚悲凉的生离死别。雷峰塔装着的痛苦,不可谓不巨大。它所承载的,不止是白娘子一个人的痛,更有世间善良之人的恻隐之痛。
与雷峰塔相反,“舍利塔”却是专门用来盛装幸福的阁楼。能够被装进这座塔里的,要么是佛,要么是菩萨,至少也是大德高僧。
“舍利塔”又叫佛塔,源自于印度,称“窣堵波”,译为“浮图”或“浮屠”,是专用于存放佛祖舍利等圣物的。
据史书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天竺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带着佛经、佛像来到洛阳正式传播佛法。朝廷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的御道南面,专给他们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白马寺。寺内建有大型方形木塔,这可能是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一座佛塔。
在印度,佛塔外形一般为呈半圆形的土冢或石冢,类似于坟丘。而在佛塔传入中国之初,就被僧侣们按照中国式审美给改造了,使其符合东方文化内涵。1986年在四川什邡县白果村发现一块佛塔画像砖,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早的佛塔图像。司马迁著的《史记》记载,汉武帝为迎神仙,曾建造多层木结构高楼,并在楼顶按上印度式的刹,这既是中国人最初对佛塔的理解。由此可见,中国建筑对佛塔的影响。我们的先祖在接受西方文明时,并没有丢掉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很了不起的。
中国佛塔的一般结构,大致分为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几部分。从层级上划分,有单层塔、三级塔、七级塔、九级塔、十一级塔、十三级塔,级数多为奇。在佛教中,塔的四面象征四圣谛,六面象征六道轮回,八面象征八相成道,十二面象征十二因缘。此外,塔的奇数层还寓意清白和崇高。
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片塔林,均为寺里历代高僧圆寂后的“舍利塔”。那些塔级数不等,按照高僧生前修行高低分级而造。功劳大的,塔的级数就高;反之,相应减级。时代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过去年代里修建的舍利塔,塔身外壁大都为“素面”。而少林寺里有一座舍利塔,塔壁却雕刻着笔记本电脑、小轿车等现代用具。塔为人造,大抵脱离不了雕刻时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雕凿于宝顶山的这座“舍利塔”,极具中国古代木质建筑风格。走近细看,仿佛一座木塔的模型,玲珑精美,做工繁复,连每个细节都那么考究。塔分三级,每级中间均有一佛结痂而坐,神态安详,好似刚刚坐化升天。
“舍利”意即遗物或身骨,包括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为释迦牟尼或高僧死后焚化尸体时留下的小颗粒。
“舍利”是金刚不坏的象征,是僧人得道后,留给人间的吉祥之物。
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看来,浮屠并非都是用石头或木头来建造的,也可以用“心灵”来建造。
如何建?救人呗。
救人,不一定都是指救人的性命,也指拯救人的灵魂。倘要救别人,那就得自己付出牺牲,有奉献精神,凡事多替他人着想,别把自己的私利看得太重,用具体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传递出一种正能量。一言以蔽之,只有舍去“利”,才能入“塔”。如果一个人胆子太大,不懂得舍“利”,那么,他死后焚化出的一定不会是“舍利子”,而极有可能是人们戏说的“胆结石”。
胆结石只能入“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