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1862),法国在天津望海楼一带强买了有“永久租用权”的15亩土地。同治八年(1869),法国传教士谢福音在望海楼旧址上的15亩土地。同抬八年(1869),法国传教士谢福音在望海楼旧址上盖了一座天主教堂,当地人称为“望海楼教堂”。不远处一座收养中国孤儿的“仁慈堂”也是法国传教士所建。同治九年(1870)五月,仁慈堂里发生瘟疫,几十名孤几相继死亡,传教士把孤儿尸体草草埋在郊外。这些埋得很浅的棺木被野狗扒出,里面的尸体多被吃去脏腑,其状惨不忍睹。这引起了中国群众极大的不满,人们传说洋人会把小孩“剖心剜目,取其双睛,以睛为饵……混以中国铅百斤,可煎银八斤!”几乎同时,天津发生了多起拐骗儿童案,嫌疑人被官府抓获后,都供认是受望海楼教堂教民的指使。两相印证,在天津市民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士绅开始在孔庙集会,学生罢课,反洋教的“揭帖”贴满了大街小巷,要求官府惩办洋教,拆除教堂。现在看来,教堂顶多只有拐卖儿童的行为,不会伤害人命。但人们对传教士的误解使事态扩大,而教会后来的处置方式则直接导致了教案的发生。
6月21日,天津知县刘杰将拐卖儿童的犯人押往教堂对质,意图搜查出埋在教堂内的“一坛子小孩儿眼睛”。大批看热闹的群众都聚集在教堂周围,传教士谢福音看见这样的阵势,慌了手脚,他放出教堂内豢养的恶犬,还指挥教民手持棍棒驱赶四周的人。群众奋起反击,将教堂的门窗砸毁。法国驻天津总领事丰大业听闻此事,就和秘书一起去找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要求崇厚出兵弹压。在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丰大业掏出火枪对着崇厚连开两枪,但都没击中。丰大业和秘书两个人就把通商衙门里的家具器物砸毁后扬长而去。两人在回领事馆的途中,遇上天津知县刘杰,一语不合,丰大业又掏枪射击,这次击中了刘杰的随从高升。这一举动惹恼了围观的群众,大家一拥而上,当场打死丰大业。此后,民众又向教堂蜂拥而去,打死了传教士谢福音、修女、洋商、洋职员等20多人,并焚烧了望海楼教堂、仁慈堂、法国领事署及英美教堂数所。
这一举动给了列强以口实,法、英、俄、德、比利时、西班牙等七国的舰队集结在天津、烟台,要求严惩闹事之人。
迫于压力,清政府立刻任命直隶总督曾国藩赶到天津处理教案问题。曾国藩到达天津后,经过调查,认定双方都有过错:“教民欺负百姓,教士庇护教民,领事庇护教士。”而“挖眼剖心,全系谣传,毫无实据”。可民众并不这样认为,京津两地谣传:“烧毁教堂的时候从里面挖出了人眼、人心等东西,并且都交给了崇厚收藏。曾国藩一来,这些东西就都不见了。”谣言越传越广,以至于曾国藩贴出的说明情况的告示,一到晚上便被人撕毁,更有甚者在告示所署“曾国藩”的名字上挂一缕白麻,表示曾国藩为洋人披麻戴孝,卖国求荣。
曾国藩本就是抱病而来,至此心力交瘁,一病不起,两年后死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个书生人京赴考,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曾国藩所处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走向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交相煎迫的时代。曾国藩曾因母丧返乡,却恰逢太平天国横扫湖湘大地,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曾国藩因势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汗马功劳,被清王朝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一生功过,让人争论不休。他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先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但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可谓毁誉参半。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斥其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等等,把他一骂到底。
令后人产生疑问的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手握重兵,掌握地方大权,有没有过推翻清王朝并取而代之的想法?他不但自己不做皇帝,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主动解散了湘军,并强迫曾国荃离职回家。
曾国藩为何要这么做?一般认为有三点理由:一是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使然,他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起兵的目的相当明确:一是保卫明教,二是保卫地主阶级利益,三是保卫清朝。其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曾国藩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浸淫。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教,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学,曾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等。
尽管部将王闿运、曾国荃等屡次劝进,均被他严辞拒绝。二是称帝条件不具备。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僧,这两人被清王朝倚为肱股之臣。当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僧最受器重,拥有一支以强大的骑兵为主的庞大队伍,不同于八旗兵,战斗力很强,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虎视东南,也使曾国藩不能轻举妄动。
而曾国藩起兵是以保卫明教和忠君保国相号召,一旦称帝,实属不忠不义,大逆不道,人心必失。就湘军内部而言,左宗棠名下者为楚军,李鸿章名下者为淮军,湘、楚、淮虽有关联,但湘军实已分裂。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在华势力已决定扶持清政府。这些因素,曾国藩不会考虑不到。因此,尽管曾国荃等一再劝其取清王朝而代之,曾国藩打定主意不为所动。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他认为“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这些是他成为清朝中兴名臣的思想基础。曾国藩从外表而言,也是典型的维护传布家思想的知识分子,有学者认为,他当初并不想起兵攻打洪秀全,但在他获悉洪秀全所到之处,就将孔了的牌位砸碎,这才使他站出来打那同是汉人的异已分子。曾国潘这人:“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只做中兴之臣,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积极作用。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攻陷后,尚有余部30万人活动于各地,北方的东西捻军方兴未艾。国内动乱频仍,外国列强环伺中华,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中,如果曾国藩趁机称帝,战乱又起,中国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又会经历更多磨难,人民更会置身于水深火热之空。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曾国藩既算得上是国家有功之臣,也算不称帝的皇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