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教育,让他们在学校、家庭中打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这个时期发病率较前为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和龋齿,矫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不要让思想过度紧张。
学龄期儿童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到7~8岁后稍有加快趋势,皮下脂肪重新开始堆积。脑的形态发育大致完成,而淋巴系统发育则处于高潮。约6岁开始换牙,一般儿童到12岁时全副乳牙已脱落,萌生除第三磨牙外的全部恒牙。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功能,已基本成熟、稳定。认知能力加强,社会心理进一步发育,逐渐适应学校环境,并进入家庭及学校以外的社会。
2.学龄期儿童教育全攻略
许多刚进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运动优势,他们的两个大脑半球仍处于大脑分工或偏侧优势形成的某个过程中。5岁甚至6岁儿童尚未为完成学校课程要求的任务做好准备。儿童常常要到三年级才乐意处理纯抽象信息。
一般说来,儿童不适应我们现在这种抽象的、黑板加粉笔式的教学方式。他们看起来在回答问题,但他们更可能在“回吐”
信息,而不是进行内部的加工处理。这些儿童更需要在自身体验中学习。他们需要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学习,他们需要时间成长和成熟起来。
我们所有人都使用两个半脑,但也许更多地使用其中的一个。比如,你可能有一个优势的右脑,这仅仅意味着那是你偏爱使用的,或者说相对强大的那个半脑,是你通常首先用来处理大多数信息的那个半脑。这并不意味着你不使用你的左脑,你也许60%的时间用右脑,40%的时间用左脑。同样,当我们谈论左脑儿童或右脑儿童时,我们并非说他们只用一个半脑,而仅指比起那一个半脑,他们更多地使用这一个半脑。
假如右脑也是能更熟练地处理信息的那个半脑就好了。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对有些儿童,即使是更适合用左脑来完成的任务,他们也宁可使用右脑。正是这些右脑儿童,常常在学校里遭受挫败。
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大脑分工的严格和刻板。两个半脑之间一般都有一个平衡。当左、右半脑共同参与时,效果最佳。
(1)注重身体智能的培养在古代,身体和心灵受到同样的重视,古希腊人将体操视为锻炼心智的重要方法。
有意义的体能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它包括两种主要的能力:一种是善于以技巧控制自身的动作,就是运动员、舞蹈家所表现出的智慧;另一种是善于以技巧控制自身以外的物体,比如画家、雕塑家等人所拥有的智慧。
具有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孩子具有协调肌肉动作,举止优美而恰到好处,能合理精确地使用他们的身体和其他物品的能力。它主要是指孩子具有操作事物的技巧。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就是满足儿童对运动的欲望与兴趣,从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尽兴地玩,从活动中提高能力,促进健康。所以,在父母与孩子平时的相处嬉闹中,蕴藏着许多运动能力训练的契机。
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培养儿童对运动的兴趣。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向来喜静,静以修身养性。加之现代生活步伐加快,每天忙于奔波工作的年轻父母就懒于锻炼了。在一项中日比较研究中,3~6岁的中国孩子的身体运动能力明显地差于日本儿童。为扭转这一局面,家长应以身作则,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对某项体育活动如打羽毛球、游泳等的兴趣。现身教法,感染、带动儿童也喜欢体育运动,并养成习惯,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
另一方面,父母还应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锻炼儿童某一方面的能力。例如母亲当裁判,父子俩比赛看谁能长时间坚持做“独立金鸡”,由此培养儿童的平衡、协调能力,或母子一起捡豆豆、折纸船、钉纽扣,在这一过程中既增进了母子间的感情,又发展了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了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最后,父母要注意:锻炼活动的时间、量有了保证,不等于保证了质。每天跑一跑、跳一跳,形式化地做些运动,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父母要依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形式,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和运动强度,真正调动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参与其中,让孩子得到真正的锻炼。
(2)入学的年龄以多大为宜关于到底什么年龄入学最好,是6岁还是7岁,目前意见不一,有的人主张早些,有的人则主张晚些。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比较重视早期教育,所以对某些智力发育较好者,有提前上学的趋势。有人甚至认为上学越早越好,有些家长把自己刚满5岁的孩子就送人学校。专家认为,尽管是为了进行早期教育,除极个别神童之外,入学的年龄不能无限度地提前,如果在5岁半入学前班,那还算勉强可以,但到正规学校上学不能早于6岁。
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致,但可以根据儿童个人的智力发育差异和家庭早期教育的程度,来确定入学的年龄。个别智优者,6岁甚至不满6岁就可以上学;而对大多数儿童来讲,6岁上学偏早,因为这时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成熟,最好是7岁。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6岁入学的儿童中,仅有15%左右的儿童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学习任务;而30%的儿童,到小学高年级时,学习就感到不太适应,进入初中以后就更难适应,跟不上功课,成绩明显下降,留级现象也比较普遍。
所以,除个别人外,大多数儿童还是7岁上学好。
3.入学孩子的家庭教育
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占生命的1/5,而在家庭学习的时间却贯穿孩子的一生。是家庭,而不是学校,决定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在家中有效学习的方式。
(1)将家庭变成学习型组织把家庭变成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我们会终生受益。在家中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发展自我指导式学习,并且让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担当积极的角色。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子女成长。
辅导孩子做功课是许多家长感到头痛的问题,因为家长很容易就会提供不适当的协助。当你和孩子一起做功课的时候,不该代替孩子思考,应该启发孩子的思路。有的家长大包大揽,替孩子完成一切,这是辅导孩子时所犯的最大错误。假如家长通过电脑软件,将自己不擅长的部分交给电脑中的老师,并且和孩子一起获得新知,获得快乐,将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
(2)群体式学习这是指那些能够在互联网上与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学习。自从有了电脑和互联网以后,孩子们在家里也可以和很多人在一起学习,与人交流、竞争,或者与其他人讨论、请教。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寒窗苦读,不用再“头悬梁,锥刺骨”,也会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3)凭着感觉学习孩子今天不开心吗?孩子今天在路上碰到了什么烦恼吗?孩子今天没有什么心情学习,那么一定要想办法调整好孩子的心情,或者让他写一篇日记,记下这种感受,或者向父母和网友倾诉,然后再开始学习。因为对事情的感觉很好时,全部的心智都在蓄势待发,准备新的投人。如果负面的感觉产生,就会使思维停顿。
(4)游戏化学习在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和游戏将越来越多地贯穿在一起。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有时,游戏化学习一小时比你一周学到的东西都多。这是由于,在游戏化学习中,你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学习将变得非常有效率。‘家长和孩子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游戏,在家里排演由课文改编的话剧,知识将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
(5)自信式学习在学习中,自信是最关键的,假如孩子认识到这一点,他就可以开始这样的一种学习——每天留出一部分时间做自己喜欢、擅长的项目。假如孩子英语好,就让他专门做英语;假如孩子化学好,就让他专门做化学;孩子要是作文写得好,就让他天天写日记。
4.家庭教育如何应对网络挑战
当今,网络伴随青少年成长,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
网络为什么会对青少年充满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专家指出,青少年迷恋网络的主观原因在于青少年心理上的趋新性和认知活动中的强烈求知欲。至于客观原因,主要是当前教育体制上存在的局限性。
专家认为,网络带给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具有“双重性”
的。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积极影响,例如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扩展所学知识的开发潜能,增强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动作协调能力,启发想象、组织信息、诱发思考、抒发情绪;另一方面,互联网以其独有的特点,特别是在缺乏规范化管理的情况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了干扰作用。另外,网络在社会生活中迅速普及,导致青少年因“痴迷”网络,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专家指出,网络是一种新技术、新媒体,它非常贴近青年人,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超越时空限制等特点,而且内容无奇不有,形式千变万化,广大青少年对网络产生很大兴趣,还有人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网络寸家庭教育造成了冲击和挑战。某学生家长表示,现在有许多家长,只要孩子一接触网络,他们就感到恐惧和不安。
这位家长认为,孩子沉迷网络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方面没有配合好而形成的。
教育专家指出,网络对传统家庭教育的挑战主要有如下4个方面:一是家长的知识有限,网络无限;二是家长传递的是经过“过滤”的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是没有经过过滤的,要求孩子自己选择;三是对“亲子关系”的挑战,孩子在网络上时间长了,和家长的交流就少了;四是对家长自身素质的“挑战”,因为不懂网络语言的家长,难以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专家指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是家庭内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现象,这种“不协调”主要来源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对“网络文化”所持有的不同态度。
孩子上网成瘾,父母常常加以干涉和阻止,在家采取“堵”的办法,不接宽带等。然而,孩子在家上不了网,照样可以去网吧上网。
青少年上网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不对,上网是为了玩;上网时间过长,无节制玩游戏,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上网所看内容不健康。
青少年与网络的“必然”联系,为当今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网络文化在家庭教育中所诱发的各种问题,以及现在孩子“迷恋”网络的不良倾向,专家认为,作为家长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专家指出,为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应成为孩子的“网友”。家长首先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操作方法,和孩子一起通过网络查阅、沟通、分析相关信息内容,成为孩子的“网友”,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躲开父母的视线,进入“黄色网站”和“聊天室”,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浏.览、聊天、玩网络游戏,以此来增加家长的发言极。
一些专家认为,家长在思想观念上要客观地认识网络,了解网络,接纳网络;对网络要一分为二,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网络在孩子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了解网络对孩子成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伤害。
五、轻视孩子的直觉力和良好的悟性是导致缺少天才的重要特征
孩子的直觉力和悟性的开发,是启发孩子天才智慧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延缓甚至埋没天才的成长。
1.从数学教育中看直觉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
把培养学生三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仅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达成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不能够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以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从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思维大致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长期以来,人们刻意地把两者分离开来,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从来就不是分离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逻辑重于演绎,而直觉重于分析。从侧重角度来看,此话不无道理,但侧重并不等于完全,数学逻辑中是否真有直觉成分?数学直觉是否真具有逻辑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无法说清的东西,人们对各种事件作出判断与猜想离不开直觉,甚至可以说直觉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数学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是人们对生活现象与世界运行的秩序直觉的体现,然后再以数学的形式将思考的理性过程格式化。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以直觉为基础,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问题解决也离不开直觉。简单地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随意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直觉思维是针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查,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设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是采取了“跳跃式”
的形式。它是瞬间的思维火花,是在长期积累过程中的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动到了事物的“本质”。高斯在小学时就能解决问题“1+2+3+……+99+100=?”这是基于他对数字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对他一生的成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由于把证明过程过分地严格化、程序化,学生只是看到一具僵硬的逻辑外壳。直觉的光环被遮盖起来,而把成功往往归功于逻辑的功劳,对自已的直觉反而没有察觉。学生的内在潜能不能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兴趣不能被调动起来,得不到思维的真正乐趣。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我国的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导致过多地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直觉思维是以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为基础,不在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的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