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华歆与他是好朋友。一次,他俩在园中锄草,几乎同时看到地里有一小片灿灿发亮的黄金。管宁只管挥锄松土,把黄金看成瓦砾一般;华歆却捡起那金片,握在手里,然后才扔掉。一天,两人在一块儿读书,有一个大官乘车经过,管宁依旧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看热闹。等华歆回来,只见管宁割断了席子,坐到一边去了,并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他从两件小事中看透了华歆追名逐利的本性,便与他绝交了。从这以后,人们就把“割席”作为朋友绝交的代名词。为什么他们绝交要割席呢?这还得从古代席子的用途说起。
先秦汉魏时期,上自帝王,下至平民,他们的室内起居家具中还没有使用上凳子和椅子。而席子的应用却比现在广泛得多,不仅像现在那样铺在床榻上作卧具用,还铺在居室的地上,就像现代家庭中的地毯一样,人们都席地而坐。如果要饮食、办公等,就在席上安放一张案子(一种低矮的桌子,俗称茶几)。因此,席子就成了当时人居家必备的器物。当时人也往往用“家无完席”来形容一个人的穷困。东汉时的卫良就是一个“家无完席”的穷汉,来看望他的朋友,因无法进屋席地而坐,只能坐在园中桑树下高谈阔论。
当时人饮食起居都在席上,怎样坐席是有一定规矩和讲究的。尊贵者、师长都设专席,例如宫廷中的帝王与皇后,朝会上的功臣与耆(qi,年高而有道德学问的人)儒,堂上的老师,家庭中的长辈以及公私场合中的首席宾客。凡同席之人,身份地位应当相近,否则就被认为是对长者的不尊重。例如汉武帝时,名将卫青有两个舍人,一次随卫青赴平阳公主家饮宴,被安排“与骑奴同席而食”,他们就认为主人把他俩的身份降到了家奴的地位,便愤怒地“拔刀断席”。平阳公主家对此虽然内心不满,但因于理有亏,也就“莫敢问”。
席地而坐的礼仪是十分繁缛的。孔子说“席不正,不坐。”.也就是说,铺设的席子有点移动歪斜,便不能就坐。所谓坐席,即以膝抵席,屈腿和后,臀部依托在脚后跟上,与今天跪的姿势差不多。如果伸腿向前,称为“箕踞”,是失礼的坐法。不过,一般劳动人民只求坐得舒服,席坐仍多作箕踞状或屈蹲状。
由于汉魏以前人坐席就像现代人坐凳子一样,而同坐一席的人往往是关系亲密,身份相仿的。因此,当时如对某人品行不满,往往用断席来表示不与之同流合污。这与现在俗话说“不和你坐同一条板凳”,其含意是相同的。据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载,东汉许敬曾受到乡吏诬陷。一次,他与这个乡吏同受县令召见。许敬“拔刀断席”说:“我受不了和这恶人同席!”
东汉末年,胡床从西域传入中原。这是一种轻便坐具,有点像今天的折叠椅。从此以后,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才逐渐改变了饮食起居席地而坐的习俗。但是,割席作为朋友断交的典故却仍被后人沿用。不仅如此,我们现在常说的“出席会议”、“即席发言”、“座无虚席”、“一席知心话”、“大办酒席”等等,这些词组中的“席”字仍然透露出汉魏以前席子的那些古老的功能,尽管现在一般已不再是席地而坐式地开会、发言、喝酒、谈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