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中)
29224800000117

第117章 《四库全书》之谜

清朝乾隆皇帝率领大批文臣编定《四库全书》,完成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工程。许多古代典籍因收入此书得以保存,清朝初期最新的学米成果从中得到体现。但编纂《四库全书》在保存先人文化遗产的同时,开始了一场空前的‘‘文化浩劫”。

清代最浩大的文化工程是编纂《四库全书》。这项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告完成,几乎朝中略有声望或受到重视的官员均列名职员表中。

此书的编纂缘起于安徽学政朱筠的提议,他在翰林院看到明成祖下令编定的明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奏请从中辑录古代佚书,同时搜集各省书籍,得到乾隆帝的积极支持。朱筠上疏前,乾隆已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学政,收集历代典籍或本朝士林宿望的诗文集充实宫廷图书馆藏。清朝文风鼎盛,尤其江浙两省更是人文荟萃,有许多有名的藏书楼、藏书家,如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书楼、湖州陆心源百宋楼等,对这些文化宝藏作一总结十分必要。乾隆中期,物阜国强,有财力完成这一文化使命。

乾隆三十七年二月,清廷下令各省搜集历代及当代著述,并批准设立四库全书馆。参加编纂工作的共有五百多人,计有正总裁官十六名,包括三位皇子,副总裁官二十五人,正副总裁官之下有总纂官、总校官、总阅官、提调官、协勘官、编纂、校勘、分校官、督催官、收掌官等等,四库馆臣中汇集了当时许多著名学者,如纪昀、陆费墀、戴震、邵晋涵、翁方纲、王念孙等人,以纪昀贡献最大,他负责《四库全书总目》和《四库简明目录》的编定工作,为完成这一使命,一辈子没有其他著述。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开始后,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第一份初稿修成,到五十二二年(1787)六月,先后完成七份,历时十五年,以后校对错误缺漏,补充一批书籍入内,乾隆五十八年(1793)编纂工作全部告竣。据新中国成立以后查点文津阁本所得到的统计数字,《四库全书》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三万六千三百零四册,是封建社会官方修订最大的类书,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半。与此同时,《永乐大典》的辑佚工作也顺利完成,共抄出佚书五百余部,其中一些书籍如《东观汉书》、《囚五代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四库全书》共誊写七部,分藏于宫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此七阁按地域分为北四阁,又称内廷四阁;南三阁,又称江浙三阁。官员及读书人可抄阅。另有一部副本藏于翰林院。但由于后代屡经战火劫余,圆明园文源阁本毁于英法联军的炮火,扬州、镇江藏本毁于太平天国之战,翰林院副本毁于八国联军之役,只有承德文津阁本保存最完整。

编纂《四库全书》的同时,随着各省书籍大量聚集,各种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明清易代之际的各类作品,或是宣传反清复明,或是保留清军入关后屠城杀虐的历史原貌。为维持统治者的形象和大一统的统治思想,一场大规模的销毁、查禁书活动也随之展开。

查办禁书始于开馆编书的第二年,各地遍贴晓谕,令藏书家交出“违碍”书籍。为了彻底干净地消灭这些书籍,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复杂的查办机构,中央分为三个部门处理:红本处,审查内阁固有书籍;办理四库全书处,查办各省采进遗书;军机处,负责审核各省督抚进呈的违碍书籍。各地则由省、府、州、县衙门内所设的收书局负责审核本地藏书和出版的书籍,凡违碍书籍均转呈布政使,布政使交由督抚酌定。初步确定应属违碍,即开列书单进呈中央,书籍同时送达。总纂官纪昀等人协同纂修官承办此事,将违碍之处用黄签逐条标明,贴于书眉,乾隆帝本人亲阅之后,在武英殿前烧毁,并将奏准销毁的书单照知各省,有私藏者一律治罪。

最初查禁书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对满洲不利的记录,似及当时一些思想家的作品,如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作品,以免激起汉族人的民族意识。以后查禁越来越严,范围越来越大。宋明人著作涉及辽金元少数民族史实,一概在查禁之列,投降清朝之人的文集因其人无节操在禁毁之列,最著名的如钱谦益的作品,而对节操凛然、主张坚决抗清的明人的作品也因会煽动民族情绪而入禁毁行列,如杨涟、左光斗、史可法等人的作品,一些戏剧、小说因为事关风化也不许留传后世。乾隆四十三年(1778),颁行《查办违碍书籍条款》,以后陆续有补充规定出台,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终止。一些禁毁书籍或被四库馆臣认为价值不大的书籍仅被列入“存目”,不收原文。存目均有目录提要,共有六千七百六十六部,九万三千五百五十六卷,而被送入火炉销毁、不留任何痕迹的书籍不知道有多少。最糟糕的是,四库馆臣任意删改书籍,改变文献的原始面貌,而根本不加任何标注,现收入《四库全书》的书籍的可靠性遂成疑问。

纂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作了相当重要的编纂目录提要的工作,在每部书籍校订完成后,放在书前,内容是记录作者籍贯,考订版本源流,辨正书籍篇帙分合,评订内容得失,最后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由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对所有提要加以综合、提炼和润色,形成统一的风格。

《四库全书总目》共二百余卷,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下分小类,每大类、小类前有小序,子目后面有案语。每一类后附存目,即四库馆臣认为价值不高或是违碍书籍,未收入四库全书之中的书籍也作提要,赖此保存不少资料。《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目录的纂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学科分类的基本认识,反映了文字学、地理学、天文学等方面的成就,代表了目录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总目》完成初稿,以后经过增删,乾隆五十四年写定,当年由武英殿刻版。乾隆六十年,浙江地方官府翻刻武英殿刻本,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成为后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入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