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官场,利令智昏,虽明白及时抽身的道理,却身不由己,不愿抛弃荣华富贵,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集大学者、大权谋家、大政治家于一身的李斯,就是这样一个例证。他身为秦国丞相,大红大紫的时期,多次想起老师荀子告诫他的“物忌太盛”的话,也多次想与儿子一起回故乡上蔡过那种牵着黄犬,悠悠自在的生活,但由于功利之心太重,权势之欲太盛,未能抽身离去,最终落个父子均被腰斩的下场。
李斯出生于战国时期,年轻时曾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官。据传,他当小官时,到厕所方便,看到老鼠偷吃粪便,人与狗一到,老鼠慌忙逃走。不久,他在国家的粮仓里又看到老鼠,这些鼠整日大摇大摆,长得肥肥胖胖、安安稳稳。两相比较,他十分感慨地说:“人有能与无能,就像老鼠一样。有能耐就做官仓里的老鼠,无能就只能做厕所里的老鼠。”
为了求得荣华富贵,他辞去了小吏职务,到齐国拜儒学大师荀子为师,同荀子一直研究“帝王之术”。学成以后,他辞别荀子,准备到秦国去。荀子问李斯为何到秦国?李斯回答道:“人生在世,贫贱是最大的耻辱,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干一番事业。齐王萎靡不振,楚国也无所作为,只有秦王,正雄心勃勃,准备统一天下,所以,我要到秦国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荀子同意李斯前往秦国,但他告诫李斯要注意节制,要给自己留条退路。
李斯来到秦国,投到丞相吕不韦门下,很快以自己的才干得到吕不韦的器重,当了小官。官虽不大,但有接近秦王的机会。处在李斯的位置,要想引起秦王的注意,惟一的办法就是上书。他揣摸了秦王的心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给秦王上书说:凡是能干成事业的人,全是能够把握机遇的人。过去秦穆公时代国势很盛,但总无法统一中国,原因有二:一是当时周天子势力还强,威望还在,不易推翻,二是当时各诸侯与秦国相比,差距并未拉开。现在秦国已经强大起来,国势强盛,大王贤德,扫平六国真是如掸灰尘,目前正是建立帝业,统一天下的绝好时机,大王千万别错过了。
这些话既符合秦国及各诸侯国的实际情况,又迎合了秦王心理。李斯还为秦王出谋划策,他劝秦王拿出财物,重贿六国重臣,使他们离心离德,不能合力抗秦,这一谋略卓有成效,李斯因而被秦王封为客卿。李斯在秦国开始崛起了。李斯在秦国站稳了脚跟,秦王越来越信任李斯,李斯步步高升,前途无量。正在这时,李斯的同学韩非来到了秦国。
韩非是韩国人,韩王的同族。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他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他写了很多书、在韩国时上书献策而不被用,感到失望。谁知传到秦国后,秦王竟是见而惊呼:“我若是能见到此人,死而无憾。”韩国人对人才的轻侮和秦国对人才的重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不久,秦攻打韩,形势危急,韩王只得用韩非让他出使秦国。就这样,韩非来到了秦国。
李斯明白,不论是学术能力还是政治外交能力,自己都远不如韩非。现在秦王把韩非留下,一旦重用,自己就永无出头之日。因此李斯忙对秦王说:“韩非是韩王的亲族,大王现攻打韩国,韩非自然不会同意,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秦王说:“既然不能用,那就放走吧。”李斯又对秦王说:“如果放他回韩国,他定会为韩出谋划策,对秦国十分不利,不如就在他羽翼未丰之时将他杀掉。”就这样,韩非成了冤鬼。
公元前221年,秦王兼并了六国,使中国在经历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后复归于统一。如何管理这个大一统的国家呢?李斯坚持认为应置郡设县,遣官治理。他认为,天下所以战乱频仍,全在于周朝分封以来,诸侯各自为政相互仇视,天子无力制约所致。如今天下一一统,应实行中央集权管理。出于对当时政局的考虑,豢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置县.李斯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立成熟的统治形式,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淳于越却坚持认为要实行诸侯分封制,秦皇始把他交给李斯处理。李斯审查的结果是:淳于越食古不化,厚古薄今,其所有罪责都来源于“书”。于是,李斯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焚书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对书生进行了更大的迫害,即所谓“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对人类文明和人的尊严的极大摧残。作为学者,李斯已经背叛了文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游途中病死荒丘,随行的有李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及其老师赵高。秦始皇死前,曾书信召长子扶苏送葬,但赵高极力想把胡亥推上皇位,就扣留了给扶苏的书信。赵高趁机拉拢李斯,紧紧抓住李斯贪恋权位富贵的心理,争取了李斯。于是,二人合谋,伪造秦始皇书信,指责扶苏“不孝”,令其自杀,胡亥得以即位。是为秦二世。
李斯是一个可以牺牲良知来换取和保住功名的人。
赵高和李斯本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日后的勾心斗争,排除异己也就势在必行。胡亥整日在宫中淫乐,根本不视朝理事,大小事务,全由赵高办理。正当胡亥玩得高兴的时候,赵高却派一宦官急传李斯入见。李斯穿好制服,疾趋入宫,不料正碰到胡亥的兴头上,迎头遭了一顿训斥。这样往复三次,胡亥十分气恼李斯,怪他败坏了自己的兴致。这时,赵高趁机谗毁李斯有反叛之心,并唆使群臣诬谄李斯。到了这时,李斯听说有人在调查自己和儿子李同,才知中了赵高之计。他立刻上书,历数赵高的罪状,妄图挽回败局,未有成功。李斯见胡亥不听,又联络冯去疾等二将军上书,请胡亥罢修阿房宫。胡亥愤怒了,下令逮捕三人,下狱论罪。冯去疾等不肯受辱而自杀,李斯贪恋富贵,不肯就死,上书申冤,被赵高截留。于是,赵高轻而易举地罗织了一件谋反大案,胡亥见了案件材料后,十分赞叹地说:“多亏了赵卿破了这一大案,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
胡亥令李斯受五刑,诛三族。李斯被先在面上刺字,再割去鼻子,截去左右趾,后杀头,再后从腰中斩断,砍为肉泥。其余族党一并处斩。
李斯一生,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出谋划策,为郡县制力驳群儒,功不可没。但他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而阿谀奉迎,害死韩非,促成“焚书坑儒”等,也可谓劣迹斑斑。他谋取名利富贵确有其术,只是抽身不及,弄了个全族覆没。这就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政治家、权谋家、学者的最后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