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的原型】契诃夫的弟弟米哈·契诃夫说,《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原型是亚历山大·狄珂诺夫。这人是契诃夫曾经就读的大冈罗格初级学校的教员兼学监。这个差使狄珂诺夫一直干了30多年,他教出来的许多学生都做了学校的教员或校长了,许多学生成了他的同事。但是他一直没有变化,连他的生活方式,也依然如故。他仍是10年或15年前的老样子。他穿着如学生所说的“有花纹的”裤子,同样的外衣,住在同样的一间屋子里,说着同样的一套话。他走路步子很轻,因此学生叫他“蜈蚣。”他在学校里开头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见你的鬼!”他也并不严格,但是他也不放松任何规则。一句话,他是一架机器,走路,说话,动作,完成任务,然后炸裂了。他一生都穿着套鞋,好天气也是如此,总是带着雨伞。■/事见〔俄〕米哈·契诃夫《契诃夫和他作品中的题材》,《契诃夫手记》
【《玩偶之家》主人公的原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主人公娜拉的原型,是挪威女作家劳拉。1872年,当易卜生剧本《布兰德》“使得许多人变得疯狂了”的时候,她只有18岁,竟然写了一本讨论《布兰德》中的宗教问题的书,把它献给易卜生。这是他们认识的开始。但是,易卜生这时还以为她是个女学者。两年后,他约她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会见时,才知道她还是年仅20的姑娘,惊喜得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小鸟”,鼓励她从事写作。后来,劳拉与丹麦人基勒结婚。基勒是个学监,善良正派,但睥气有些古板,遇事总爱认死理。新婚后生活很美满,易卜生去看过他们。后来,基勒患病时,医生告诉劳拉,如果不去瑞士或意大利疗养的话,病情可能会加重。她回忆道:“我的经历与娜拉的经历是很相像的。我丈夫病了,我为了救他的命,瞒着他私自去借了一笔债。”她把借来的钱说是她的稿费,陪丈夫出国疗养。疗养后,他们曾去慕尼黑看望易卜生。劳拉将私自借债的事向易卜生说了,他劝她这事不必向丈夫保密,可是她不听从劝告。债务终于到期了,无法拖延时她竟在票据上签了假名。这事瞒不过去。丈夫知道了,社会舆论也哗然。其实,她并不存心作弊,债主知情后也表示不愿追究,但基勒认为这是奇耻大辱,盛怒之下竟然把她痛骂后提出离婚,她也就同意了。1879年,易卜生据此写出了《玩偶之家》,上演后引起轰动。但他们之间的友谊为此中断了一个时期,因劳拉对这些情节感到痛心,特别是剧中海尔茂对娜拉父亲的指责。会使人误解她的父亲。■/参摘盛子潮等《世界文豪逸事大观》
【《哈姆莱特》的题材来源于丹麦古老传奇】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题材,取自丹麦人沙克逊·格兰姆克在第8世纪初期第一次记录下来的古老传奇。它叙述着年轻的哈姆莱特,佯装疯子,使他的敌人不防备他,然后杀死他的叔父为自己父亲复仇。传奇以哈姆莱特的成功而顺利结束。在16世纪70年代,法国作家倍尔弗耳在其《悲惨的故事》中转述了这个传奇。尔后10年伦敦舞台上开始上演关于哈姆莱特的剧本;这个剧本可能是汤姆士·基特所写的,它上演时有这样的场面:鬼魂在舞台上诉苦地叫着:“哈姆莱特,复仇吧!”正像一个贩卖牡蛎的女商人在叫卖一样。■/事见〔苏〕莫罗左夫《莎士比亚论》,《译文》1954年5月号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题材来源】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题材来源于意大利古旧的民间传说,情节十分相似。传说14世纪初叶,意大利东北部小城维洛那由巴特洛密欧·吉洛·斯卡拉统治着(莎士比亚所写的埃斯卡勒斯就是根据这个人物)。直到现在维洛那城里还有传说的“朱丽叶之墓”。这个古旧的题材不止一次在意大利的故事中转述过。1562年英国诗人阿瑟·布鲁克写了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惨故事”为题的长诗,这首诗被莎士比亚广泛地利用。1567年威廉·彼恩脱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列入他的标题为“快乐之宫”的翻译故事集里,这本书成了莎士比亚的案头参考书之一。■/摘自〔苏〕莫罗左夫《莎士比亚论》,《译文》1954年5月号
【《奥瑟罗》与意大利的短篇小说】莎士比亚的《奥瑟罗》的题材,其总的轮廓是借用上个世纪意大利一个著名的作家杰拉尔地·琴奇奥(1504~1573)所写的短篇小说《一个威尼斯的摩尔人》。琴奇奥描写一个妒嫉心很重的摩尔人,他听信他的一个亲近的军官的谗言,杀死了自己的清白的妻子苔丝德蒙娜。但是莎士比亚给这个题材加进了新的内容。代替琴奇奥小说中的阴沉的妒嫉者,代替本质上是一个恶毒、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物,莎士比亚创造了一个庄严的形象,他具有一颗伟大的心和超人的智慧。■/摘自〔苏〕莫罗左夫《莎士比亚论》,《译文》1954年5月号
【《麦克白》与历史故事】16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贺林希德的《苏格兰历史》,记载着麦克白王在11世纪统治苏格兰时期的故事,其中历史的事实是与臆想的传说相掺合着的。莎士比亚对这个故事改动不少。实际上麦克白夫人是为自己先人的血债向邓肯家族报仇。而莎士比亚悲剧中麦克白夫人犯罪的唯一动机是她希望她的丈夫作国王。同时,莎士比亚完全没有提到麦克白有登上王位的权利。最后,在历史故事中邓肯不是在麦克白城堡中被杀的,而莎士比亚塑造的麦克白却在自己城堡中将作客的国王杀掉。莎士比亚仿佛加深了麦克白及其夫人的罪恶。此外,莎士比亚在悲剧中插入了古时苏格兰其他王朝记载中的一些细小情节。■/事见〔苏〕莫罗左夫《莎士比亚论》,《译文》1954年5月号
【鲁滨逊的原型】1704年,英国船上的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约500海里、周围约36英里的于安·菲南德岛上。这个岛上无人居住,只有来往南美的船只偶而到这里补充淡水或修理船只。岛上的气候、出产大致如《鲁滨逊飘流记》所叙述的。塞尔柯克在这里住了四年零四个月,才被有名的航海家渥地士。罗吉斯发现。塞尔柯克参加了他们的船队,在1711年回到英国。塞尔柯克在岛上最初的8个月(另一说是18个月),心情忧郁、恐惧,甚至想自杀。在饿得不能忍受时才枪杀一只山羊。后来他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情绪才渐渐地稳定下来。他们只给他留下1磅火药,等到火药用完了,他就追捕山羊。到罗吉斯发现他的时候,他赤着脚,跑得比狗还快。因为没有盐和面包,最初他吃不下东西,后来也就习惯了,但他从来没有想到用海水晒盐。他用钉子做针,拿破袜子拆线,用铁钩做刀子,用木头和羊皮盖过两个小房,小的用来做饭,大的供他睡觉。罗青斯把他的这些经历写了下来,首先发表在1712年的《环球巡航记》上,引起社会上很大的兴趣。另外也有作家和诗人以此为题材进行写作。当时从未写过什么文学作品、年近六旬的笛福从这件事得到很大的启发,从而成功地创作了《鲁滨逊飘流记》这部不朽的杰作。他对这题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只做了一些为了生存必须要做的事。笛福认为岛上的自然条件很好,物产丰富,人尽可以在这里开辟天地,不受限制,没人竞争,真是太好了。当时,另一些作家和诗人写这题材时宣传知足常乐,他宣传的却是要发展,要劳动,要占有。■/事见杨耀民《〈鲁滨逊飘流记〉序》,《鲁滨逊飘流记》1959年9月版
【果戈理恳求普希金提供情节】据说,《钦差大臣》与《死魂灵》情节是普希金提供的。安年科夫回忆道,普希金曾向与他亲近的人诉苦:“对这个小俄罗斯人(指果戈理)可得多加小心,他抢我的东西时甚至能使我无法喊叫。”果戈理于1835年10月7日的确写过一封信给普希金,直截了当地请求给他一个喜剧情节:“行行好,给我一个情节,不管是好笑的不好笑的,只要是俄罗斯的纯粹的奇闻就行。我的手痒痒的,很想写……一部喜剧。”果戈理在l0多年后写的《作者自白》中肯定地说,《钦差大臣》是普希金提示的。普希金在日记中记下一则趣闻:一个姓克里斯平的人到省城去赶集,被当成了一个要人。普希金本人在下诺夫戈罗德和奥连堡旅行时,人们把他当成了一个被派来巡视该省的官员。普希金向他提供的是哪一件,不得而知,可能是口头上讲述的。■/事见〔苏〕伊·佐洛图斯基《果戈理传》
§§§第六节 以亲身经历为题材
【曹翰赋诗抒怀】曹翰跟随宋太祖收复江南,后任职禁军,但长期未提升,时有怀才不遇的感慨。一天,皇宫内举行宴会,群臣都即席赋涛;而武将曹翰却未被邀请赋诗,他自我推荐说:“小臣少时曾学过诗,请皇上允准我也赋一首。”宋太宗点头,对他说:“你是武将,赋诗应以刀字为韵。”曹翰被允许赋诗,心情很激动,提起笔来,一挥而就。诗云:“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蟠花旧战袍。”诗中暗喻自己久未提升之意。宋太宗一看曹翰的诗,立即领会了诗的寓意,不久便提拔了他。■/宋·魏庆之《诗人玉屑》:曹武毅公翰千江南归环卫,数午不调。一日内宴,侍臣皆赋诗,翰以武人独不预,乃陈曰:臣少亦学诗,乞应诏。太宗曰;卿武人,以刀字为韵。因以寄意曰:“三十半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蟠花旧战袍。”
【巴金大哥与《激流》】1929年作家巴金从法国留学归来,住在上海。那年7月,巴金大哥到上海来看他,向巴金诉说几年来的遭遇:自己身体不好,已辞去了公司的工作,卖了田地去做投机生意,随时有危险。巴金听了大哥的诉述,说:“总有一天,我会把我们家的事情写成小说。”大哥回到老家成都后给巴金写来一封信,说:“我家的历史可以代表一切家族的历史,我想写但实在写不出来,现在你想写,我简直欢喜得了不得,我向你鞠躬致敬。”1931年春天,巴金开始构思以他家为原型的长篇小说,定名为《激流》。写到第六章《做大哥的人》,写了高家的长兄觉新,那就是他的大哥的形象。在小说中,巴金严肃地批评觉新,希望大哥读到小说时能有所觉醒。他想挽救大哥,希望他能从封建势力的俘虏队里挣脱出来。4月18日清早,上海《时报》刊登了小说的序言和第一章。第二天巴金想把小说已刊出的消息告诉大哥,信还未寄出,却接到成都老家拍来的电报:大哥服毒自杀了。他决定从第七章起把大哥作为这部小说的主要角色来写,但始终未把大哥自杀这一事写进小说中去。巴金还对大哥抱有希望,不忍让这个善良的人有这样阴暗悲惨的结局。■/摘自徐开垒《巴金传》
【夏洛蒂·勃朗特写《简·爱》】小说《简·爱》的生动感人,主要因素之一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要经历写进了小说,在主人公简·爱身上表现了她自己的倔强刚正的性格和热烈紧张的情绪,因而写得真实而深刻。她的父亲是一个牧师,出身低微,家境贫困。6岁时母亲就死了,她和她的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都是由姨妈养大的。由于贫穷,她9岁时跟两个姐姐先后被父亲送进带慈善性质的教会女子寄宿学校受教育。不久,两个姐姐都患病回家,先后死去。她认为这是被学校的“清规戒律”和恶劣的物质条件摧残致死的。小说里关于洛乌德学校和海伦的情节描写,据说写的就是这所寄宿学校和她大姐夭折的事。她16岁时,为教自己的妹妹们作准备,又进过一所私塾,学习法语、绘画和作文,回来后一边教妹妹,一边在家自学。后来她又到这所私塾去当助教。在私塾读书时她交了一个好朋友爱玲,她有个哥哥曾向她求婚。小说写简·爱从学校出来不久又回到原校去作教师,以及也有一个青年牧师向她求婚等情节,就与她这段亲身经历有关。简·爱的外貌也像她一样“矮小难看”。她同时代的著名小说家萨克雷往往在公开场合戏称她为简·爱小姐。但她则声称:“除了矮小难看这一点外,她并不是我自己。”■/参摘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
【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立刻风靡全欧。成千上万的读者为维特的命运流下了滚滚热泪。当时的德国还掀起一股“维特热”,一些人处处模仿维特,甚至对着自己脑袋开枪。为什么它能有此轰动效应?原因之一是写得逼真动人,是由于“我写我”,少年维特之烦恼,实际上就是少年歌德之烦恼。1772年5月,歌德才20岁,遵从父命从法兰克福到威茨拉尔的高等法院实习。在这期间,他在舞会上认识了夏绿蒂,对她一见倾心。他们相恋后,他才知道她已与自己的朋友、外交官斯特纳尔订了婚。夏绿蒂性情温柔,她既钟情于歌德,又不忍弃绝未婚夫,内心十分矛盾。一天,她深情委婉地向歌德诉说了自己的苦衷,他自知无望,就带着苦恼回家了。这时他痛苦极了,将一把匕首放在枕头底下,曾几次准备用它结束自己失恋的痛苦。不久,传来了夏绿蒂结婚的消息,紧接着又听到他的朋友耶路撒冷因爱一个有夫之妇,最后失恋自杀的噩耗。这时,压抑在心头的炽热的感情又汹涌激荡起来。1773年秋,他杜门谢客,只用1个月时间就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在主人公维特身上,不仅表现了歌德个人的烦恼,也表现了在那个激烈变化时代许多青年人的烦恼,表现了生活在德国“狂飙突进”时代年轻人的爱和恨,激愤、烦躁、抗议和苦闷、忧郁与绝望。■/参摘冯至等《德国文学史》
【狄更斯的“伤痕”】狄更斯的父亲是英国海军发饷处的小职员,由于他的轻率和浪费,加上8个孩子的负担,债台高筑,无法偿还而被关进负债者监狱。又因付不出房租,他们全家都住在监狱里。只有长子狄更斯一人在外谋生。他才10岁,不仅辍学了,还要负起这个破落家庭的责任:变卖零星家具,换取食物:在一家制作皮鞋油作坊里当学徒,每星期挣6个先令,买些必要的东西;照顾弟妹,探望父亲。皮鞋油作坊的老板见他干活的技巧熟练了,要他在橱窗里干活,充作活动广告,以便招徕顾客,推销商品。附近男女小孩都跑来,一边吃着果酱蛋糕,一边把鼻子紧贴在玻璃上看他劳动,就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从这受到伤害的时候起,他产生了对儿童的怜悯心和任何人也不能像儿童那样受苦的思想。后来,他父亲得到一笔意外的遗产,偿清了债务。他们全家才得以离开监狱,他继续上学的愿望才能实现。他读的小学条件不好,校长一天到晚用手杖敲打学生。不幸的童年和这些屈辱的遭遇,给他留下了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痕。这些伤痕成了他创作的题材,反映在叫、杜丽》、《奥列佛·退斯佛》、《大卫·科波菲尔》、《尼古拉斯·尼可尔贝》、《董贝父子》等小说里,表现出他对不幸儿童的怜爱与深情。■/参摘〔法〕安德列。莫洛亚《狄更斯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