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29362200000013

第13章 目前馆际展览交流存在问题之我见

杭侃

博物馆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于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馆际交流的内容也很丰富,人员交流、藏品交流、展览交流等等都是馆际交流的重要形式。目前,中国博物馆的馆际交流主要表现为展览项目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些展览对于促进国与国之间,各地区间的文化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是充分发掘、利用各自馆藏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这些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下面分四个方面讨论目前馆际展览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览资源存在无序争夺的现象,各场馆之间的功能划分不够明确

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不同性质的收藏单位的争夺对象。举例来说,上海王开照相馆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照相馆,在整理旧藏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解放以前的老照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消息披露之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等多家单位纷纷与之联系,希望收藏这些老照片。实际上这些单位之间的功能定位是不同的,但是,由于中国目前对这些单位之间的功能定位不够细致,导致了展览资源存在无序争夺的现象,甚至不同的博物馆之间也相互争夺资源,而不是结合各个单位的功能定位,合理地收藏,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效地充分发挥所收藏资源的价值。

与之相对照的,我们可以参考法国博物馆的一些做法。去年一度吵得沸沸扬扬的中国画家李景革的《八骏图》被法国卢浮宫收藏一事,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法国卢浮宫为此事曾经发表公告,表示卢浮宫只收藏“1848年以前的西方艺术作品”,卢浮宫是不收藏亚洲艺术品的,亚洲艺术品的收藏是由吉美博物馆的领域。这样的做法,可以发挥各个收藏单位的特色,也利于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展览资源的有效利用,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场馆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为了举办展览,各场馆之间的功能划分不够明确,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在上海博物馆举办过新疆文物精品展、内蒙古文物精品展、西藏文物精品展,这一系列边疆地区的文物大展是作为上海博物馆的一个品牌系列展览推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上海城市规划馆也举办了西夏文物精品展。同样,在上海博物馆举办过大英博物馆藏的埃及文明展,在2003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国际艺术节的组织委员会在上海展览馆则举办了埃及国家博物馆藏的埃及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馆举办过西方当代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展,这类展览在上海美术馆、上海城市规划馆等场馆也举办过,由于有些展馆相关的展览设施没有到位,比如在上海展览馆举办的埃及国家博物馆藏埃及文物展就由于灯光设计不合理,对纸莎草质地的文物照射过强等原因受到批评。这些问题,不但是展品的提供方应当加以认真考虑的,也是主办方应该加以认真考虑的,不然,展品存在着更大的潜在威胁,展览资源的宣传利用也无法充分发挥。

展览人员知识结构存在缺陷

馆际之间交流的展览带来的是举办单位所没有或很少有的藏品,如果要举办好这样的展览,尤其是展览内容、展览宣传上的工作,要求从事这个展览的业务人员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但是,目前国内各大馆举办这样的展览主要是由展览部的人员负责相关事务的,有的展览缺乏有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有的则是专业人员参与不足,这势必会影响到展览的质量;以笔者参与过工作的上海博物馆玛雅展览的为例,其中的章节说明是笔者执笔的,但是在写作的时候,笔者对于玛雅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这样的知识储备,是做不好展览的,自己都不明白,怎么能吸引观众看得更明白?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国内大馆在举办临时展览的时候存在,在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博物馆之间也同样存在。有些展览的说明是由展品的提供方撰写的,在撰写的时候,并不知道主办方的参观者的兴趣点、问题点在哪里。

展览的教育功能还发掘得不够深入

博物馆是公民终身教育的场所,展览的目的是为了让参观者受到文化教育的熏陶。展览有可以让官员重视、展览需要参观的人流,但是,展览更要让参观者在寓教于乐的参观过程中汲取营养,这就要求我们在临时展览的教育功能下更多的功夫。

这里举上海博物馆书画国宝展的例子,当时的参观者很多,使得展览一票难求,这个展览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就是观众最为关注的“清明上河图,”观众的了解其实也很少,大都是看热闹的,六月我在香港举办清明上河图讲座的时候也做过调查,发现同样的问题。这个“看热闹”的过程肯定是要经历的,但是,不能只看热闹。这么有名的一幅画,观众的了解程度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的展品?仅仅让观众停留在“看热闹”的地步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怎样充分发挥展览的教育功能。

展览的统筹规划还有待加强

临时展览,尤其是国际间相互合作的临时展览,耗资都比较大,组织时间都比较长,如果能几个大馆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不但可以在展览的物质资源上,也可以在展览的人才资源上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临时展览的潜能。目前,国内之间有这样的合作,如在北京举办的罗马展览后来被河南博物院引进,但是更多的展览信息和展览资源,缺乏机构和媒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及时互通,展览资源共享。

(杭侃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