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29377200000010

第10章 历法·节气(3)

春分春分是我国独创的农业“二十四节气”之一,其时间恰好为春季三个月时间的一半。其规律性为:每年“春分”时,其昼夜时间长短几乎差不多。用古人的认识来说:每年一到农历二月“春分”节气,即“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又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不仅如此,“春分”这天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每年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太阳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其他时间都是偏移的。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农业“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作了解释:每年农历二月,“惊蛰(节气)后十五日,斗柄指卯,为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故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间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年。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这节(气)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

玄鸟至古时候,人们普遍习惯将“燕子”称为“玄鸟”,如《诗经·商颂·玄鸟》里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后来,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在他写的一首长诗里就不称为“玄鸟”,而名为“燕”,诗中说“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与大雁一样,燕子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亦比较典型,其规律性是:每年一到农历二月“春分”前后,就会从南方飞到北方来。所以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春分”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叫做“玄鸟至”。

雷乃发声与始电每年农历二月“春分”节气就会出现“雷电”现象,即阴雨天气,当天空出现闪电时,闪道中因高温使水滴气化,致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所以,“雷电”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春分”节气二候和三候的“候应”,归纳叫做“雷乃发声”和“始电”。

对于每年“春分”节气的三个“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作了说明,其原文是:

一候,元鸟至(即玄鸟至),元鸟。燕也。齐鲁谓之乙。春秋运斗框曰:摇光星散为燕。淮南子曰:燕入水为蛤;元中记曰:千岁之燕户北向。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二候,雷乃发声,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三候,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生焉。故移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日雷阳电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礼记·月令》里记载的原文为: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成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术锋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钓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这段文字大体上是说,每年“春分”节气,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几乎是一样长。此节气时人们会听到“雷声”,随之开始出现闪电,冬眠的各种虫子基本上都蠕动,开始爬出土穴。古时候有这样的生活习俗,就是:在雷声之前,或在打雷之前三天,先摇动铃,警告普天下万民:“快要打雷了,生活不检点的人,不孝顺父母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还有经商的人,在“春分”节气都要校正度量衡,做买卖不要缺斤少两。不然,就会遭到雷击的。尽管这种认识和宣扬,不符合科学,亦有迷信色彩,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来说,对于规范人们的举止行为起到一定的社会效果。

“清明”节气与“候应”——桐始华·田鼠化为·虹始见

时间正值

农历三月

清明每年农历三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大地上的百草树木开始渐渐萌茂,改变了冬季严寒使大地百草树木枯黄的景象,逐渐出现新生嫩绿的枝叶。按照古人的解释来说,每年“三月节(清明)”,自然气候规律性的变化是“……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所以将这种认识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春分”节气后的“清明”节气。

桐始华植物中的桐木(古时,将“树”称为“木”),对自然界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特别是对具体的节气变化的反应,亦比较突出,其一般规律就是:每年“清明”节气时,不仅开始开花,而且有趣的是桐木知年月日,即闰年每年一枝生十三叶,平年生十二叶。所以,植物中的“桐树”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清明”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桐始华”。

“清明”节气一候的“候应”——桐始华,在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的《夏小正补传》里亦有记载:“拂也者,拂也,桐芭之时也。或曰言桐芭始生,貌拂拂然也。”字里行间虽然并不明显能够使人看出有“桐始华”,但实际上,其内容说的就是“桐始华”。对朱骏声的说法,学者夏纬英在《夏小正经文校释》里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即纬瑛案:“此桐,当是白桐、泡桐之属,在今植物学上属于玄参科,非梧桐或其他之桐。芭者,花也。”《齐民要术》所引《南方异物志》或《南州记》中凡言芭者意即为花。“拂”有发义。“拂桐芭”意思就是桐树发花。

田鼠化为《辞海》“七十二候”里指出:这一“候应”是属于古人“有观察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

但是,“清明”节气二候的“候应”——“田鼠化为”在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的《夏小正补传》里有记载:“驾,鹌也。变而之善,故尽其辞也。为鼠,变而不善,故不尽其辞也。”对朱骏声的这一说法,学者夏纬瑛在《夏小正经文校释》一书里作了比较透彻的说明,即“纬瑛案:鹌,鹑属,候鸟,以季春来,于农田间活动,人于此时多见,而田鼠则不甚显著,故以为系田鼠所化,非田鼠真能化也。”

虹始见所谓“虹”,是阳光射入水滴经折射、反射、衍射而成在雨幕或雾上彩色或曰白色圆弧。“虹”作为“清明”节气三候的“候应”,叫做“虹始见”。这在前面第九章中已有论述,不再多说。

对于“清明”节气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作了解释,其原文为:

春分后十五日,斗柄指乙,为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一候,桐始华。桐木名有三种:华而不实者日白桐。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日梧桐,一日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岗子大而油者日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岗者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闰年每一枝生十三叶,盖与天地合气者也。今造琴瑟者以花桐木,是知桐为桐也。二候,田鼠化为。按尔雅注曰:鼯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驾一日鹎毋。盖青州呼鹬鹑为鹎毋。鲍氏曰:鼠阴类,驾阳类,阳气盛,故化为。盖阴阳所化也。三候,虹始见。虹,虹霓也。诗所谓蜡蛛,俗谓之虹也。注疏曰:是阴阳交会之气,故先儒以为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今以水噗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朱子曰:日与甫交,倏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交者,天地滔气也。虹为雄,色赤白霓为雌。色青白,然二字皆从虫。说文曰:似竦状。诸书又云:赏见虹入溪饮水,其首如驴,恐天地间亦有。此种物,但虹气似之,借也。

其实,早在《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里,对“清明”节气与“候应”,已有记载,这里仅就《吕氏春秋·十二纪》里涉及“候应”的一段文字作一说明。

其原文为:

一曰:春季之月,日在胄,昏七星中,旦率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太嗥,其神勾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桐始华,田鼠化为。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銮辂,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这段原文大体上是说,每年“清明”节气时,太阳的位置在胄宿。而所谓“胄”,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中西方之七宿之一,今在白羊座。每天黄昏时,星宿在南方天中,黎明时牛宿在南方天中。所谓“牛宿”,即“牵牛”,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一,今属长蛇座。每年“清明”时,天干为甲乙,春之帝是太嗥,木神名勾芒,春之虫为鳞虫。音是清浊中和角音。十二律应在姑洗。数是土加木八,口为酸,气味为膻。祭祀的对象为户,祭品以脾脏为上。此时桐树开始开花,田鼠变化为鹌鹑,彩虹开始出现,池塘里开始长出浮萍。不仅如此,真龙天子的衣食住行在“清明”节气时格外讲究,即要居住在青阳堂右边之室,乘系有鸾铃的车,驾苍龙之马,打着青色的旗帜,穿着青色衣服,佩戴青色玉佩,吃的是麦和羊肉,使用的器皿要松疏且易透气。

“谷雨”节气与“候应”——萍始生·鸣鸠拂羽·戴胜降于桑

谷雨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其规律性是:每年到“谷雨”节气,降水量较以前渐渐增多。从农业生产上来看,每年“谷雨”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值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季节。按照古人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每年农历三月“谷雨”节气,即在农历“三月中,自雨水后,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所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将这种认识紧密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被选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名曰“谷雨”。

萍始生所谓“萍”,是植物中的一种“浮萍”草。这种水草与众草格外不同,其突出的特征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即每年“谷雨”节气时,它就会生长成熟,浮生在水面,其两面均为绿色。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它,发现它可作为猪和家禽的饲料,还可以作为绿肥使用。所以,这种“水草”——萍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谷雨”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叫做“萍始生”。这一“候应”在《吕氏春秋·十二纪》里有记载,而东汉时期的学者高诱亦作简要的注释:“指是月也(指农历三月‘谷雨’节气),萍水藻是月始生。”

鸣鸠拂羽鸟类中的“鹃鸠”,即社会生活实践中俗称的“布谷鸟”,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特别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每年“谷雨”节气时,它就会“飞而翼拍其身”“布谷、布谷、布谷”地鸣叫,本能的以此示意“趋农急矣”(《月令气候图说》),即提醒人们注意:对农业活动要抓紧,不要耽误农时,更不要违反农时。所以,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候应”的需要,归纳名为“鸣鸠拂羽”,作为“谷雨”节气二候的“候应”。对这一“候应”,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夏小正补传》里亦有记载,并且学者夏纬瑛亦作了注释,即《夏小正经文校释》里载:鸣鸠《传》曰:“言始相命也。先鸣而后鸠何也?鸠者,鸣而后知其鸠也。”纬瑛案:鸠于夏历三月而鸣者,当是斑鸠。

戴胜降于桑所谓“戴胜”,是一种鸟,遍及我国各地。这种鸟的基本特征是:尾脂腺能分泌臭液,属于抵御敌害的功能,能起本能的保护作用。尽管此鸟外表羽毛长得漂亮好看,但因分泌臭液,所以不惹人喜爱,不能作为观赏鸟,被人们俗称为“臭姑鸪”。

但是,这种鸟与别的候鸟一样,对自然气候,特别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典型,即每年到“谷雨”节气养蚕大忙的季节,就会停落在桑树上,以此示意和提醒人们注意:要采桑叶养好蚕。所以,鸟类中的“戴胜”亦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谷雨”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叫做“戴胜降于桑”。

对“谷雨”节气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其原文为:

清明(节气)后十五日,斗柄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脓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一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日萍,漂流随风,故日漂,历解曰:萍阴物,静以承阳也。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鸶,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关于“谷雨”节气与“候应”,《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里均有记载。《礼记·月令》里有一段文字涉及了“谷雨”节气的“候应”——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其原文为:

是月也,命野虞毋代桑柘。呜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宗东向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毋有敢情。

这段文字是说:每年“谷雨”节气,天子很重视农业生产,就命令看守田野山林的官吏,禁止砍伐桑条柘桑。每年一到这个季节,鸟类中的斑鸠就会抖动翅膀飞行,戴胜鸟亦会不断地落在桑树上,以此示意趋农急矣。所以,看守山林的官吏要开始准备蚕泊、木架和盛桑叶用的筐,为养蚕做好准备。每年到这个季节,当时社会生活中有这样的生活习俗,就是后妃们举行斋戒,亲自面向东采摘桑叶,禁止妇女们过分打扮仪容,减少她们的杂务,以方便她们专心将养蚕事业办好。不仅如此,每年蚕事完毕后,要分配蚕茧让妇女缫丝,称量缫丝轻重,考核功效,以便供给祭神祭祖的礼服之用,任何人不允许怠惰。

夏季节气与“候应”

“立夏”节气与“候应”——蝼蛄鸣·蚯蚓出·王瓜生

时间正值

农历四月

立夏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人们已经将一年365天的时间准确地分为“四时”,例如古籍名著《礼记·孔子闲居》里载:“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向前发展,密切结合农业上的需要,人们逐渐将一年中的“春、秋、冬、夏”四时的首日定名为“立春”、“立秋”、“立夏”、“立冬”。按照古时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每年一到“正月节(立春),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但每年的“立夏”日究竟在哪一天?东汉时期的学者高诱认为“是月也,以立夏”,“春分后四十六日立夏,立夏多在是月”(指农历四月)。

蝼蛄鸣蝼蛄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它是重要的农业地下害虫。穴居土中。前足变形为挖掘足,适于掘土,并能切断植物的根部、嫩茎、幼苗等。食性复杂,主要危害禾苗、甘蔗、亚麻和番薯等。

每年基本上从夏季开始,农作物普遍开始进入生长旺盛的时期,在田间管理上来说,最忌出现农业害虫,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而农业害虫有各种各样,其中“蝼蛄”比较突出,它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亦比较明显,每年一到“立夏”节气,就会出现“蝼蛄鸣”的现象。所以,“蝼蛄”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夏”节气一候的“候应”,定名为“蝼蛄鸣”,以此提醒人们在夏季生产田间管理上,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现农业害虫,要注意消灭农业害虫,这样才有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才有利于秋季“五谷丰登”。

蚯蚓出蚯蚓,又通称“地龙”,俗名为“曲蟮”。它主要是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对改良土壤有一定的作用。蚯蚓亦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中医学上将蚯蚓全虫入药,其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定惊、利尿。蚯蚓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亦比较突出,每年“立夏”节气时,因天气开始渐渐炎热,地温渐渐升高,生长在泥土中的蚯蚓于是开始从土壤中钻到地面上来。所以,蚯蚓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夏”节气二候的“候应”,归纳叫做“蚯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