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提出一些恳切的要求、但是却有点难以实现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做到的是心平气和地聆听他们的想法,而非立刻加以否定或是回绝。
在生活中,适当地允许孩子发发脾气,抱怨抱怨,这并非助长他们的无礼,而是让孩子释放一下心中的不快。同时家长也要及时了解孩子到底有什么不快乐,深入彻底的沟通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对孩子的顶撞要宽容一点,凡事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去分析。
7谁让你撒谎的
婷婷非常喜欢芭比娃娃,自己也想拥有一个,她请求妈妈给她买,妈妈虽然答应了,可是却总是不兑现。
这天,婷婷拿着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回家。她正在开心地玩这个娃娃的时候,被妈妈看见了。妈妈知道女儿根本没有钱买娃娃,便产生了怀疑,于是便生气地质问婷婷:“说!这个洋娃娃是从哪里弄来的?”婷婷本来就对妈妈的食言心存怨气,所以假装没听见妈妈的话,但是她的脸却开始变红了。
妈妈禁不住火冒三丈:“你是不是偷拿别的同学的?快说!”婷婷依然默不作声,脸更红了。
“说!偷谁的?”妈妈进一步逼问。婷婷的嘴撅得老高,好半天才说:“才不是偷的!”
妈妈还是不依不饶,继续骂着:“谁让你撒谎的!说!快说!说不清楚就打你!”说完,婷婷的脸上就出现了一个“五指印”。此时,婷婷却是不哭不动,怒目而视。
妈妈走后,婷婷才委屈地对爸爸说洋娃娃是借同学的。爸爸打电话问了婷婷的同学,果然是婷婷借的。但妈妈却仍旧不肯松口承认自己错怪孩子:“都怪她自己不解释清楚。”
婷婷狠狠地怒视着妈妈,和妈妈冷战了很久……
婷婷的妈妈没有问清事情的原委,就断定孩子偷东西、撒谎,而且根本不给孩子丝毫申辩的机会。这样父母不但失去了一次了解孩子的机会,孩子也会与家长产生隔阂,因为,他们会怀疑自己说的任何话都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当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信任时,他们就会拒绝与父母进行沟通,将所有的委屈、心事都埋在心底,这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孩子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在判断孩子是否说了谎时,一定要谨慎,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下论断,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即使孩子出于某种利益驱使撒了谎,作为家长也不应该不顾孩子的自尊,强硬地指出,说些“谁让你撒谎的”之类的话。因为父母的批评过于严厉,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甚至引起孩子的反抗。正确的方式是通过间接引导的方法,让孩子自觉向家长承认错误,从而真正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再犯。
专家建议
信任产生力量。没有信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家长首先要信任自己的孩子,才能使教育产生正面的意义。
如果发现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要弄清具体的情况,引导孩子物归原主。或是尽量巧妙地告诉孩子,那是不对的行为,督促孩子主动改正。
凡事都要问清楚原因,切不可随意打骂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撒了谎,父母也必须从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婉转地指出撒谎的性质和危害,并帮助孩子找出改正的方法。这样做,既达到了批评、教育孩子的目的,也维护了孩子的尊严。
8和你爸一个德性星期六下午,爸爸妈妈去朋友家办事,让晓军一个人待在家里,这可乐坏了他,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爸爸妈妈一走,晓军就高呼三声万岁,然后直奔冰箱,把所有的零食全部拿出来,然后翘着二郎腿在电视前猛吃起来。
晓军长得很胖,所以,平时妈妈都严格控制他的饮食,零食自然更是不让多吃。现在有了机会,他终于可以“翻身当主人”了。晓军窝在沙发上,一边吃一边看电视,不亦乐乎。
不过,“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爸爸妈妈提前回来了。妈妈发现晓军居然如蝗虫一般“消灭”了冰箱里面的东西,很生气:“你怎么这样吃东西,有你这样暴饮暴食的吗?”
晓军回应道:“我,我没有吃太多呀!”
不说还好,说了,妈妈更生气,她指着一桌的空袋子说道:“你还嘴硬,怎么和你爸一个德性,就是死不承认?”
晓军心里觉得很憋气,不就是吃点东西吗?他就回喊道:“小气,零食都不让吃!哼!”说完,便跑回了自己的房间,还狠狠地关上了房门……
故事里面的晓军的确做的不对,不过,妈妈的处理方式也不对。
如果妈妈换一种口吻和晓军说话,也许效果会截然相反:“你在帮妈妈清理冰箱吗?先谢谢你了,不过,这些零食要是分好几次吃的话,妈妈会更高兴的。”这样亲切幽默的话语会让孩子很容易接受,并且立刻能体会到妈妈话里的意思,知道自己的不对了。
说话生硬还不是妈妈犯的最大错误,最大的错误在于,将孩子和父亲联系起来。这种胡乱联系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有时候,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接受能力不够强,妈妈就会随口说:“这可能随你爸,遗传基因不好!”
这样的胡乱联系,不但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而且还会伤害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威信,破坏家庭的和睦气氛,很容易使孩子认为妈妈不爱爸爸,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即使孩子的品性、能力、素质真的因为遗传的原因而比同龄的孩子逊色,父母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出来。因为如果孩子认为自己之所以差都是因为遗传所致,而遗传又是不能改变的,他们可能就会放弃改进的努力。
专家建议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最好不要用过于严厉的话语,适当地转换一下语气,让孩子更容易接收你的建议。
当孩子在某方面做得不够好,或有所欠缺时,千万不要随口说:
这是因为你爸(妈)的关系,这会让孩子在心中留下以后不努力的借口,同时也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9你怎么总这样
东东的妈妈很爱干净,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是,东东却是一个“邋遢大王”,身上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而且,上完厕所总是忘记洗手,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哟。
妈妈希望东东变得讲卫生一点,但是小男孩对于一些生活方面的小细节往往不是很注意,所以,只有每当妈妈唠叨“怎么又不去洗手”
时,他才会吐吐舌头,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去洗手。
这天吃午饭时,东东上完厕所又没有立刻洗手,而且还要伸手去抓盘子里面的菜,妈妈看见了,就像看见苍蝇掉进汤里一样,尖叫道:
“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上完厕所一定要洗手,吃饭前一定要洗手!你总是这样,不讲卫生,怎么总是讲了不听呢……”
妈妈的一通喊,把东东吓了一跳,孩子像做了很大的错事一般,低着头去洗手了。
很多父母经过多次失望后多会发出这样的怨言:“你怎么总是这样……”其实,这样的批评对孩子没有起到任何教育作用,而且这句话里含着很大的失望情绪,这样的不良情绪会传递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坏习惯不但没改,也许还会从心底认为“我确实总是这样”而放弃改进的努力。
光靠责骂很难使孩子改变不好的行为,不如向孩子讲明道理,告诉他错误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不良结果,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当东东再次忘记洗手时,妈妈可以这样说:“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不是老师教过的歌曲吗?不洗手的话,会有很多细菌钻到肚子里面去的,会对身体不好的。”向孩子讲明道理,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不洗手的习惯的确是不对的,是需要改正的。
父母不要反复说“你总是这样”等等此类的话语,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唠叨,在孩子心理上产生惯性,更不利于坏习惯的改正。
专家建议
批评孩子的坏习惯时,要及时、明确地指出来,哪里做得不对了,应该怎样改正,而不要絮絮叨叨地说些与此事无关的话。
父母不要单纯地批评孩子,要把指出错误的过程变成向孩子讲道理的过程,只有孩子明白坏习惯的危害,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地加以改正。
10你还敢不敢
大力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每次放学都直接往网吧赶。为了有钱上网,他连早餐都不吃了。每天心里面都惦念着自己的游戏积分,自然没有心思学习了,原来还不错的成绩一落千丈,这可气坏了父母。
爸爸起初还不知道大力学习下降的原因,后来询问了大力的朋友才知道都是网络游戏惹的祸。爸爸立刻三令五申,要求大力不要再进网吧玩游戏,并且让他写下了保证书。
这天大力提早放学,心想,去偷偷玩10分钟游戏应该不会被老爸发觉的。可是,他一玩上电脑,整个心思都扑在了游戏上面,就忘记了时间,等到回家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爸爸很快就知道了大力又去网吧玩游戏的事情,愤怒可想而知。当大力刚进家门,父亲抄起鸡毛掸子就向大力打去,大力疼得直哭。
爸爸用鸡毛掸子指着孩子的额头说:“以后还敢去网吧吗?还敢玩游戏吗?看你还敢不敢……”边说边打。
大力哭着说:“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爸爸这才把鸡毛掸子放下。
很多家长都认为“大棒”政策对孩子有用,于是,孩子一犯错就揍孩子一顿,然后警告“你还敢不敢”。
“你还敢不敢”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你再敢这样干,我会揍死你!
这是无视孩子的自尊,把家长的威慑力凌驾于孩子的独立人格之上的错误作法。长时间这样滥用家长权利,强迫孩子服从,不但不会有什么效果,反倒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孩子甚至会想:我就是要去试试,让你看看我敢不敢?
依靠暴力实施家庭教育往往得不到好的教育结果,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温情的、讲道理的、宽容的教育。所以,如果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不要简单地打骂,而应该告诉孩子自己之所以不允许他做这件事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样孩子才会主动进行改正。
比如,故事里面的爸爸可以和大力做一个约定:偶尔玩一下游戏是可以的,但不能影响学习。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这些远比一句“你敢不敢”更有说服力。孩子总会长大的,总有不再怕父母的时候,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道理,而不是让他们因为怕挨打、挨骂而不再犯错误。这样,孩子的坏毛病才能真正根除。
专家建议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压住火气,尽量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要和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而不要随便责骂和责罚。
尊重孩子,不要以父母权威来恐吓孩子。对孩子进行恐吓和斥责不如培养孩子鉴别对错的能力,让他们主动避免错误的发生。
在及时发现孩子犯错的基础上,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改正错误、自我约束的计划,并进行监督。也可以培养孩子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爱好,分散孩子对不良嗜好的注意力。
11一点礼貌都没有,快叫人
媛媛是个害羞的女孩子,从小就比较怕生,见了亲戚长辈,也不知道主动打招呼,每次都是妈妈提醒了,她才会怯生生地叫人。
周末,媛媛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一路上妈妈不停地嘱咐:“到了姥姥家,一定要主动叫人呀!”媛媛听话地点点头。
到了姥姥家,媛媛怯生生的主动向姥姥问了好。可那天正好有个隔壁邻居的老大妈来姥姥家串门,小姑娘看到一个陌生的老太太也不知道应该称呼什么好,所以,就望着老大妈不说话。妈妈见媛媛呆呆的样子,自然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连忙催促孩子说:“快,快叫奶奶!你这孩子一点礼貌都不懂!”
媛媛听到妈妈这样说话,霎时眼圈就红了,心里想着,我不认识这个老奶奶,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怎么说我没有礼貌呢?
对于孩子的礼貌问题,父母有时对孩子要求得过于苛刻。
有时候孩子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并不是故意的,更不是缺乏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