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还没有发现,你头脑中的一些印象正阻碍着你事业的成功。下面介绍一些销售中常见的心理误区,以帮助大家走出自己的思维定式,还销售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误区一:没有话术和技巧就做不好销售
刚开始做销售,常常都觉得技巧很重要。于是就拼命学技巧,学人家的手势和语气。可是却发现越学越累,越学越没信心。也有些经理要求销售员背话术,照着他们给的说辞去背,可是你会不会总感觉背到最后说出来的话都不像是自己的,学到最后,甚至都不敢开口讲话了。
其实,有时候技巧没有那么重要,并且适合别人的技巧也不一定适合你。据说阿里巴巴有位销售精英,他讲话结巴,说个笑话别人都只是配合着笑,可就是这样没有销售天赋的人销售业绩却从来没有掉下过前三名,因为他太勤奋了。他一天可以跑3个地市。当别人都回家的时候,他或许刚刚踏上返程的汽车。一段时间下来,他积累的客户资料是最多的。
而且,表面上看起来老实巴交,不怎么会讲话的销售代表,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因为不少老板喜欢这样的人,觉得和他们做生意放心。另外这样的人大部分都是实干型的,做事认真,韧性强,这样的品质也比较适合做销售。毕竟80%的成交都是来自4次以上的跟踪,而不是来自技巧。
误区二:说的越多越好
当你在说话的时候,你就是在传达信息。当你问顾客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你就是在销售,你在了解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推荐给他们合适的产品和服务。记得前面讲过的“二八法则”吗?推销的一个秘诀,就是用80%的时间去倾听顾客讲话,用20%的时间去说服顾客。俗话说:“言多必失。”有时候并不是说的越多越好,而在于是否说到了点子上。
误区三:只有找高层,才能做成生意
有人认为,联系到的客户级别越高,就能取得越好的销售成果。那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慢慢接近客户呢?事实上,推销工作刚开始就直接联络客户高层是致命的错误。如果缺乏精心准备,就与客户高层谈论其产品特性和客户的需求,纯粹是浪费时间,且一下子就会被彻底拒绝。
尽管在销售中提倡找决策人,找关键人。但并不一定所有的关键人都是老板。特别是一些大企业,他们的部门经理就有一定的决定权。而且大公司老总业务都非常繁忙,一般很难见面。现在中国的家族式企业多,老板的爱人及亲戚朋友都有可能左右签单的结果。
所以,有时候签单进展不顺利,可以考虑从关键人周边对其有影响的人入手,间接达到目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关键人身边的这些次关键人物,有条件的话争取他们的支持,即便不支持,也要把他们做成中立,不然后患无穷。
曾经有一笔单,是一位销售新人做的。新人就职于一家刚成立的小公司,一天他去一家销售额几十亿元的公司做拜访。一开始找的是这家公司的一位文员,新人还不太懂关键人的重要性,就给她很卖力地作演示。并通过这位文员了解了一些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及背景等。
后来这个文员调回总部了,还把他推荐给了另一位业务经理。这位业务经理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销售代表。当时新人还不太懂销售的这些常识,还是很卖力地去和这位业务经理沟通,推荐他的产品。
业务经理对这款产品比较认同了就帮他推荐到了一位副总那里。后来又通过副总向总部汇报,总部通过后,这笔单子就给了这个新人。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做周期太长,但实际的情况是即便你直接找到了该公司决策人,他们也会把事情推到分管部门,而且一旦决策人拒绝了你,你的机会就变得非常渺茫,其实在这笔单子中新人去拜访的次数并不多,只不过这件事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正常的。
误区四:销售就是“卖”
如果有人问你:“销售以客户为中心还是产品为中心?”“当然是客户!”很多同行一定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并暗想这样的问题未免太过陈旧。可当他们在客户面前落座,便迫不及待地介绍起自己的产品,力图取代竞争对手,客户就成为了听众和配角。同样是“卖”,但可以有不同。我们发现在成功的销售访谈中,往往买方说得更多,卖方提问较多,并且卖方一般会在访谈后期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
曾经在美国的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著名的销售风格模型:以“对成交关心程度”为横轴(即销售的意识和技能),“对客户关心程度”为纵轴(即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和把握),根据两者的高低组合,销售者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事不关己型,顾客导向型,强力推销型,解决问题型。研究显示,在“成交”和“客户”两个方面都倾注全力的解决问题型销售代表,其业绩要比只关注产品和“成交”的强力推销型销售者高出75倍。
这里,我们不妨给每一种销售风格和角色作一下“素描”:
事不关己型:“要买就买,不买拉到”。销售者无明确工作目的,缺乏强烈的成就感,对客户实际需要漠不关心,对公司业绩也不在乎。
顾客导向型:定位客户的朋友,处处顺着对方,把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作为自己推销工作的首要目标,却忽视了销售和利润的实现。
强力推销型:反复、激情式的产品优点叙述,试图通过控制交易的每一环节达到说服和推销的目的,不管客户的实际需要和购买心理。
解决问题型:既了解自己,也认知对方;既明了产品的用途,也知道客户到底想什么;既积极主动,又不强加于人。
销售确实是“卖”,但“卖”中却蕴涵着高深的学问。
误区五:永远不要谈及竞争对手
许多企业认为:销售人员在与客户打交道时不应提及竞争对手。但研究表明:客户一定会让你提及竞争对手的。比如他会问该产品与竞争对手的有何区别?销售高手一定不会避而不答,关键在于如何评论竞争对手。最好的方法是尽快从竞争对手的不足之处转到你的竞争优势上来。比如小型公司相对于大公司的优势之一就是:小公司能够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多的关注,因为对大公司而言,客户可能是1/2000家,而对于小公司来说则可能是1/20.
误区六:客户的每个问题都有固定好的答案
有不少天才的销售经理,把自己的经验编成小册子,发给下属。还千叮万嘱地说这是他们费了好大劲儿才编好的,一定要全部背下来。
其实不然,因为一是每个客户的脾气文化背景不一样,每次拜访的时间及周边环境也不同,事情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在特定的场合,一些话术才更有效。比如有些客户就喜欢与人唱反调,你越说产品好他越说你产品不好。这时你突然帮着他说,你说得对,这个产品就是很烂,没市场,我都没信心了。这时他反过来开始安慰你了,说你的产品其实也不错,价格公道,至于有缺陷是在所难免的。人还无完人呢,产品怎么可能十全十美?有的人喜欢与你开玩笑或以朋友的身份跟他聊生意,有的人则喜欢专业一点的说辞。如果你只背一种话术,不会灵活运用,到时会很被动的。
所以每个问题的答案你都可以了解一下,这些东西就像是你的武器,上阵的时候哪种好就用哪种,切不可认为每个问题都是固定的唯一的答案。
误区七:销售电话量决定订单量
企业通常认为销售人员要尽量多地打电话,如果销售电话增加一倍,销售额就可能有一定的增长。然而,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销售成本较低的产品,而销售高端产品的则刚好相反。成功的关键在于拨打出色的销售电话,这需要销售人员事前精心准备,采取适当的策略。而为了拨打更多的电话,营销人员常疏于计划和准备,反而降低了每个销售电话的成功率。
误区八:用词越专业越好
有的销售员往往认为销售用词越专业越好,其实不然。销售用词的选用要根据客户的类型来定。如果客户是内行人,专业的用词会给客户留下你很有学问的印象。但如果对于外行人,太过专业的术语,只会把客户吓跑。
另外,因为不同的词语会在我们的脑中留下不同的印象,有些词尤其是跟销售有着固定关联的词在销售中也要尽量少用。比如,在销售中最好避免使用“合同”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往往是与大宗销售相联系的。我们都知道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需要相关的法律程序才能取消终止。如果可能的话,把你的合同称作为“协定”、“表格”或“文书”。这些词不会让人们有被威胁的感觉。仔细想想你所使用的词汇,把那些给人们带来负面印象的词换成一些更加温和积极的词语吧。
误区九:重点关注大客户
最大的客户往往能够带来最多的利润,对其关注越多便能获得越多的利润这是大多数销售员的想法。但老规则已经不再适用,带来最多利润的可能正是那些中等规模的客户。实际上,最大的客户可能会让你苦不堪言,因为他们要耗费你大量的资源,而且会拼命压榨你的利润空间。然而,中等规模的客户所面临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其销售的产品则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也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潜在利润。
误区十:多赞美客户就能多签单
在销售中,你有可能在喝酒的时候和客户一起拍桌子叫骂而成交,而这一招在所有的教科书中都没有。你甚至可能因为围上围裙帮客户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而成交一笔单,还有可能和客户为一件事拍案而起,日后再打电话联系时,他竟然会说如果你方便,今天过来签一下合同吧。
所有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是机器人,所以你如果觉得只是赞美就能赢得订单,那你就错了。有些人在某种时刻就喜欢听你说一些听起来比较真实,委婉反应他们缺点的话,他们觉得这样你才是真正的朋友,你比较可交。适当地说一些对方客观的缺点,助其改进,也能赢得客户的尊重。毕竟互相尊重是做生意的前提。
有位销售员和某老板约好了,坐了3个小时的车去谈生意,老板却很意外地不愿见他,插着门,门是木制的。他就一脚踹开了,老板很生气,站起来吼说你怎么这样?他也很生气地瞪着客户,说你明明在这里,却硬说不在,我坐了3个小时的车来和你谈生意,帮你挣钱,你就这种态度对待自己的客户吗?
客户突然觉得这小伙子竟然和自己一个脾气,难得!立刻变得友好起来。两个人开始坐下促膝长谈,谈了一上午,合同和支票就写好了。
总之一句话:在销售中,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一套原理,毕竟销售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人是瞬息万变的动物,所以一定要灵活,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