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礼”是古代婚姻礼俗中重要的仪式之一,其起源于古时的“结发”风俗,又与婚前“上头”习俗有所区别,这项习俗在婚姻当中有着重要的伦理和文化内涵。
关于结发礼这种婚俗,在古代诗歌中有诸多的记述。汉苏武《诗四首》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建安曹植《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窃慕棠棣篇,和乐如瑟琴。”唐代女诗人晁采年少时就与邻家书生文茂约为伉俪,她曾作《子夜歌》十八首,其第一首:“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诗中就具体描述了合髻的过程,亦表现出她与情郎系心于一,恩爱无比的感情状态。
“结发礼”的起源和发展
“结发礼”婚俗是由古代的“结发”习俗演变过来的,“结发”一词在古代有不同的含义:一是表示将头发束结起为髻,盘于头顶或者脑后,不使其披散以妨碍视线;二是指发型上的改变以表示进入成年,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即属此;三是指男女结婚时的一种礼节和风俗,古诗中所说的“结发为夫妻”即指此。
合髻习俗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盛行了,不过都称之为“合髻”。在举行婚礼之日,新婚男女各剪下一绺头发,绾结一起作为信物,表示同心偕老。《五代史刘岳传》就曾经记载:“其婚礼亲迎,有女坐婿鞍、合髻之说,尤为不经。”
“结发礼”的形式
“结发礼”一般都会在新婚夫妇饮交杯酒之后进行。古时的“结发礼”内容包括许婚系缨和成婚脱缨两个程序。
据《礼记
曲礼》载:“女子许嫁,缨。”“缨”为一种五色丝绳,古代女子出嫁,便用它来束发,以表示有了许配的对象。又据《仪礼士昏礼》载:“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主人,指新郎。这段记载说明,这条丝绳,需在成婚之日,由新郎亲手取下。《东京梦华录》说:“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梦粱录》也说:“行交卺礼毕,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利义。次男左女右结发,名曰‘合髻’。”
“结发”与“上头”的区别
“结发”一词在出现之初,是对古代曾经流行过的“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成年礼的一种俗称。后来,冠礼和笄礼逐渐废弛,但改变发型以示孩童已经步入成年人阶段的习俗仍然存在,从而导致了结发习俗与周代即已存在的合髻婚俗的合并,其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婚俗中的一个环节。但在婚俗中,结发与上头的含义却并不一致,存在较严格的区别。
作为婚俗中的一种仪式,“结发礼”是新婚夫妇进入洞房之后将头发联结在一起表示结为夫妻的仪式,古代也称为“合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仪式仅仅用于原配夫妻的结合中,续娶妾室不能用结发礼的尊称,只有原配婚姻才被称为“结发夫妻”。
而“上头”习俗则主要是指新婚夫妇婚前的一种的梳妆仪式,也是男女成年礼在婚礼当天举行的表现,所以男女的“上头”是正婚前的准备阶段,在婚礼举行前进行,而“结发礼”却是正婚仪式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象征性意义来看,上头风俗表示新婚男女已经成人,具备了结婚的年龄条件,而结发仪式则于拜堂之后进行,象征着夫妇的交融和结合,两者在时间上、象征性意义上,都是不同的。
“结发礼”仪式有着庄严的象征意义,实行了这种习俗,也就意味着二人的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同甘共苦。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人们在婚礼中渐渐淡化了这种婚俗形式,但是人们在心理上还是对结发夫妻充满了感情。
延伸阅读
古代学者对“结发礼”婚俗的看法和理解
司马光认为结发为完婚礼节显得无聊和庸俗,他曾说:“古诗云,结发为夫妻,言自稚齿始结发以来即为夫妻,犹李广云结发与匈奴战也。今世俗有结发之义,此尤可笑。”庄季裕则认为,将婚礼中合礼俗称为结发有歪曲之嫌:“礼文亡,无若近时,而婚丧尤为乖,如亲王纳夫人亦用拜先灵、台
等俗礼。李广结发与匈奴战,谓始胜冠年少时也,故杜甫新婚诗云‘结发为夫妻’。而后世初婚嫁者以男女之发合梳为,渭之结发,甚可笑也,其不经不可以概举”。虽然司马光、庄季裕等人在结发的含义上有不同的理解,但这些并不能妨碍“结发礼”成为婚礼中重要的仪式广泛流传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