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夫家”是一种古老的婚俗文化遗存,曾经在我国很多地区和民族之中盛行,其产生和发展轨迹体现了母系制和父系制的激烈斗争状态。
“不落夫家”这一婚俗,或称“不落家”、“不坐家”、“坐娘家”、“走媳妇路”等,是少数民族中存在的一种传统婚俗。其具体表现形式在各地不尽相同,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女子结婚后并不马上留在夫家生活,而是返回娘家居住很长一段时间。各地“不落夫家”女子返回夫家长住的时间和条件并不一致,短则一两年,长则七八年,甚至会更久,一般是在生孩子或举行过某种仪式之后才到夫家生活,结束“不落夫家”岁月开始长住男家,俗称“坐家”。在“不落夫家”这段时间里,女子隔数月回夫家一次,住一两天又返回母家。
“不落夫家”习俗的产生原因
对“不落夫家”习俗的产生原因,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古时婚姻缔结时新婚夫妇双方的年纪还太小,他们还没有能力处理婚后的诸多事务,所以才出现了“不落夫家”习俗,新婚夫妇可以在这段时间内为婚后生活做准备。有人认为,不落夫家是为了显示女性的矜持和高贵。民间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很多种,不过从婚姻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我们也可以把此婚俗的出现归结为婚姻形态变革的衍生物。
纵观历史发展,“不落夫家”习俗在我国许多民族中都曾经盛行过,“不落夫家”习俗既表现为从妻居性质,又带有从夫居特点,是一种短暂的到夫家居住的两边走婚俗,是一种虽举行过婚礼但出嫁女子仍然在娘家居住的婚姻关系。分析其起源,它应产生于一夫一妻制确立之际,也就是母系制同父系制激烈斗争的一种残留和体现。此种习俗的长期存在,不仅说明从妻居习俗和从夫居习俗之间曾经有过长期而激烈的斗争,而且说明婚姻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是那样的艰难与缓慢,从而使包括“不落夫家”习俗在内的众多原始时代的婚俗还一直留存到今天。有些地区所存在的经常性的频繁新娘回娘家习俗,实际上即带有“不落夫家”的特点。这表明,婚俗回门习俗是人之常情,也的确应该看做是“不落夫家”习俗的一种变异形态。
“不落夫家”习俗的类型
长期居住娘家是我国各地方“不落夫家”习俗的共同特征,但是这种风俗却有着不同的类型:其一,古时有些在家人的逼迫下不得不出嫁或者下决心过独身生活的女子,她们选择的是婚后“不落夫家”的方式。其产生是出于妇女对封建包办婚姻压迫而出现的,只是个别现象。其二,有些民族和地区的“不落夫家”习俗是母系制向父系制转化过程中的残留,这种风俗在当地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这两类习俗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尽管古代对于婚姻礼俗有着较为全面的规定,但是,自亲迎之后,没有包括在“六礼”中的婚俗极多,“不落夫家”风俗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落夫家”这一婚姻形式正在逐渐改变。现在即使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落夫家”习俗,新媳妇婚后在娘家的时间也不会太长,这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形式了,最多不过一年女性就可以回夫家居住了。“不落夫家”风俗,是表达男女双方家庭之间关系及有关嫁娶制度等方面的习俗,不仅能够展现中国婚俗婚俗文化的丰富性,还充分反映了中国婚俗发展史上的某些环节,从中我们也能够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延伸阅读
结束“不落夫家”状态的仪式
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一种结束“不落夫家”的煮嫁饭的习俗。按照风俗,不落夫家的新娘在举行煮嫁饭仪式前,新娘在婆家不能接触炊具,每餐都由别人为之盛饭。煮嫁饭一般在婚后两三年选择卯日举行,忌用寅、申日。届时,新娘开始在婆家第一次做饭,并将自己煮好的饭首先祭祖先。当日或次日,新娘由婆婆等人送回娘家。娘家请亲房中的妇女作陪,招待婆家来人和女儿。从此之后,出嫁女子就不能再接触娘家的锅灶了,也不能再长住娘家,而要前往夫家坐家。还有一种结束不落夫家的仪式,叫“接纺车”。仪式举行的日期由男女两家商定。届时,婆婆邀请本族三五位妇女,携带几包糯米饭前往女家。女家设宴招待,并邀请本族妇女作陪。饭后,陪客又邀请男家来宾到家中做客,打油茶招待,少则吃三五家,多则七八家。最后,女家送给新娘的纺车由男家来客带回,新娘也一同前往婆家。而且,新娘要当晚试纺车,婆家及小姑等人前来观看,一家人其乐融融,使新娘备感男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