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的9种性格
29708700000004

第4章 北大清华的第二种性格:兼容并蓄,海纳百川(1)

说起北大清华,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那一个个气度非凡的教授和学子。无论是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先生,还是清华大学吴宓教授,都让人无比钦佩。他们的大家之风与非凡气度,为北大清华带去了一种庄重且开放的气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这八个字正是北大清华人的气度展现。

1.强势的性格,谦虚的态度

既有气度,又能谦逊待人,方为大家风范。

马寅初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北大的第一任校长,他是一个强势与谦虚并存的人。在过去,大学校长的社会地位极高,颇有威望,而北大校长更是如此。新中国建立之后,北大校长的遴选极慎重。当时的马寅初其政治地位是相当显赫的。

然而,还是有反对的声音传了过来:当时有些名教授还是觉得马寅初学问不够,搞政治活动太多。

听到这些反对的声音,马寅初强势的性格就表露出来了。他毫不客气地摆起老资格:“五四时期我就是北大的教务长,现在还不能当校长?”一句话把大伙镇住了。

事实证明,马寅初先生的确有资格当北大的校长。然而在骨子里,他却是一个很谦虚的人。马校长年过70时,所有人都称其为马老,但他讲起话来却自称兄弟,这是沿袭下来的一句谦词。当时的他体格健壮,精神抖擞,异常活跃。平易近人的他在校园见到学生既能招呼攀谈,也常在全校大会上作报告,兴之所至,无所不谈。

身体健硕的马寅初先生甚至还积极向学生介绍健体经验,例如淋浴、爬山之类的。这些经验他不止介绍一次,所以他的很多学生到老都记得。

精神矍铄的马老对于自己的养生方法极为推崇,于是想要把这经验发表在学报上。而主编翦伯赞以为北大学报是要同世界著名大学交流的,这介绍经验的文章学术性不够。面对伯赞先生的顶撞,马老虽然有点悻悻然,但并没有强加于人,这充分显示了他的前辈风范和谦和的风度。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北大的校长,马寅初的强势让他成为了一个好的管理者;而他的谦和,也让他成为众人心中和蔼的尊长。可以说,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马寅初都算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者。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却有这样一种心态:“在工作中,我要保持强势,这样才能压制住手下人。”没错,性格过于软弱的人一般来说是不适合做一个管理者的,因为他根本就压制不住下属,更别谈树立什么威信了。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性格强势的男性在收入方面要高过那些天性平和的男性,其年收入差距平均达8500美元。这项研究说明,性格强势的人在生活中,在社会竞争中是占绝对优势的。原因很简单:性格强势的人做事高调,决不允许自己半途而废,他们通过强势的个性和作风,不达目的决不放弃,所以,他们更有获得成功的决心和毅力。当他们不断地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之时,也为自己树立了权威,为取得更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这样,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他们都会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即使出现错误,也会因为强势的性格予以弥补。

但是,性格上的强势并不意味着“趾高气扬”,不能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相反,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虽然性格有强势的一面,但对人对事也有谦卑的态度,因为谦卑的态度是个人修养的最佳名片,它可以帮你广结人缘,使你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顺风顺水,让你取得更高的成就。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还精通绘画艺术。他虚心向名画家齐白石求教,并拜其为师。在齐白石先生面前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从不因自己是名家而骄傲自负。

有一次,有人宴请社会各界名流,梅兰芳和齐白石也在宴请之列。那天,齐白石先到,穿着寒酸布衣布鞋的齐白石,在那些身着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的社会名流中显得那么的不起眼,因此备受冷落。

不久,梅兰芳也到了,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同他握手。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的梅兰芳一边和众人打招呼,一边却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坐在一旁的白石老人,赶紧挤出人群,来到齐白石的面前,然后恭恭敬敬地叫了白石老人一声“老师”,向老人致意问安。

看到梅兰芳如此恭敬地对待齐白石,众人才知道这个不惹眼的老人就是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于是纷纷过来问好。这件事让齐白石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一首: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在梅兰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拜的老师不仅有名家齐白石,还有许多普通人,只要能给他意见,让他有所提升的人,在他的眼中都是自己的老师。

有一次,梅兰芳在演出京剧《杀惜》时,众人纷纷叫好,然而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他却听到一个老人说“不好”。演出结束后,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他谦逊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人也不推辞,直言道:“按梨园的规定,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听了老人的话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出错了,连声称谢。

从那以后,梅兰芳经常邀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称他“老师”。这就是大家的风范,既有气度,又能做到谦逊待人,也因为如此,梅兰芳才成为一个让人景仰的京剧大家。

梅兰芳是万千大众心目中的偶像,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但是,他却不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永远用谦卑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广,艺术修为更高,路也越走越宽。

在公众场合,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瞩目耀眼的人,如果能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才华、特点、能力,就很容易赢得机会。一个性格强势的人,作风也比较高调,更喜欢表现自我,所以他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当然,强势与高调的做人风格可能并不被多数人接受,一旦路出锋芒,就容易变成众矢之的。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在待人处世方面就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在表现自我的时候照顾到大家的情绪,不能太过锋芒毕露。拥有谦虚的品格气度会让你赢得众人的爱戴,帮你积累人际关系,所以,年轻的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性格强势的谦卑者,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如果一味自满、骄傲,除了显出自己的无知和狂妄外,实在对人生没有什么裨益。

总而言之,我们要时刻记住:一个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既要性格强势,还要有谦卑的态度,两者缺一不可。

2.毕业了,别光拿学历说事

学历不代表素质。

在某个学习交流会上,一个北大人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大学。那是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楼台阶上挤成一团,有的讨论着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还有的人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或者是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准备在今天之后,去社会上好好大展拳脚。

考试很快开始了,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试卷上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所有的人脸上都露出即将胜利的笑容,他们将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然后顺利地毕业。3个小时后考试结束了,教授开始收试卷。

然而此时的那些考生,脸上却没有任何自信的表情。教授收完所有的试卷,面对着所有的考生。然后问道:“完成五道题目的有多少人?”结果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教授看着一个个有些木讷的学子,继续问道:“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仍然没有人举手。“有完成三道题的吗?”教室里依然鸦雀无声。

“两道题?”

学生们开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那么一道题呢?”

整个教室里,依旧是一片沉默。正当所有的人都认为教授会很失望的时候,教授却出其不意地说了这样一番话:“没有人能出色地完成试题,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我只想让你们知道,即使你们已经拿到了学历,但仍然有很多的东西你们还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这不是书本上能学到的,也不是学校能教给你们的,这些问题需要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去解答。”

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惊讶的表情,教授继续说道:“希望你们通过这个课程,给自己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自己记住即使你们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学历,但是,你们的学习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生活中,我们好多人就像那位教授的学生一样,自认为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自以为高学历足以征服世界。其实,学海无涯,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即使你在学校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学到了最专业的知识,但是生活中的很多难题是需要在实践中去解决的。正如教授说的那样,毕业了,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有的事情要经历过了才能成长起来。

一个人的学历有多高,有时候并不是和能力成正比的。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话:“学历就像火车票,名牌大学是软卧,一流大学是硬卧,二流大学是硬座,三流大学是站票,到站了所有人都下车找工作,这个时候,老板只看你能干什么,并不问你是怎么来的。”虽然这样的说法有点片面,但是综观现在的人才趋势,你会发现社会更青睐能力高的人。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是高学历就可以扬扬得意。那样,别人只会把你看作是一个“画枕头”——看起来好看,但又有什么用处?一旦给别人留下这样的印象,那么无论你到哪里都将寸步难行。

再看下面一组数据吧。看完之后,也许你会更加将那份扬扬得意收起来。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7.5%,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6%,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相对于2008届来说2009届高出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低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社会趋势是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本科差距缩小,全国示范性高职就业率甚至高于普通本科院校。

另一方面,从薪资来看,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为2756元、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为2241元,虽然比2008届有明显的增长,但仍然没有超过2007届毕业生。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月薪虽然是1890元,但其增幅最大,和2007届相比也有显著提高。

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刚毕业的高学历大学生都不由自主地有种优越感,觉得自己通过名校的熏陶,是受过十几年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心理错位”,常常使他们把自己放在比别人高得多的位置上。然而,心高气傲的他们殊不知自己的能力与实际要求相去甚远,不仅谈不上“睥睨众生”,甚至离社会需要的人才还差很大距离。而相对于学历低点的专科生来说,他们深知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懂得工作的来之不易,不但薪资要求没有那么高,还会更加珍惜这个机会,踏踏实实地工作,用勤奋努力来弥补学历上的差距。这种心态弥补了大学生和专科生的学历差距——同样的水平,不同的薪水标准,更加认真的工作态度,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选择谁呢?

王先生是某跨国企业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他曾透露他们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的评判标准,据他介绍,他们在招聘人才时会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对专业和学历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公司的全球研发中心由于工作性质,通常要求应聘者至少有硕士以上的学历。不过,一般来说,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学历、学校和工作经验都是证明应聘者能力的一种方式,但并不会为面试加分。一个人是否应聘成功,最终取决于应聘者的经验、能力和技能是否适合自己应聘的职位,公司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能力是否能胜任现在的岗位。

无独有偶,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对于应聘者学历的问题,都有一致的看法。

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总经理王博士说:“在英特尔公司里,学历只在一个人进公司的那段时间发挥一定作用,但考虑员工晋升时,从来就不把学历当做一个重要因素。这之后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有的高学历的人可能不用功,那么他的工资待遇就会降下来,而一些学历不是很高的人却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么他就会得到更快的晋升。”

所以说,学历只代表了我们受教育的程度,并不能代表我们的素质,毕业求职以前,要摒弃“学历至上”的观念和心态,抱着务实的态度,积累经验、提高素养。重新学习就是个再积累、再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具有“踏实、努力、谦虚、耐心”这些最基本、也是最受欢迎的素质,不论是大学生还是专科生,一样可以笑傲职场。

3.实力比学历更重要

唯有提升实力,才能取得成功。

一位清华大学校长留给毕业生的话是这样的:“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这句话,传达出了这样一个意思:学历虽好,但不是最重要的;唯有提升实力,才能取得成功。

清华的这个看似与一般大学不符的理念却恰恰说明:培养人才的杰出能力与实力才是硬道理!

有些老人们也经常忠告年轻人:“趁年轻学门手艺,学好了就一辈子都不愁。”现在看来,这种传统想法,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多元化发展、知识呈现爆炸性增长的时代,无论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还是已经身在职场的白领们,都有一个共识——仅仅依靠在学校期间的知识积累,根本没办法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无论怎样的学历都只是一个“外壳”,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一点,正如李嘉诚先生曾说过的那样:知识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富强和一个民族的提升。知识改变命运。可这命运的改变,不能只依靠学历这个外壳,更多的要靠自身的不断更新、不断学习,来给自己充电。

在工作中,学习是每一位职业人士的必修课,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要想在职场中取得骄人业绩,就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机会,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甚至,有时候我们不妨“偷师学艺”,例如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的实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曾经来自乡下的穷小子许景南,靠拉板车为生,没有任何学历工作经验。靠着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他累积了丰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