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孩子玩什么
老北京有“儿童节”吗,那时的人怎么过节?
儿童节是舶来品,古人并无此节。最早的法定儿童节是1931年颁布的,每年4月4日放假,称“中国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与“国际儿童节”统一,改为6月1日,延续至今。
虽然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并不代表古人不重视孩子,唐代时,日本和尚圆仁来华求法,在他的笔记中,便有不少关于中国家长关爱与宽容孩子的记录。在过去,端午节便有儿童节的味道,今日本、韩国均以5月5日为儿童节,即为显证。
在现代人视野中,以为过去孩子们生活条件差,缺乏娱乐。其实这种看法不全面,因为生活史的记录多是清末留下来的,由于频繁的战争与落后的管理制度,当时中国经济濒临破产,遍地赤贫,但这并非常态,在历史上相对富裕、和平的时期,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老北京,有“玩意儿”之说,都是孩子们的玩具,最多时有3000多种,只是今天传下来的寥寥无几,不足百分之一。在这些“玩意儿”中,以泥土制品居多,比如刻泥饽饽,是各种各样的模具,孩子们需自己找胶泥,自己加水搅拌,动手之外,还要花心思。再比如泥脸谱,需孩子自己勾画,这就鼓励他们观察生活。
在这些老玩意儿中,有两项鼎鼎有名。
一是“竹蜻蜓”,它是用竹子制成T形,近于直升机的螺旋桨,用手快速搓其杆部,带动螺旋转动,能飞行甚远。制作精美者,用绳缠绕杆部,拉绳引发,更省力,速度也更快,它被公认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被称作“中国螺旋”,现代直升机的设计灵感即源于此。
另一是“风筝”,早期的风筝能发声,音类于筝,故以此名之。风筝可载人飞行,在一千多年前的正史中即有相关记载,故有人认为它是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与今天的玩具不同,老“玩意儿”的最大特点是老幼皆宜。比如鬃人,又叫“盘中戏”,约一寸左右的小人,头和底座均用胶泥,秫秸秆做身架,底座下粘鬃毛,放在铜盘中,敲击铜盘时,震动加上鬃毛的弹性,可让小人翩翩起舞,佐以唱腔,可演整出戏。与之类似,老北京的毛猴、面人、冬虫,都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利。
在老北京,几乎每天都有庙会,此外传统戏楼周边都会形成闹市,再加上老天桥,孩子们从不缺游乐场,所以,有没有儿童节,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与实实在在的快乐相比,节日只是形式,这,或者是古代没有儿童节的原因吧?
老北京的足球运动
老北京曾是中国现代足球发展的重镇,历史上首次正式国际足球比赛,就是在北京举办的。
众所周知,足球源于蹴鞠,蹴鞠在中国已有2300多年历史,蹴鞠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比如战国时的临淄蹴鞠就繁盛一时,到汉代,也有“穷巷蹴鞠”之说,可见其普及程度。
老北京人蹴鞠的记载,始于唐代,因北方寒冷,每年10月蹴鞠可舒筋活血,因此广受欢迎。明代宛平县道士郭承仪,可以用全身各部位蹴鞠,并让球绕身滚动不坠,名动一时,算是当时最著名的球星了。到清代,北京蹴鞠多在冰上进行,先将球抛远,群起追逐,看谁先追上,看来,此时北京足球已从技术型转向了力量型。
现代足球传入中国,在南方始于香港,在北方则始于北京。19世纪末一些新式学堂已经尝试进行足球比赛,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兵营就驻扎在城区,外国兵闲暇时以踢足球为乐,这大大提升了老北京人对现代足球的接受度。
1905年,协和书院与汇文大学堂进行了一场足球赛,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场校际之间的正式比赛,协和书院成立于1867年,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所创建,其大学部后来并入了汇文大学,孔祥熙、王洛宾、侯仁之等都是从这里毕业的。作为一家教会学校,协和书院对现代体育很重视,当年它的田径队也名声显赫,除了参加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国际足球比赛,协和书院还参加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国际棒球比赛。
1906年,著名画家吴昌硕先生经过虎坊桥,当时这里是英国水兵驻扎地,吴昌硕曾留学英国,并因此喜欢上了足球,看到英国水兵足球队正在踢球,便召集了在英国一起留学的同学,与协和书院组队挑战。比赛在今天的天安门广场右侧进行,观者多达2000余人,最终协和书院队以2:0取胜。
这场胜利后来越传越神,上世纪80年代还被拍成电影《京都球侠》,并获得当年国产片拷贝销售冠军,但事实上,两队都是业余性质,不能代表两国足球的真正实力。传说有官员路过赛场,只闻喧闹,知道双方正举办比赛,便想当然地以为英队必胜,赛后赠送对方九龙瓷杯一尊,以为优胜奖励,但英队觉得受之有愧,便又转赠给了协和书院队。
这场比赛胜利对北京足球运动的推动有限,吴昌硕因擅自纠集球队挑战洋人,赛后被通缉,不得不离开京城。相比之下,南方足球发展蓬勃,1904—1908年,香港出现了联赛,到后来中国足球队扬威远东运动会时,多是南方球员充任主力。
老北京曾为中国足球贡献了李凤楼、年维泗等球星,在中国现代足球发展中,留下了不可忽略的一笔。
最早开放的皇家公园在哪儿
北京最早开放的皇家公园是哪家?一般观点是颐和园,它开放于1914年5月6日,但1913年4月24日起已有游人参观(因颐和园当时仍属皇家财产,入园需经内务府批准)。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在许多旅游手册中均有,但实际上不准确。
最早开放的皇家公园是北京动物园,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十八日正式售票开放,比颐和园早了将近7年。特别有趣的是,颐和园当初一个月只允许女宾游览一天,明显歧视,而北京动物园却男女平等。
为什么北京动物园被忽略了?因为它皇家园林的身分暧昧难明。
清初,这里是康亲王杰书的别墅,名为乐善园,杰书因平定“三藩之乱”有功,是康熙的宠臣。此园靠近水上御道,是皇宫和御苑之间的必经之地。乾隆时,因其生母住在圆明园,经常要通过御河往来,杰书后人便将此园献给乾隆,作为中途休息的行宫。
乾隆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央政府盈余过多,导致钱重物轻,便大兴土木,希望以此来刺激消费。这在短时期内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长期看,却没考虑建筑兴修后,维护需大量人力物力,消耗社会财富。乾隆将杰书的园子加以整修,规模可能有了很大扩展,该园服务人员定额为110多人,由此可见一斑。
乾隆之后,由于通胀压力,政府财政陷入困境,乐善园管理荒疏,管园小吏趁机私租给农人,以后太平天国、鸦片战争等,皇家无暇顾及,故百年之久,无人问津,造成园中农田纵横,私搭乱建了许多农舍。
1906年,清政府变法进入高潮,商部提议将这里建成农业试验基地,理由却非常搞笑,称:“美利坚(美国)以农立国,富甲全球;日本维新以来,农事改良,遂致物产繁兴,工艺发达。”在当时视野中,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农业国家。奏折很快被批准,为扩大规模,便将乐善园附近的一个寺庙也圈了进来。但也非强占,而是经寺主同意,将其迁往西直门,等于从城外郊区挪到城内黄金地段。
1907年7月,端方考察欧洲归来,他从德国买了一批野生动物,因农事试验场工程尚未竣工,便放在寺庙的空院中,名为“万牲园”(亦名万生园),对外售票展览时每票20铜元,小孩、仆人减半。
端方游历西方,思想较开放,规定每周逢单日售男宾票,逢双日售女宾票,可谓男女平等。当然,这可能是考虑到来看动物的多是小孩,而当时多是女人带小孩。
1908年,农事试验场全部建成,向社会开放,被称为“博览园”,里面还设有咖啡馆、照相馆等。
毫无疑问,北京动物园开放时间要比颐和园早,只是经过百年沧桑,皇家失管,遂让其“皇家园林”的身分没能得到公认。
“鲜花”可以盛开在冬季
老北京的冬天,一片肃杀,怎么可能鲜花盛开呢?其实这里说的鲜花,指的是“花儿”,又叫“京花”、“宫花”,是老北京独有的工艺品。
国人自古有佩戴花朵的习俗,唐代的《簪花仕女图》上,就已出现了绢花工艺,从元代起,北京成为全国仿真花卉制作的中心,清代最盛时,崇文门外以东有上千家京花店,今“花市”之名即从此来。清代刘享元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人称“花儿刘”。此外还有“花儿金”等著名艺人,新中国成立初期,京花远销世界,常年排名出口创汇产品第一位,能做300多个品种,到了无花不可仿,无仿不乱真的境界。
京花为何如此受欢迎?
首先,仿真度高,比如老艺人金玉林制作的玫瑰花上带的露珠,几可乱真,被称为绝品,其工艺已失传。还有他仿造的“十丈珠帘”菊花,突破了传统工艺局限,因为菊花瓣是长条状的,用绢很难仿真,但金玉林不仅做出来了,而且他还能仿制文竹。
第二,用料讲究,比如传统京花的花蕊,用的是通草片,通草是一味中药,茎秆很粗,晒干切片后,有点像纸,但韧度高,切细做花蕊,惟妙惟肖,到上世纪70年代时,全国只有贵州山区出产此物。
第三,工艺复杂,一朵京华,要经凿、染、捼、粘、攒五道工艺,“凿”是用专用模具将花瓣摏出来,由于一朵花的花瓣大小不一,因此摏的工艺非常讲究。“染”更麻烦,因为京花是蓝、黄、桃红、紫粉、雪青五色配出来的,要保证每缸颜色都一样,非常困难,特别是配“俏色”,需非常丰富的经验。“捼”则是用工具将花瓣折成弧形,每朵花的弧度都不一样,一朵月季花需捼3—4种瓣。“粘”是把花瓣粘贴在一起,对手艺要求颇高。“攒”则是做花茎,粘花叶,需要多观察自然界花朵生长的规律。
传统京花工艺制作复杂,好的艺人终生都在学习和钻研,过去“花儿”行规矩多,艺人做花儿时,旁边绝不能站人,绝活绝不外露。
新中国成立前,宫花多是贵族、富人消费,新中国成立后,主要面向国外,只有一些达不到质量要求的“等外品”才会销往国内,即使如此,也是供不应求。但随着化纤花的普及,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宫花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工厂倒闭,其技艺传承面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