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孩子坏孩子
30593200000015

第15章 家庭教育的误区(6)

(二)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父母是孩子的行动指南针,所以,父母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孩子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高尚的爱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都是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孩子。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说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看书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是重要意义。”马卡连科的这段话,形象的说明了家庭心理教育的特点在于:父母影响着孩子。当前有些家长自己沉湎于搓麻将等不良的生活爱好中,这极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恶,也喜欢玩:有的家长游手好闲,那么你的孩子也会把你的不好的做法作为模仿的对象。中国不是有句俗话:“有其父必有其子。”要培养出色的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把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培养好,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在无形中让孩子感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

(三)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渗入一些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老师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家庭心理教育和学校的心理教育是缺一不可的,为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而共同努力吧。

10.“自由过火”

人往往喜欢自由自在,像天上云,水中鱼,没有挂念,没有负担。潇洒,飘逸的心情,让我们向往,追求。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于是这种向往,追求埋下了种子,萌发了一种急迫,渴求的动机,一旦有让自己高兴,忘乎所有的事情,人们就会不假思索的做,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他们做的是自己非常愿意做的事,这是一种人的本能。岂知,不经意的一瞬间,自己就可能感情用事,那一刻,自由变成了一种放纵的方式。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个性,所以家长留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基础教育要比国内自由开放得多,许多有国外生活经历的父母都非常崇尚建立自由宽松的教育氛围,释放孩子的天性,发展他们的个性。自由是一相对而言的产物,自由过火就是放纵了

这本身是正确的,是广大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的好现象。但是任何事物都过犹不及,片面强调自由而忽视规则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婴幼儿的思维特点就是只管自己,3岁前的宝宝主要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与外界发生各种关系。如果一切都顺应他的本性,他就学不会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交流的礼仪常识和规则,最终将导致孩子为所欲为的倾向。孩子长大后产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好动、不服管教、攻击性强都与父母从小过度顺应孩子的自由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的父母认为,尊重孩子的自由是培养个性和创造意识的前提,但是这里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自由。自由的界限太宽泛了,太过火了会影响了别人,别人就会反对你的自由,不但让孩子变得没有自由言,而且还会造成其他一些不良影响。

有一个4岁多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没有小朋友跟他玩,老师故意“拉拢”其他小朋友跟他玩也不见效,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由了,太有“创新思维”了,他时不时就会在同伴身上搞一些“发明”和“创造”,使别人感到不安全和不舒服。假如自由可以造就出天才,却是如此孤独的天才,那么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也是难以保证的。

有的父母教育观念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希望培养出听话的孩子。他们认为听话的孩子让父母省心,很少惹出麻烦事儿来,养个小孩儿像一个小大人似的规规矩矩。这种观念多表现在控制欲望比较强的父母身上。

这类父母口头上也承认应该尊重孩子的愿望,但是这种尊重是因为孩子的愿望正好与他的要求一致,如果孩子的愿望与他的要求不一致,则会强迫孩子服从大人,并且认为这是管教严格、不娇惯孩子的表现。

长期生活在这种控制氛围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维的依赖性比较强,动辄请求大人的帮助,害怕尝试新事物,遇到挫折常常惶恐不安,而且调整情绪变化的灵活性比较弱,长久下去,孩子的探索与创新意识也比较薄弱。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成长环境大多比较自由,限制孩子自由的做法常常是出于担心孩子安全而过度保护所致,爸爸妈妈的口头语就是:危险!宝宝不要这样,宝宝不要那样!孩子的行为模式则是:爸爸,我这样行吗?妈妈,我那样行吗?得到爸爸妈妈的点头和许诺,他才放手去做,得不到父母的同意,他就不断地征求意见和被动等待。控制性比较强的父母很满足,觉得这是自己管教有方的表现,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他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规则”和“自由”可以兼得。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况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样的孩子既有责任心,又有开拓性。这需要父母善于根据事物发展的预期情况和实际情况,掌握好自由与规则的“度”,让孩子既安全又自由。

在一次亲子采摘中,父母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到花生地和白薯地里感受秋天的硕果,观察发现父母的有些做法没有把握好自由与规则的“度”。父母心里首先想的是“花生和白薯”,同时还有孩子的安全,但是宝宝心里首先想的“玩土”。白薯地里是疏松、细致的沙土,一个宝宝拿着小铲扬土,玩得特别开心,妈妈说:“你别扬土了,别扬到别人身上了,快扒白薯。”

其实这时候,宝宝身边没有他人,父母就不宜用暂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限制孩子的兴趣,应该做的是给孩子设一个安全的环境,如果发现他人要走入这个区域,赶紧提醒别人绕开行走,大家互相尊重兴趣和需要就会其乐融融。

当然,不少父母善于尊重孩子的需求,采摘的花生和白薯多点少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采摘”许多乐趣带回家才值得,于是有的父母在旁边耐心地等着、欣赏孩子全身趴在土地上的快乐;有的父母只带了少许花生和白薯,却把孩子爱不释手的土装在小桶里带回来了。

人们都向往自由,追求自由;但现实的情况是形式上的自由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实际的自由的削减。

不知不觉,自由慢慢地褪去,不再是有时间去,而是找时间去,这时,再理性地看待,自由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不能自控,开始了放纵。放纵,使我们迷失了自己,以为自己真真的找到了“自由”,于是,越陷越深,最后不可自拔。像表面凝固的淤泥,不小心,就会危害你的孩子的一生。

11.奖励是把双刃剑

案例一:在漳州一中就读的学生陈默,自从获得今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后,漳州和泉州南安的一些和教育有关的基金会纷纷给予她重金奖励。仅仅一个月,陈默得到各方面的奖学金就高达68万元。到底这样的奖励是对是错呢?陈默说:“有时我真想少考那么几分,如果自己不是状元,就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不用面对那么多的问题了。”

68万元的奖金把一个陈默压的喘不过气来。奖励,就是奖赏鼓励,而如果奖赏失去了鼓励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奖励的意义了,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个重奖状元的事例中看到,当地这样不加节制地大奖状元,明显已经超越了一个女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从实际来看,奖励也主要是为了状元能更好地学习的,但这些奖金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学习和生活所需,不仅给她的心理造成了阴影和负担,更会给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从她所说的“真想少考那么几分”就能看出,巨额的奖赏所产生的“后遗症”已经初步表现出来。适当的奖赏可以产生鼓励的作用,而这样的重奖闹不好会“捧杀”状元的。

案例二:一对父母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制定了物质、金钱奖励法。只要有进步就会有奖励。

姐姐打碎了花瓶,主动向父母承认了错误。父母认为他能勇敢的承认错误,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就给了他奖励。弟弟看到了很羡慕,但是没有进步,就在无人注意的时候,故意打碎了刚买的花瓶,想着以同样的方式去博得父母的奖励。

孩子的奶奶不知实情,怕孩子受责骂,就自己买了一个花瓶放了上去。小男孩看到了不依,非要打碎花瓶。奶奶于是承诺,他不打碎花瓶也是一种进步,同样给奖励……

看到此,相信父母们已了然于心,奖励在给了孩子鼓励作用的同时,还带来了些什么,而奶奶那不恰当的奖励又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案例三:有一位美国老人住所的附近,每天午后都有一群小孩聚在一起吵吵闹闹,使得他无法休息。有一天,孩子们吵得很凶,他实在受不了了,正要发火,忽然灵机一动,把孩子们叫到房里,非常诚恳地对他们说:“我特别喜欢你们玩耍时的欢闹声,但是最近我的耳朵越来越聋了,几乎听不到你们游戏时的声音了,这真是太遗憾了!我想请你们每天中午都到我家门前游戏,并且尽量大声地叫喊,声音越大越好,然后你们到我屋里来领赏,每人5毛钱。”第二天,孩子们如约而至,并扯开喉咙,拼命叫喊,老人果然给了他们每人5毛钱,还邀请他们明天再来。第三天,孩子们又照原来那样玩了一阵子,而后便进屋领赏,这次老人只给他们每人4毛钱,说这是因为手头太紧。第四天,每人只得3毛钱,而且老人告诉孩子们,第五天的赏钱还会更少,每人只得2毛钱。孩子们听后怨声四起,都说以后再也不来了,因为如此大声地吵闹,只值2毛钱,太不划算了……从此,那位老人便可以安稳地睡他的午觉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可否认,奖励作为赏识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奖赏和惩罚可以强化孩子的行为外部,事实说明,奖赏确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起到促进作用,能够激励他们前行。

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发展,往往采取简单的奖赏方法,比如孩子考了高分,就大奖特奖,以期再接再厉,可效果不尽人意。殊不知,奖赏是一把双刃剑,它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又有使人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兴趣的弊端。轻易奖赏会使孩子对奖赏失去吸引力,因为靠奖赏激发起的行为必须靠逐步升级的奖赏才能维持、巩固。另一方面,轻易奖赏也使孩子的行为以奖赏为目的,使“因学而奖”变成“因奖而学”,这种行为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易持久,失去奖赏的意义。

奖励是现在的家长经常应用的一种教育方法。但是,现在的奖励教育方法正在陷入一种误区。

一、父母对于奖励的应用范围不甚明确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二、奖罚越来越倾向于功利性

奖励通常包括精神上的奖励(鼓励、赞扬)和物质上的奖励两种形式。父母适时的精神奖励,以及对良好行为的明确要求,会促进儿童社会责任感发展。而过多的物质奖励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尤其是滥用物质奖励。我国教育家陈佑兰先生说过:“物质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发展。”而现在的奖励现状是以金钱、物质奖励为主。

有些父母常常会跟孩子说:“如果你考一百分,我就买机器人给你。”用酬赏的方式鼓励孩子某种行为。这种做什么事就给东西或金钱的奖赏方式容易养成孩子偏向功利主义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