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孩子坏孩子
30593200000028

第28章 环境——教育的土壤(3)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成了电视迷。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多看电视可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但实际上儿童无限制地看电视是有害的,有时甚至可能影响智力发展。

研究表明,看电视过多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懒惰、不愿意读书、学习成绩下降。这些孩子平素也不愿意动脑,尽力躲避用脑思考事情,思维肤浅。长大后,也不喜欢工作。他们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比那些看电视少的孩子差。另外,电视会分散孩子做事情的注意力。电视的声音会不经意的进入孩子的耳朵,干扰孩子学习或是做事情的注意力,时间久了,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所做的某件事情上,注意力不集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为此,家长应适当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及选看的节目,减少或消除电视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智力,使他们早日成材。

有的父母认为不让自己的孩子看电视会跟不上别的孩子,因为从电视上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有的家长认为儿童节目是专给孩子看的,应该让他们看,有的父母因为太忙于工作或者家务,乐得让孩子乖乖地待在那儿看电视不捣乱他们就行。其实,从孩子的健康成长角度看,这些做法对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那么应该如何正确指导孩子看电视呢?

1.丰富孩子课后的活动。户外休闲运动、课后学习等都很适合替代这段时光,只要父母肯花心思去安排,绝对能有效转移孩子对电视的兴趣。

2.父母适度修正个人的工作或家事步骤。孩子放学回家的时段,大多是家庭主妇忙于准备餐点的时段,妈妈若要扮演好电视把关人的角色,实有必要改变家事执行的步骤,或将家事简化,才能有空陪伴孩子进行您所期待他从事的活动。

3.纪录看电视的时间。在美国教育指导部部长尼霍拉斯·A·罗斯所著的《帮助孩子看电视》一书中建议家长:“纪录孩子实际看电视的时间。”纪录的结果或许会让家长感到相当惊奇,因为孩子每周看电视的时间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家长只有充分了解这一切,才有可能正确地指导孩子如何看电视。

4.陪孩子一起看电视,解释讨论内容。专家解释,家长如果能介入电视节目的诠释过程,将会加深或扭转儿童看电视的角度,如果和孩子有充分的讨论,也会减弱电视的影响力。

在看电视的过程中,适当的和孩子争辩也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提高,促使孩子进行脑力活动,从而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更多的问题。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如同一张白纸,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孩子的行为在于引导。由于电视对儿童行为发展和社会化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措施,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正面作用,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不良文化制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媒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到网吧冲浪,上网聊天,手机短信,碟片放映等等,涉及面广,内容详实,能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但是,在新技术带给人们精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不良文化也充斥其间,令人防不胜防。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极易沉湎其间而不能自拔,以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现在的孩子有了广泛接触各种文化载体的机会。然而,在孩子这个充满朝气的花季群体中,由于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袭特别是网络的负面影响使不少青少年堕落、蜕变,成为问题少年,有的学业荒废,成绩下降。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和毒害使他们在网络虚幻的世界中迷失了方向,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了偏差和错位。

不知你是否对孩子特别的关注,只要你稍微注意一点,你就会发现许多中小学生所用、所玩的一些物品中,有不良文化的浓烈气息弥漫其中。总结起来,这些不良文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爱情文化”。

父母可能不会注意孩子的用品,比如包书皮上、笔记本封面、文具袋上、节日贺卡上,上面会有一些肉麻的“另类情诗”以及星座恋爱指南、生肖恋爱速配等很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文字和画面。这些文字和画面所散发出来的“味道”显然与中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段的群体是不相称的。孩子正处在一个身心生长发育的不成熟时期,他们直接或间接地过早接受“爱情”的熏陶,天长日久,就会对他们精神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出现“诱因”,在其特有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再加上这些文字和画面的催化作用,就极有可能出现“早恋”,进而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是网络。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网吧,电子游戏机的泛滥以及非法出版物的肆虐,不少专供青少年娱乐的电子游戏以杀人多少论英雄,许多媒体、影视作品充斥色情、暴力,这些色情、暴力从感官上极大地刺激着正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使他们的感官和肉体的欲望高度膨胀,直至于难以控制,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自我控制能力弱,是非观念模糊,在传媒的刺激下,抑制不住生理的躁动,极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的案例分析,事实证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行为,大多都是从影视、录像、书刊中模仿学习而来的。

三是感官卡通,大肆流行。

在一些中小学校园里,日本卡通画书刊十分流行,成了学生们抢手的读物。日本卡通画的界定是包括了成人范畴的,在带给中小学生快乐和积极向上的同时,其中的糟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类色情内容充斥、夹带在卡通画中,有的故事内容运用夸张技法,过分地对某些不宜表现的生理器官进行刻画,给人以感官的刺激。专家指出,中小学生长期阅读带有此类画面的卡通画,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有家长反映,孩子就是看了这种卡通画后,模仿画中的人物悄悄进入“早恋”的,他们把书里的主人公当作了生活中的榜样。

四是“恐怖文化”。

玩具是孩子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大多数人孩提时代的“快乐天使”,每个孩子都必不可少的“玩伴”,可如今学生书包里的这些“玩具天使”却摇身一变成了“玩具恶魔”,它们有的是流着鲜血的骷髅面具,有的是发出尖叫怪声的怪物等等。这些玩具就是当今十分流行的所谓“恐怖玩具”。此外,还有一些“恐怖贺卡”,阴森恐怖、面目狰狞的“骷髅头”成了画面主角。还有一些恐怖小说,都频频出现在学生的书桌上。流连于恐怖玩具,醉心于恐怖小说的学生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心理恶魔”正向他们靠近。

五是色情信息。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几乎人人都配有手机,未成年的孩子也不例外。在手机中,孩子轻易就能跟色情信息“不期而遇”,而他们作为当事者,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种信息可能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他们甚至会将收到的不适合他们年龄阅读的“黄色”短信或者将“黄色”短信当作笑话在同学中不断转发。在手机上出现的色情短信,犹如精神鸦片,必然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不良文化泛滥,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

社会文化生活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社会文化生活在内容上为孩子考虑得太少,孩子受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太多,也太容易。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为了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只有让孩子远离这些不良文化,社会和父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不良文化泛滥的今天,必须切实加强新闻出版、电影、电视和其他娱乐形式的管理,特别要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的管理,坚决禁止淫秽物品、暴力文化的制作和传播,依法从重从严查处向未成人出售、出租或与其他形式传播淫秽的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违法行为,不断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得到理想的定位。

二、由于孩子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接受社会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帮助孩子提高对不良社会文化的免疫力。有人把社会文化分为两种,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大众文化领域有许多“新鲜的”、“流行的”东西,甚至也有鱼目混珠的东西、不健康的东西。由于孩子模仿能力强,识别、抵制外界诱因的能力较弱,所以,孩子有可能从电影、电视、广告、书籍、录相及电脑屏幕上获取一些对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的东西。为此,家长要给孩子以正确引导,尽量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如不让孩子接触有色情、暴力、宣扬享乐主义至上的书籍和影视作品等。有些社会文化场所不应让青少年儿童进入,如夜总会、歌舞厅、酒吧、游戏厅等。

三、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与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社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特别是一些初中毕业而未上高中并闲散在家的未成年人,要将他们组织起来,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比如,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一些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做好就业前的准备。此外,社区还要积极配合文化稽查等有关部门,加强对社区周边的网吧管理,阻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同时,社区还要做好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工作,使其尽到监护人应尽的责任。

四、父母要做好表率。家长要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老师,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家长在接触社会文化方面,更应情趣高尚。家长看的书籍要格调高雅,不看色情、暴力的影视作品,不是舞厅、夜总会的常客,不呼朋唤友,不在麻将桌上赌得昏天黑地,否则,将会对孩子贻害无穷。

最后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作为父母,要净化家庭文化环境,要对自己的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导说服并用,尽量减少孩子接触不良文化的机会,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行踪,对孩子的日常情况要了解清楚,对症下药,解除思想上的对立情绪,家长发挥的作用愈大,孩子对不良文化的抵御就愈坚决。如果单以“少儿不宜”就“啪”的一下关掉娱乐设备,埋下的后患就大了。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以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请还孩子们一个绿色的文化环境,这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成年人应该大声地对恶俗文化说不,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也应该尽到自己的义务。

社会和父母都应净化孩子的成长环境,还孩子们一个洁净的文化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