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孩子坏孩子
30593200000030

第30章 赏识——坏孩子变好的法宝(2)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父母对孩子总是表现不满意,期望过高,处处批评孩子,说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不管他怎么做也达不到父母的标准,这样的话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有的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来进行比较,这是不正确的做法。这时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别人接受不接受你,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却一定要接受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用印度思想大师奥修的话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另一方面,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无法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使孩子总觉得低人一等,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特差,比如父母都下岗了,甚至家里还有个老人常年生病卧床不起要人照料;有的孩子家里发生了一些意外事故,比如父母离婚了,或者父亲跟人家打架被判过几年刑,和人家一比,自己挺难为情的,就容易滋生自卑感。

2.生理因素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如智商偏低、长像、过胖、个子矮或身体有残缺等,都会限制了孩子天性的发挥,影响人际交往、学习和工作,于是他们就会感到精神压力重重,不敢与人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产生自怨自艾、轻视自己的不良心理。生理有残疾的人或多或少都抱有这样的态度:“我残废,我无用”,正是在这种强烈自卑情绪的文饰作用下,使得一些残疾人仅仅是人们同情的对象而一事无成。教孩子正确的评判观,正视生理缺陷,学会自我肯定。比如,家长应使瘸腿的孩子明白跑步并非仅为名次,参与过程中获取愉悦心情,得到一次进步的机会,学会挑战自己才是更重要的。这样,孩子便不再为拿不到名次而自卑,从而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胸怀,告诉孩子有些残疾人的所作所为赢得的不是人们的同情,而是一种尊重。像海伦、凯勒、张海迪、桑兰等让不少正常人都为之敬佩。

3.性格因素

有些学生本身的性格比较内向,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上课不敢回答老师提的问题等,很多没做过的事情都不敢去尝试,人际交往少,朋友很少,久而久之就会让他产生一种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从而使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断地加重。父母找到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源之后,就要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尤其是学习方面的目标。准确定位,调整目标,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满足,所有的目标都能实现的。所以,除了要抛弃那些不合理的目标外,还要注意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而且,在不同的阶段还要对原有的目标进行调整。目标定得过高,脱离了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可能永远只能在不断的挫折中折磨自己,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焦虑;目标太低,这种没有通过必要的奋斗和努力达到的目标,往往会消磨人的意志,长此以往容易使人失去上进心。如果不断调整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进,在不断获得小的成功中一定会使自己增强信心,获得自信。另一条途径是帮助孩子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教育孩子正确地看待生活和人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随时准备接受失败的打击和挫折的考验,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重塑孩子的自信

自卑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缺乏自信,因此父母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表扬,鼓励孩子扬长避短,对于自己不足的地方加倍努力,重塑被他自己掩盖起来的自信。增强“你行,我也行”的观念。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同时要帮助孩子掌握互补技能,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兼具多种非凡能力的人只是极少数的,人各有长短,要扬己所长,避己之短,增强自信心,鼓足“你行,我也行”的勇气。

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具体方法是:

1.形象改变法

通常具备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的孩子大都是心理自卑的孩子。要改变他们的心态,可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一生下来,外貌就是各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着和其他任何一个人不同的特点的人,你就是你,你是一个有着独特外貌的人。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

2.语言暗示法

积极的语言能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积极的暗示,特别是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的暗示,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你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语言为孩子打气,或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之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

3.扬长避短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短处和劣势。如果盯着自己的短,而看不到自己的所长,恐怕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不断发扬自己的长处,就是身体有残疾的人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获得享受成功的快乐。生活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屡见不鲜。读达尔文、培根、亚里斯多德等人的传记,就不难明白,他们的优秀品格和辉煌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个人的某些缺陷造成的。像拿破仑是因为身体矮小,而立志要在军事上获得辉煌成就;像苏格拉底是因为自惭形秽,而在思想上痛下功夫,结果在哲学领域大放光芒。所以,人们的缺陷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关键在于自己愿意不愿意改变。因此,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让他们发挥并强化自己的长处,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并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4.重温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科学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脑便有一种刻划的痕迹——动作模式的电路纹。当人重新忆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时,又可重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时,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这样让他经常处在成功的体验之中,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认真地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这样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

5.逆向比较法

其实自卑和自负者的问题就是出在经常要与人比较。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拿别人来做比较会更快地认识自己。尤其对于“羡人之长,羞己之短”的孩子来说,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采用逆向,选择别人的短处作为比较的对象,达到消除自卑心理,取得心理平衡的效果。

三、家庭配合共同教育

孩子自卑心理的产生与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老师应该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让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多鼓励表扬,对孩子多采用横向比较,对孩子的评价做到正确谨慎。对孩子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避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这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重要保证。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自卑孩子的自我意识往往与实际不相符合,他们过多看重自己的短处而忽视自己的长处,对自卑的孩子多关爱信任,多用:“你会做好的,相信你。”等积极的话语进行鼓励。并让他们学会一些交往的技能技巧,鼓励他们多与同伴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公开场合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并亲身感受到多数人都是友善的。如此,孩子做事就不会前怕狼后怕虎,唯唯诺诺了。另外成人的评价也会在上定程度上影响这一认识的产生。因此,老师或家长在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的基础上对孩子评价做到恰如其分,正确表达自己的态度。

4.学会赞美孩子

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赞美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往往能增长自己的奋斗勇气。从别人的优良品质中、知识才华中吸取养料,从而壮大自己。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对于孩子更是如此,赞美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对孩子的赞美让他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多的美好之处,这样他便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地增强自信心,离成功就会更近一些,但前提需要学会去赞美孩子。

赞美会让孩子有一种成功感,对孩子的积极性为是一种肯定和强化。任何一件成功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不容易。父母不要认为这没什么,用赞赏的语言去赏识孩子,孩子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当你对孩子说一句恰如其分的赞美话时,孩子就会以一种振奋的心情迎合你。应该多赞美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在平时的家教中,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应该多去赞美,这些鼓励的话语,会使孩子增强自信,更加地努力向上。每个孩子都喜欢成功,每个孩子也都喜欢听到赞美。没有鼓励和赞美,孩子会在精神上有失落感。

适时适度地给孩子以鼓励和赞美,能使孩子获得信心、力量和希望。如果孩子经常得到赏识和赞誉,就会增强自信心和成功的欲望。善于赞美孩子的人,他会找出孩子没有被发现或者说被忽略的优点,加以正面引导,由此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克服已经被家长反复唠叨听得生厌了的缺点,而孩子也常常会因一句感动自己的赞美话会改变一生。

赞美其实是一种教育艺术的体现,要想演绎好这门艺术,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能细心观察,在孩子的行为过程中也许会发现许多美妙之处。如孩子在绘画时的专注神情,玩玩具时的丰富想象,游戏中的相互协作,表演时的乐观真诚等无一不是值得成人欣赏的。那么如何赞美孩子呢?

一、要尊重孩子

尊重,就是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强加干涉,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孩子的选择给予适当的帮助,要以孩子之间形成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家长有必要对孩子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赏识,多一点表扬,这就是关爱,这就是良师益友。

要想真正做到用信任欣赏的目光关注孩子,必须改变那些根植在父母思想深处的观念。家长只有把孩子当作朋友,平等相待,切实尊重孩子,提倡“友道尊重”,才会从内心去赞美孩子。很多家长和教师习惯于用审视或挑剔的眼光注视孩子,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看到的多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换一种心态,改用信任、欣赏的目光关注孩子的行为时,就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有那么多的优点和长处。

二、要有一颗平常心

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各方面都力求胜人一筹,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当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达不到时,就会越看越生气,越比越失望,便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对付孩子,“恨铁不成钢”。这时,家长就缺少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作为,适当地给以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

三、要了解孩子

不随便将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是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其身心发展有着他们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平时要多观察孩子有什么爱好,从而“对症下药”,激励孩子,帮助孩子,使他们好之乐之,才会学有所成。父母赞美孩子喜好的事情,会能更激发孩子对他的这种爱好兴趣,并且对开发孩子的大脑也很有帮助,一旦孩子有自己的观点,父母也应给予赞赏。父母的赞赏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使孩子更加愿意去实践思考。赞美要持久,孩子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家长,应持之以恒,使孩子在赞美声中健康成长。

四、赞美的技巧

赞美的艺术性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来体现,过度的鼓励和赞美会让孩子感到你不真诚,因此,赞美必须是由衷的,成人有时对孩子兴高采烈呈现出来的作品都不正眼看就随口说:“好好,不错。”这种敷衍式的反应会让孩子很扫兴,只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是不可能得到愉快体验的。在夸奖赞美孩子时要注意细致入微。夸奖孩子画画不错,不能只是说:“不错,像毕加索一样。”而是要说:“这个天空的颜色很有意思”或“这个脸画得很像爸爸……”恳切地进行具体的评价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如果只是口头上随便夸奖几句,反而易于造成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不应当吝啬赞美,适时地赞美孩子都会使孩子树立向上的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大胆地往前走。

对于犯了错的孩子,你可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教育犯错的孩子,最好的办法不是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长处并加以赞美,让他明白自己的优点之所在,为了更加完美,他就会改正错误或是改掉那些不良的习惯。经常这样做,他的错误会越来越少,而优点却越来越多。父母有必要与孩子分享自己过去曾面对的过犯与失败,让孩子了解到爸爸妈妈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最重要是,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失败、挫折与过犯,并让他有机会为自己所犯的错作出解释,之后,父母再从旁协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再次尝试。如此一来,孩子的自信心在不断尝试中得到保护。

五、把握赞美的现实原则

对孩子的赞美应该基于放心地处理那些本质上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对于真正原则性的问题上应当有坚定的立场。不要让赞美成了孩子可以为所欲为的挡箭牌。所以在父母赞美孩子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原则。赞美如果没有原则,并不能让孩子得到爱的满足感,相反它会让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

2.实事求是。父母赞美孩子应该从小事入手,这样孩子会感到很亲切,切忌过分地夸大赞美。赞美孩子的时候要针对他所做的具体的事而不是他本人。不要乱赞美一气,孩子明明做的不对还要加以赞美那就有些不正常了。

3.适当原则。不要对某一事重复赞美,也不要过分赞美某事。赞美别人的孩子时,可得掌握好分寸,不能信口开河,尤其得考虑孩子的接受心理。尽管你是好意,更无心嘲讽对方,但有些溢美之词、褒奖之词的使用,也得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