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腹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30679600000025

第25章 肾与输尿管(3)

(一)尿路造影

显示肾盂肾盏内有固定不变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肾盂和肾盏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当肿瘤侵犯肾实质,可致肾盏移位、变形。

(二)超声检查

表现强回声的肾窦发生变形,内有低回声团块;肾积水明显时,于团块周围排列着扩张的肾盏,颇具特征。超声检查很少显示瘤内有血流信号。

(三)CT和MRI检查

表现为肾窦区肿块,其密度或信号强度既不同于肾窦脂肪,也不同于尿液,易于辨认,肿块较大时可侵犯肾实质;增强检查,肿块有轻度强化。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肿瘤所致的充盈缺损。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盂肾盏内肿块是肾盂癌的直接征象,也是影像学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中尿路造影有利于较小肾盂癌的发现,而超声、CT和MRI检查则能发现较大的肿瘤,并可确定其范围及有否输尿管和/或膀胱的种植性转移。肾盂癌应与肾盂内阴性结石及血块鉴别:阴性结石在CT上呈较高密度、无强化、超声上为强回声并后伴声影;血块在超声检查时回声较均匀,有漂浮感,短期复查有变化。

四、治疗

肾盂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切除病肾及全段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旁的部分膀胱,以防止残留的输尿管内再发生肿瘤。由于癌细胞的分化和基底的浸润程度差异较大,预后亦很悬殊。分化良好,无浸润的肾盂肿瘤,手术后5年生存率在60%以上,但肾盂癌手术后生存率一般低于肾癌。有报道指出,术后加用放疗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第4节肾囊肿与多囊肾

一、临床与病理

肾囊肿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者是单纯性肾囊肿,临床多无症状。病理上,单纯性肾囊肿为一薄壁充液囊腔,大小不等,可单发或多发。多囊性肾病简称多囊肾,为遗传性病变,成人型多见,常合并多囊肝。中年后随囊肿增多、增大出现症状,表现为腹部肿块、血尿、高血压,晚期发生尿毒症。病理上,双肾布满大小不等多发囊肿。

二、影像学表现

(一)单纯性肾囊肿

尿路造影检查显示局部肾盏肾盂受压。超声检查,表现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液性无回声区,边缘光滑锐利,后方和后壁回声增强,病变可向肾外突出。CT和MRI检查,病变形态同超声所见,分别呈均一水样密度和信号强度。增强检查无强化。

(二)成人型多囊肾

尿路造影检查,双侧肾盏肾盂普遍受压、拉长、变形和分离,呈“蜘蛛足”状改变。超声、CT和MRI检查,均可发现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囊肿,其回声:密度和信号特征均类似于单纯性囊肿,唯有检查还可发现部分囊肿呈出血性回声、密度或信号强度,残存的正常肾实质较少甚至难以识别。同时,能发现多囊肝的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无论超声或是CT、MRI检查,单纯性肾囊肿或成人型多囊肾的表现均具特征,易于诊断。然而,单纯性肾囊肿并有出血、感染或钙化即转变为复杂性囊肿时,诊断困难,有时不易与囊性肾癌鉴别。

§§§第5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一、临床与病理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多无症状,较大者可触及肿块和/或并发出血而产生腰腹部痛。肿瘤一般为孤立性,常见于中年女性,20%肿瘤并有结节性硬化,常为双侧多发,见于任何年龄。瘤体大小不等,可自数毫米至20余厘米,由平滑肌、血管和脂肪组织构成,然比例上有很大差异。

二、影像学表现

(一)尿路造影

肿瘤小可无异常所见,大时显示肾盏肾盂受压、变形和移位。超声检查:典型者表现为肾实质内边界锐利的强回声团块,大者突向肾外且回声不均。在较大瘤灶的周边或内部有短线状动脉血流信号。

(二)CT和MRI检查

能够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组织特征,即肾实质不均质肿块内含有脂肪性低密度或信号强度灶。应用T1-WI脂肪抑制技术,高信号脂肪灶转变为低信号,具有特征。CT和MRI尤其后者还能同时查出肿瘤合并的出血。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CT和MRI检查依据。肾不均质肿块内有明确脂肪成分,通常不难做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诊断较为困难的是含脂肪量很少的肿瘤,不能与常见的肾癌相鉴别。

§§§第6节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一、临床与病理

泌尿系统的先天异常较为常见且类型繁多,这同泌尿系统胚胎发育过程复杂有关。这一过程包括来自胚胎期的肾曲管与集合系统的连接、肾轴的旋转、肾自盆腔升至腰部等。以下仅介绍较为常见的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异位肾、孤立肾和马蹄肾等类型。临床上,这些异常可无症状,也可因并发症而出现梗阻、感染或结石表现。

二、影像学表现

尿路造影常可发现和诊断出多数肾、输尿管先天异常,超声、CT和MRI检查常有助于进一步确诊。

1.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即一侧或双侧肾分为上、下两部分,各自有肾盂和输尿管。排泄尿路造影或CT增强检查能够清楚显示这种畸形。

2.异位肾系胚胎发育中,肾上升过程发生异常所致,多位于盆腔,少数位于膈下,甚至后纵隔内。排泄性尿路造影、CT和MRI增强检查均可发现这种异常,表现类似正常肾,唯位置有所不同。

3.肾缺如临床上均为单侧性,故又称孤立肾。排泄性尿路造影时,缺如侧无显影肾,但不能与其他病因所致病侧肾不显影鉴别。超声、CT和MRI检查能够确诊,表现缺如侧无肾结构且无异位肾,肾床为肠管等结构占据,健侧肾代偿增大。

4.马蹄肾。肾上或下极且多为下极的相互融合,状如马蹄。尿路造影显示两肾位置较低,且下极融合为峡部,肾轴由外上斜向内下,肾盂位于腹侧,而肾盏指向背侧,可并有肾积水和结石。超声、CT和MRI检查均能清楚显示两侧肾实质下极相连及肾轴的异常。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应用影像学检查,各种类型的肾输尿管先天异常的诊断多无困难。应注意,当一种检查技术确诊困难时,需辅以其他检查法,可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第7节肾与输尿管结核

一、临床与病理

肾结核多为继发性,临床表现为尿频、尿痛、脓尿或血尿,并有消瘦、乏力和低热症状。肾结核初期为皮质感染,进展后蔓延至髓质,并形成干酪性坏死灶。肾乳头受累则发生溃疡,继而造成肾盏和肾盂破坏。病变向下蔓延则引起输尿管结核,致管壁增厚、僵直和管腔狭窄、闭塞。肾结核灶可发生钙化,甚至全肾钙化,称为肾自截。

二、影像学表现

(一)尿路造影

能显示的较早期异常是肾小盏边缘不整如虫蚀状;当肾实质干酪性坏死灶与肾小盏相通时,可见其外侧有一团对比剂与之相连;病变进展而造成肾盏、肾盂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盂积脓时,排泄性造影常不显影,逆行性造影则显示肾盏和肾盂共同形成一大而不规则的囊腔。输尿管结核表现管腔边缘不整、僵直或形成不规则串珠状表现。

(二)超声检查

肾和输尿管结核表现多样,不具特征。

(三)CT检查

较早期显示肾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缘不整;增强检查,可有对比剂进入,代表结核性空洞。病变进展,表现部分肾盏乃至全部肾盏、肾盂扩张,呈多囊状低密度灶,密度高于尿液,常并有肾盂和输尿管壁的增厚。肾结核灶钙化时,可见点状或不规则致密影,甚至全肾钙化。

(四)MRI检查

形态上表现类似CT检查所见,肾实质的干酪坏死灶、空洞和扩张的肾盏、净盂依其内容而有不同信号强度。MRU也可清楚显示肾盏、肾盂和输尿管的异常改变。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及输尿管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尿中查出结核杆菌及影像学检查表现。后者以尿路造影和CT检查为主,常可明确病变的范围、程度和病期,特别是尿路造影能显示较早期的肾盏改变,而CT则能敏感地发现病灶内钙化及管壁的增厚,均有助于正确诊断。

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故在治疗上必须既重视全身治疗,又注意局部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具体说来就是一方面予以抗结核药物、适当休息、日光照射和足够的营养,另一方面根据需要施行手术切除病肾或病变组织,以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

(一)抗结核药物治疗

单纯药物治疗的基本条件为病肾功能尚好和尿液引流无梗阻。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为:临床前期肾结核;病灶较小的肾结核;双侧或独肾结核属晚期不宜手术者;身体其他部位有活动性结核,暂不宜手术者;患者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暂不宜手术者;配合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肾结核的手术治疗包括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和肾病灶清除术。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变范围、程度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1.肾切除术:破坏范围较大的单侧肾结核,单侧结核性脓肾,钙化肾,如对侧肾功能良好,均适应肾切除术。两侧肾结核,一侧破坏严重、肾功亏损而另侧病变较轻,足以代偿时,应在抗结核药物配合下切除重侧病肾。

2.肾部分切除术:局限在肾脏一极的病灶,经长期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或并发肾盏漏斗部狭窄致尿液引流不畅者,适应肾部分切除术。

3.肾实质近表面处形成的结核空洞,与肾盏不通且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肾病灶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