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优秀的孩子
30842100000008

第8章 培养与尊重孩子的兴趣(3)

孩子的兴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善待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就是在保护一种成功的动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的父母对待孩子的兴趣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故意去熄灭孩子刚刚烧起来的热情。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学习成绩,关心的只是考试分数。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令人深思的一种现象。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条成功之路,大可不必在—条独木桥上去争去抢。即使按照父母的意愿考上了名牌大学,也未必就是孩子理想中的那条成功之路,每个孩子都应当是独—无二的,他们对成功的界定和选择也永远不会相同。

在意大利摩丹那,有一名喜欢唱歌的孩子。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职业演唱家,而母亲则认为演唱家的职业收入很不稳定,希望他能够做—名教师。他无法说服双亲,为了取悦双亲,他同时进入两种领域,他修习声乐课程,同时在师范学院上课。

毕业前夕,他不知道如何择业,只好请教一位职业策划专家,他问这位专家:“先生,我该当一个老师,还是一个演唱家呢?”这位专家说:“如果你想同时坐两张椅子,你就会两头落空,你只能选择你感兴趣的职业。”

父母要知道的是,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旦泯灭,他们潜在能力发挥的余地就会越来越小。所以,每位家长都不要随意践踏孩子们兴趣的幼芽,要从小注重孩子兴趣和热情的培养,以便孩子的潜在能力得以正常发挥。

父母除了要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兴趣的重要性以外,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具备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兴趣的幼芽可能会一再遭到践踏,这样,他们年龄越大,兴趣和热情将越容易泯灭。从此在性格上也就越难产生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的潜在能力发挥的余地也会越来越小。所以每位家长都应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让孩子养成热爱新生事物的良好习惯,以便孩子的潜在能力能够得以正常发挥。

父母在善待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逼迫孩子

孩子对一件事物的兴趣是有限的,对于孩子来说,兴趣在适度的范围内是快乐和动力。但是,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对某—事物感兴趣,就开始过度开掘,然后逼着孩子去学习、去实践,孩子就可能对这—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这就好像是人吃饭一样,再好的饭菜、再爱吃的食物,如果天天吃、顿顿吃,也会倒胃口的。

所以,对待孩子的兴趣,要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不要指望孩子的兴趣会在转瞬之间就出现奇迹,相反,这样做只能破坏孩子的兴趣。

2.对孩子的兴趣不要过早定向

不同性格的孩子,他们的兴趣维持时间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具有某方面的天赋,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了兴趣,就坚定不移,一直喜欢下去;有的孩子兴趣广泛,很容易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但维持的时间不长,很快又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所以,家长不宜对孩子的兴趣过早定向,这样容易造成把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情强加到孩子身上。

比如,有—天,3岁的沈浩跟着母亲到隔壁的亭亭家去玩时,对钢琴产生了兴趣,母亲以为沈浩有音乐天赋,先是买了钢琴,然后又把沈浩送到幼儿音乐学校,可是过了—段时间,老师却对家长说:“沈宇对弹钢琴一点兴趣都没有,让他弹钢琴他就大哭个不停。”

3.不要把父母的兴趣强加到孩子身上

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当初对医学一点兴趣都没有,但他的父亲希望他学医,他只好按照父亲的意愿上了医学院。当他被迫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时候,其实他的脑子正想着欧几里德几何学和阿基米德数学,稍有空闲就偷偷地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当他从比萨教堂的钟摆上发现钟摆原理的时候,他才18岁。

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目标才会有动力,父母强加上到孩子身上的东西,孩子是不会感兴趣的,相反,这样做还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第9节尊重孩子的兴趣

父母箴言

一般说来,都是父母在决定孩子要学什么,不要学什么,而对于孩子自己的意愿,父母从来不会问孩子太多。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父母都不会关心,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怎么样。这样一来,孩子会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一旦失去了兴趣,成绩当然就不会理想。

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学自己想学的。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每天都要背一大堆的琴书,然后苦着一张脸,坐在钢琴旁边练琴。面对这种情况,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我们现在有能力送他来学,现在的孩子多幸福,想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小时候……”确实是这样,社会发展了,家庭经济条件也好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但是,无论怎样的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要知道,人的兴趣本来就是单方面的,对于一件事情,也许孩子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感兴趣。但是,如果父母可以引导、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去接触和学习这件事情,就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兴趣来。不过,在这之前,父母必须对孩子的能力和意愿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都要做再三的考虑。

再说了,孩子的兴趣本来就是随着成长而改变的,有个孩子小时候喜欢玩棒球,还曾经把当棒球手当成自己的理想,但是,他长大了之后却成为了一个研究天文方面的科学家。其实,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就会有不同的兴趣,所以,不要太早就给孩子指出一条路让孩子去走。

尊重孩子的兴趣不是光说说就可以的,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有的父母会尊重自己孩子的兴趣,但是当他们失去耐心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成为他们的出气筒。但是,有的父母却不这样做,他们知道,那样对孩子的伤害会有多深。

例如:在结构游戏中,向来非常听话的汤姆一直站在旁边,不管爸爸怎么鼓励、劝说,甚至责备也不肯参与游戏,爸爸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耐心,更没有生气地对汤姆大声喊,而是问他:“你不想搭公园,那你想玩什么?”汤姆说:“想搭一架飞机。”“我批准了你的想法。”爸爸当即说。汤姆高兴地玩去了。其实,对于父母来说,搭公园和搭飞机差不多,关键在于孩子本身是否感兴趣。对于有兴趣的东西,孩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在学习中产生—种满足感、愉悦感。但是,有许多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像大人那样坐着,聚精会神地看书,对孩子感到十分好奇的东西却不准他摸,甚至不准问。这样一来,孩子没有兴趣,他便无法发挥主动性,根本就学不好,久而久之,孩子是会产生压抑、厌恶、叛逆心理的。

当孩子对某些事情不感兴趣或是对某件事情不屑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硬和孩子对立。而是要诱导孩子。

比如,一个孩子跟母亲在看现代油画,他持批评态度。这时,母亲不是反驳他,而是对他加以引导。

母亲:“这种抽象派的画你不喜欢?”

孩子:“嗯!我觉得难看。”

母亲:“那写实派的画你喜欢吗?”

孩子:“写实派的画又是怎样的?”

母亲:“写实派的画就是画个人就像个人,画朵花就像朵花,画间亭子像间亭子。”

孩子:“噢!那我喜欢那种画,现在我才知道我喜欢写实派的画。”

还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

一个13岁的孩子在画廊看到那些抽象派的画时,对父亲说:“这些画没意思。”父亲说:“不懂少多嘴,你对这方面又不了解,最好搞清楚了再发表意见。”

孩子很不服气,大声地说:“我还是认为这些画没什么好的。”

这种对话有什么效果呢?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既增长不了他对艺术的认识,也不能增进他对父亲的敬爱,他甚至会找机会回敬父亲一句:“你对这种画又知道多少?”这就造成了双方的对立,拉大了父子间的距离。

所以说,对孩子进行诱导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对孩子的无知报嘲笑的态度。

在尊重孩子的兴趣时,最主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孩子,调整期望值,因材施教。总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今天拿唱歌跟这个比,明天拿画画跟那个比。能力强的孩子还好,比出了自信;能力弱的呢?就比出了自卑,比出了压抑,比出了越来越沮丧的心情。如果每位家长都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制定出相应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适当的发展。那么,孩子学起来将会很轻松愉快,家长也将成为一名教育的智者。

§§§第10节别因为兴趣而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父母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