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30904500000029

第29章 灿烂的佛教艺术长卷

莫高窟艺术所反映的佛教内容,可以和《大藏经》相比,同样包容了经、律、论、史四大部分,因此莫高窟就好像是一部佛教的经典。

莫高窟艺术按其内容的形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彩塑和壁画两大部分。

按照石窟艺术自身的秩序,塑像是各个洞窟的主体,它统摄着每个洞窟的内容。莫高窟彩塑尽管题材较为简单,造像组合变化也不很多,但保留至今的2400多个彩塑,前后历时1000多年,只出自历代能工巧匠之手,风格多样,千姿百态,所以它不失为我国最太、最有系统、最为珍贵的一份雕塑遗产。

莫高窟彩塑按时代划分,北魏有318躯,隋朝有350躯,唐朝有670躯,五代有24躯,宋朝有187躯,西夏有8躯,元代有9躯,以上都不包括影塑在内。泥塑所采用的材料,除几个巨大的高度达30多米的石胎泥塑(在凿窟时留出佛像的大佛形状,外面用扼塑形)外,其他都用木头做身架,外面用谷草、芦苇、芨芨草等包扎,然后,用草泥做胎,再用麻刀泥、纸浆泥、棉花泥之类塑形,等到泥干了之后,用颜彩加色,最终制成彩色泥塑。我国古代的雕塑家们就是这样,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吸取了外来艺术的精华,利用他们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莫高窟最早的彩塑是北魏时期塑造的,其表现题材比较简单,体格比较高大,面貌清瘦,前额宽广,鼻梁平直,眉眼细长,额部突出,唇很薄,发髻成波状或螺旋状,菩萨都袒露上身,佛穿长袍,衣服的折纹紧贴于身上,衣褶线条遒健有力,缺乏柔和感,充满朴实健壮的风格。

总之,人物形象带有一些印度人的味道,塑造手法也存在石雕的痕迹,没有充分发挥泥塑特有的自由伸展的性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彩塑是严格遵循原来的造像仪型,深受印度佛教艺术影响的。

北魏彩塑历经一千四五百年之久,保存大体完好,这是和莫高窟所处的干燥的沙漠气候分不开的。

隋朝时候,彩塑的形式开始有了明显变化。北魏以来“秀骨清像”的塑像不见了,而出现了雍荣厚重的佛与菩萨。隋朝的雕塑家们突破了外来艺术规范的束缚,创造出了本民族所崇信的佛、菩萨的形象。它们的鼻梁降低了,耳朵变大并下垂,手足肌体丰满,衣褶的线纹也变得柔和了,塑像的颜色也比以前丰富、华丽。但这时的塑像还有头大身小、表情呆板的缺点,表现出了佛教艺术在向本民族转化过程中技巧上的不成熟。

经过无数艺术家们几百年的努力,佛教艺术向本民族艺术转化的目的终于在唐朝实现了。唐朝是荣高窟彩塑的极盛时代,但唐朝不同时期所塑的佛像也存在不周的风格。

初唐的塑像,基本上改变了隋朝塑像头大身小,身体比例失调,面部表情呆板的缺点,使其更接近于写实,并且注意到了性格心理的刻画,出现了“世俗化”的特点。这时期所塑的佛与菩萨身体比例适当,面部表情健康丰满,精神焕发,衣褶更加流畅。

盛唐时所塑的菩萨面部表情显得十分慈祥和蔼,身体各部分比例更加协调,体态形象、肤肌、人物个性的刻画大大进步,使其符合了唐朝繁荣昌盛的社会需要,彩塑艺术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生活体验的创作道路。

中唐时期,菩萨塑像有着高高的发髻,圆圆的面庞,绣满花朵的菩萨衣服和用丝绸做的披肩自然地垂叠着,微微睁开的眼睛和深陷的嘴角,透露出妩媚的表情。而力士像则昂头张嘴,肌肉紧张,青筋暴露,表现它们的威严与勇猛。可以看出中唐的彩塑打破了“神”与“人”的界限,使艺术更忠实于生活。

晚唐的塑像和晚唐的政治、经济一样日益走向下坡路,原来彩塑的磅礴气势没有了。塑像题材只限于宗教的侍奉和贵族生活的狭小圈子内,没有什么大的创造。

五代的塑像不多,形式上基本保持了唐朝的规模格局。虽然也有少数杰作,但总体上看大为衰退。不仅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显得呆板,服饰也十分笨拙,色彩也变得单调了。佛与菩萨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呈现出漠然、没精打采的样子,好像已经没有什么信心和力量召唤人们跟从他们,只是为了不可逃避的义务,不得不摆出说教的姿势而已。

北宋和西夏时期的彩塑艺术水平不断下降,佛、菩萨的容貌躯体日益臃肿笨拙,缺乏生气,即使是刻意追求唐朝时期的,形式,也无法达到唐朝彩塑的气质,而更显得内在精神空乏萎缩。这一时期,中原宋塑的写实风格似乎没有影响到敦煌,在莫高窟中找不到像长清灵岩寺、天龙出圣寿寺、用直保圣寺、太得晋祠那样优秀的雕塑作品,这与丝绸之路的阻断、敦煌经济地位的极速下降是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艺术总是受政治、经济制约的,莫高窟雕塑艺术也不会例外。

元朝塑像存下来的不多,或许这些还是清代改塑的,因为它不大像今天喇嘛庙中常见的密家佛,与海窟内壁画不一致,雕塑工艺也很拙劣。

莫高窟艺术除彩塑佛像以外,还有更多的壁画,这些壁画总面积有4.5万平方米,它所反映的范围虽然没有包罗佛教所有的经典内容,但佛教经典的各部类与宗派历史几乎都有所涉及。莫高窟的壁画内容十分复杂,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大体上可分为经变、说法图、民族传统神话题材、供养人像、图案装饰等五大类,其中内容最多的是经变。

莫高窟的壁画除元朝有一窟是水彩壁画以外,其他都属于水粉壁画。绘制壁画首先要用泥涂平洞面,泥里面需要加上碎草或麻筋,以防止其脱落,待泥干了之后,再涂上一层层薄薄的石灰,打磨光滑,这样就可以在上面绘制壁画了。画时一般先用赭红线或淡墨线打底,然后用各种颜料一层层地涂抹绘制,最后用色或墨线描绘一次就画成了。莫高窟壁画所用的颜料大都是粉质的,其中烟炱、高岭土、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筹为矿石颜料,可以经久不变,所以,许多壁画经历了1000多年,颜色仍很艳丽,令人惊叹。靛青、栀、黄、红花等是植物颜料,需经过复杂的制作过程,而且这些颜料大都不是敦煌本地生产的,在古代那种艰难的情况下,运送这些东西是非常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