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对人类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铁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在社会发展上有了一个巨大的进化和飞跃,钢铁是现代工业的骨骼,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人类十分重视对铁矿的寻找。
在南极大陆,铁矿是所发现的储量最大的矿产,其主要位于东南极洲。1966年,苏联地质学家在麦克·罗伯逊地查尔斯王子山脉南部的鲁克尔山北部发现了厚度约70米的条带状富磁铁矿岩层,称为条带状磁铁矿层或碧玉岩。矿石平均含铁品位为32.1%,最富可达58%,其中三价铁含量高于二价铁。整个岩系厚度达400米,时代为晚太古至元古代。1971~1974年,他们在调查中确定了该地区磁铁矿和硅酸盐中铁的品位可以与澳大利亚西部的哈默斯利盆地、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区、加拿大的谢弗维尔地区和苏联的克里沃·罗格地区的铁构造相比。航空磁场调查资料表明,铁矿集中区在冰体下长120~180千米,宽5~10千米。
1977年,美国的霍夫曼和里瓦齐等人,根据航磁异常报道了在鲁克尔山西部的冰盖下的两个磁异常带,其宽度为5~10千米,延伸达120~180千米,他们初步认为这是鲁克尔条带状含铁层的延续。如果他们推断正确的话,那么,该地区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这就是目前一些南极地质学家所声称的“南极铁山”,其铁矿蕴藏量,初步估算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
另外,人类在查尔斯王子山脉往东,在西福尔山的冰川漂砾中,也发现有大量碧玉铁质岩砾石,但与查尔斯王子山脉所见的不同,这些含铁岩可能来自西福尔丘陵以南的宽2~4千米,长约120千米的冰下磁异常带。
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在恩德比地的纽曼孤峰群发现了太古代条带状含铁层,并且报道了努凯峰群附近的航磁异常。该条带状含铁层长750米、宽150米、厚20米,平均含铁品位为34.4%。
除此之外,东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中、西部,靠近威德尔海的石榴石和石英磁铁矿脉中以及马里皇后地的诺克斯海岸的班戈丘陵等地都先后报道有富含磁铁矿的岩系存在。
由此可见,东南极洲前寒武纪地区包含的太古代和早至中元古代的条带状含铁岩层分布十分广泛,它们在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南美等冈瓦纳大陆的前寒武纪地质区均有发现。上述大陆的条带状含铁层,经过长期的去硅和去碳酸盐的分选作用,形成了富含铁的赤铁矿。例如在西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地区和哈默斯利盆地都有储量约14亿~200亿吨、含铁品位极高的特大矿床。然而,由于南极洲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南极洲的低品位铁矿资源,在勘探和开发方面有许多不利因素,经营费用势必十分昂贵。所以在世界其他大陆的铁矿资源还未耗竭之前,人们还不会去南极洲去开采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