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口在望
30964400000015

第15章 《西口在望》解说词(10)

张瑞峰:“哎呀,一年要按场算的话,你看一个月平均基本上就是20场左右,一场演出收费吧,最多也超不过300元,最低也低不过150元。”

记者:“一个人是吧?”

张瑞峰:“对!”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二人台演员王永茂

[同期]

按人家当兵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那么作为一个演员,你如果不想成名,你不是个好演员。我是这么个看法,你要就是说我默默地奉献,上不了高度。你必须有成名的思想,不说其他,我就希望这些奉献于河曲二人台事业,这些兄弟姊妹们有个好的收入,有个好的生活水平。哎,这就不管是我王永茂也好,不管其他哪个人也好,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得到专家上级包括这些公司认可,把张三或者李四包装出来了,一下能成为领军人物,把二人台一下打到全国各地,甚至打出国外。

二人台片段:

正月里来那是新年,纸糊纱灯挂门前,

风刮纱灯那秃噜噜的转,

越刮越转越好看,

争巴儿伊八儿争巴争,

红花儿伊花儿红,

红花儿伊花儿红花红,

绿个荫荫,

张生,李生,小情人,哎咳呦……

二人台唱段:

坐船哥哥你要坐船舱,

你不要坐那船头……

解说:二人台,这种流传在晋、陕、蒙这三省的民间地方剧种,在走西口的这条路上,曾经慰籍过多少思恋故土的心灵,虽然一路艰辛困苦,但如今留下来的二人台曲目却大都是幽默、诙谐、引人捧腹的题材。也许走西口的先人们,就是要抛掉悲苦的旋律,笑对生活的一切。他们之所以能鼓足勇气挑战未来必须要经历这种种艰难与凶险,是因为他们心怀着对新生活的无限热望。

采访:西口文化研究专家、高级记者张敬民

[同期]

它故事讲的应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情况,它表现首先是找到人们喜闻乐见这样一个故事,那么它再用一种轻型的一种形式来表现,你刚才说的它可能是诙谐幽默的更多。是,它的苦难和诙谐幽默,这就是我们这种民族的坚韧和以苦为乐的这样一种豁达的性格和品质所决定的。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和蒙族这样一个民族结合之后,交融之后,它在任何的时候都不会放弃,在任何的时候都不会失去他的这种信念,所以它要在最苦的时候。它所用艺术承载表现出来的,恰巧是在表现一种,幽默诙谐的东西,给人轻松愉悦的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当中,恰巧是人们的这种希望所在,把人们那个光明的那一面,要把它放大出来,放大出来使人们真正的去感受,使我们体味到他们昂扬向上,创造未来的这样的一种品质。

解说:二人台,这种由黄河水养育成长的艺术,深受晋、陕、蒙三省区人们的喜爱,被亲切地称作“一蒂三花”。二人台被同饮一河水的三地百姓注入了太多的情感,在他们心目中,二人台从来不是小戏、小唱,它是对艰苦岁月的淡然笑吟,是对美好生活的动心憧憬,更是对生命礼赞的豪情放歌。

一水相连,一脉相承,一曲动人。

鸡鸣三省天下白,黄河一唱二人台。

(第九集)滩行水流

“九曲黄河十八弯,传奇莫过娘娘滩。”河曲娘娘滩,作为五千多公里流域的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滩岛,便有了与生俱来的传奇与不凡,而走西口的历史又为它和它的主人平添了一份独有的个性和神韵。这艘不知疲倦、永在航行的船,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迤逦而来,在今天,仍然续写着黄河儿女新的传奇和故事……

字幕: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

解说:“九曲黄河十八弯,传奇莫过娘娘滩;历经沧桑数千年,依然盘踞河中间;将军后人守岛上,牢记圣命代代传;拜得薄后圣母殿,保佑百姓美名传”。这首民谣,讲的是山西省河曲县城东北7.5公里处的娘娘滩的历史。作为5000多公里流域的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娘娘滩便有了与生俱来的传奇与不凡,它像一艘不知疲倦、永在航行的船,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迤逦而来,留下数不清的传说和故事。

纪实:中国黄河电视台《西口在望》摄制组记者交流

船上那么多人呀,是不是都滩上的人,应该是吧。他们说这儿每天人们来回就是靠这个船渡,我估计都是出去办事,或者干嘛都得靠船往外走,这块儿就只有这个地方,老老小小我看都有十几个人。

解说:娘娘滩处在黄河水的中央,东西长700多米,南北宽340多米,总面积0.16平方公里。它与内蒙古的马栅、陕西的麻镇隔河相望,素有“鸡鸣三省”之说。因地理位置特殊,其实在走西口的年代里,娘娘滩就曾经是由水路到口外的一个重要渡口。直到今天,在这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上居住的村民们也离不开与水打交道的营生,他们每天的出行全凭摆渡。

纪实:中国黄河电视台《西口在望》摄制组记者与当地人交流

记者:“这是晋河曲,这是牌照,这是人家渡河的牌照。渡河还得要牌照了?就是呀。大爷,这个都是正式在县上上过牌照的啊?”

当地村民:“噢,航监所监船要钱呢,这船还花钱的呢,你当白扳呢!”

记者:“那娘娘滩有多少艘这样的船呀?”

当地村民:“15艘。”

记者:“15艘啊?”

当地村民:“噢,15个船呢。”

记者:“15个船每天都能用上?”

当地村民:“不,轮上哪三个哪三个挣。我们三个今儿扳,挣下的钱就是我们三个的。”

记者:“一天能渡多少个?”

当地村民:“这就是听天由命呢,不一定,有时候一毛也挣不上,一个客人也没。”

记者:“那这个船是村上买的还是你们个人买的?”

当地村民:“个人,个人的,全是个有财产。”

记者:“15艘船全是个人的?”

当地村民:“全是个人的。”

字幕: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新村

解说:这里是建在黄河西岸上的娘娘滩新村,198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曾将娘娘滩淹没,为了彻底改善村民出行不便和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政府在这里建设了移民新村。

自从大部分村民迁到新村后,小岛就成了河曲的一个旅游景点。如今,岛上的居民还有17位,他们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老人们在娘娘滩住了一辈子,听过也见过许多走西口的故事,甚至他们有许多亲戚因走西口至今还在河那边住,传宗接代成了内蒙古人。这些留守在娘娘滩上的老人之所以舍不得搬出去,在他们心里,这里不光是他们的家乡,更是老祖先留下的这块福地。在娘娘滩上有一座圣母殿,供奉着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据传说,当年薄太后曾在这里避难,生下了汉文帝,所以这里才起了这样一个好听的名字——娘娘滩。

纪实: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村民李贵雄

欢迎你们,欢迎你们了吧,小张拿打火机点上。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呢,唯一的岛这是,其他岛屿不住人。

解说:今年78岁的李贵雄,是目前岛上居民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他年轻时,曾在黄河上跑了30多年水路,是这一带走西口人嘴里响当当的扳船汉,也是为走西口人造货船的好把式。如今,他在这圣母殿旁开了一家小卖铺,这也是岛上唯一的商店。有游客时,李贵雄会兴奋地当起义务导游,骄傲地向外来人讲述这里的历史。

字幕: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圣母殿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村民李贵雄

[同期]

这是修金銮殿“万岁富贵”的四个字,过去那会儿,你一进村就知道了。你是个秀才,修秀才的大门,举人修举人的大门,一般的老百姓修一般老百姓的。这儿如果没有盖过金銮殿做过主子,谁敢修这“万岁富贵”四个字,割头之罪。这李广是我们老祖宗,飞将军李广是老祖宗,给娘娘修这个12亩大的宫殿,以后修在半路里。我们老祖宗说,哎呀,说娘娘这要洪水泛滥,水淹咱们咋的呀,她说不怕,水涨叫这滩也涨,就留下这么个传说。

解说:听李贵雄介绍,岛上的人家都是当年保护薄太后的将军——李广的后人,所以李姓是娘娘滩上的唯一姓氏。一个普通百姓世代生息的地方,有了这些皇亲权贵的传说,也就有了许多不寻常的地方,这也是今天外地人到了河曲,都要来娘娘滩转转的原因之一。而当年到这个地方来的,却大都是定制货船在西口路上做生意的买卖人。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村民李贵雄

[同期]

我从20岁就走上西口了,听说过“男人走口外,婆姨在家挑苦菜”吧,这就说下咱这河曲人,谁也会唱这个《走西口》,就在这河套套上刨弄了一辈子,再也没做些啥,以后我是个做船的,河里头的船大部分都是我造的,我做木工呢。

解说:由于娘娘滩四面环水而立,处于黄河水中央,自从有了河运之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古渡口,因为它打对岸是内蒙古的马栅,直线即可通达,所以较之河曲县城等其他古渡口更为便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几百年的走西口岁月中,这里逐渐发展成著名的货物与人口的集散地。就像依水而生的老牛湾人因扳船出名一样,娘娘滩人在当年走西口最为鼎盛的时候,最叫得响的活计是造船。

这是1993年拍摄到的娘娘滩上造船的资料,那时的李贵雄还在踌躇满志地施展着自己的本领。由于现在交通便捷,加之上游筑起拦河大坝,又修起了跨河大桥,仅仅几年的工夫,娘娘滩人就丢弃了他们手手相传了几辈人的造船手艺,不过他们仍然离不开黄河水,仍然过着靠水吃水的日子,只不过没了惊险,多了些闲散。那些曾经耳闻目睹甚至亲身经历过的肝肠寸断的走西口故事,也似乎沉到了黄河水里,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由于李贵雄的小卖部紧邻着圣母殿,自然每天到这里来的游客也是最多的,久而久之,李贵雄竟然成为了现今娘娘滩上名声在外的名人,几乎所有来岛上的人都会找他合影留念。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村民李贵雄

[同期]

李贵雄:“你看你认识这个不?给我点烟的这个。”

记者:“我看那几张像是电视台的过来拍的是吧?”

李贵雄:“噢,电视台的。给我点烟,我抽烟,也是坐在那个板板上。”

记者:“每天来采访你的人多不多?”

李贵雄:“多了!”

记者:“您每天都能碰到给你照相的吗?”

李贵雄:“哎,每天都有了,我这个死老汉你们给我拍啥呢。”

记者:“您现在能不能算是娘娘滩的标志?”

李贵雄:“也差不多吧!哎呀,我对娘娘滩的感情可是大了。我常说这儿烧柴挺方便,吃水挺方便,就没个不方便的,其他哪个城市好,哪个村村好,总有不好的呢。它不是缺水,就是缺柴,不是缺柴就是缺煤,我们这里没个缺的。我可是走了好多地方了,哪个村庄也不如我们这儿,如果要是按红火、人多,就是人家大村子,城市里头,这就好。如果按清静,空气啥的,就不如我们这个滩上。我也跟你说了,我活一天也不离开这个滩。”

解说:一根烟袋,一条河,一个安静的小岛,老李过惯了这样的生活,这也是娘娘滩人最中意的生活。老李说,就连当年河曲人穷得“西走渡荒”的走西口年代,娘娘滩上的人也很少出口外讨生活,至多是春去秋回,因为这环绕周遭的黄河水,是他们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村民李贵雄

[同期]

黄河是个母亲河呀,养活的人可多了。你看从兰州一带,从这儿转下来,都使唤这个黄河水灌溉呢。这可养活的人多呢,几十万人养活的人,这人呀烧在前,吃在后,你没有水还不能,哪个东西非有水才能呢。离开水,我去世了就离开水了,我活一天在这世界上就离不开这个黄河。哎呀,小时候今天你来了,说咱吃鱼吧,今天我说可以吃,一阵阵下去就弄回来了。

解说:一条河养育了多少人,也许我们无法计算,但依傍黄河而生的人有多么惦念这条河,我们却能够找到答案。千百年来,河滩岸上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变化,走西口的人来来去去,而不变的是,黄河水自始至终地卷着泥沙,日夜不息地淌流。这里的人依然一辈又一辈地和黄河水打着交道。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原村支书李二顺

[同期]

这儿滑呢。噢,滑呢。

解说:李二顺眼下70岁了,也经历过走西口那年月讨生活的日子。同李贵雄一样,他也自愿留在了滩上。由于在娘娘滩当过近20年的村支书,所以他在这些老人中间威望很高。娘娘滩上靠近河曲县这边的渡口,每天的客流量相对较大,所以老人们都按照排班次序,轮流在这里摆渡;而滩东面靠近内蒙古的渡口,客流量就少得多,考虑到李贵雄的小卖部开在那边,所以,村上安排李贵雄留守这个渡口,其他老人则轮流在这里和他值班送客。

和其他搬离娘娘滩的村民一样,现任村支书李四憨的耕地仍然留在了滩上。平时,村民们种地都得靠摆渡过去,近几年,由于上游的万家寨水库截流蓄水,加上今年天气干旱,从有些地方趟着不深的河水也能来到滩上。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村支书李四憨

[同期]

李四憨:“以前从河湾走可费劲呢,没船你就得在那等半天在那等的,得等40分钟了。以前我们在娘娘滩,连10分钟也用不了就到地里了。”

记者:“现在庄稼这边多还是新村多?”

李四憨:“这边多吧,新村就有点儿菜地。”

记者:“大部分都在这边?”

李四憨:“噢,都在这面。我是喜欢这边,我不是个养车的。我既不是养车的,又不是上班的,就是以种地为生,就喜欢这边。”

记者:“你喜欢这边除了种地方便还有别的原因吗?”

李四憨:“别的原因就是还能有点儿收入。比如说旅游的人来了,每天摆渡,一年一个船也收入五六千块钱,人不多也够生活了,要不怎么这个不大大的地方,就15条船。”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原村支书李二顺

[同期]

记者:“您是老支书了,如果政府号召大家都往外搬,您不响应号召啊?”

李二顺:“那一定要搬就得听号召,可是现在是自愿,不逼上往外搬。那年水淹了就往外逃来着,水下去人们就回来了,不想走。”

解说:娘娘滩的村民虽然大都已经搬离小岛,但一座座幽静整齐的院落,一簇簇茂盛硕大的海红果树,一条条曲径通幽的林中小道,分明又在向人们诉说娘娘滩人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对美好生活的热望。现在,岛上人少了,但生活的气息却一点都没有减。一群老人,15条船,构成了一幅黄河水上动人的画卷,怀着对娘娘滩同样的眷恋,他们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摆渡,种地,各得其所。

字幕:2008年10月1日,国庆黄金周第一天

纪实: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村民闹意见

另扳我也没意见,你们说咋就咋。

明小是个娃娃,明小他知也不知道。

二老明那时候商量的,二老明也不知道?

他来也没来倒安排下了,因为啥,后头的人要插队了?

解说:今天是国庆黄金周的第一天,娘娘滩原有的平静却在一大早被打破了。按照以往惯例,每逢节假日,来岛上的游客会多起来,15条船就要同时摆渡运营,有活大家一起干,有钱大家分着赚。但今天,有人却执意要按照平常排班次序,轮换渡客。

纪实:山西省河曲县娘娘滩村村民闹意见

那咋呢,没来么。那就不用扳了。噢,不用扳就不用扳了。那就轮谁,谁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