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一生受益的教育方法
30965900000004

第4章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3)

说到孩子的责任心,许多人会这样认为,孩子那么小,懂得什么责任心?责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够拥有的。老威特认为,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论断。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从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容易为其他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而吸引,沉溺其中。

对小威特的教育,老威特一直力图让他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让他感到自己是为人所属,是有用处的,从此而生出自豪感和责任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与自豪感的内容也会增长、扩大,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家庭。从家庭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感觉是未来责任感的基础,如果在家庭中没有这种基础,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便不知从何而来。

在老威特的家庭中,始终会让儿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比如,老威特和妻子常常有意识地分派给儿子一些力所能及且与他年龄相当的劳动任务。比如分担适度的家务,例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他们与小威特平等地交流,认为这是培养他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他们不但倾听儿子的心声、感受,还同儿子谈些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内容应该是儿子所能接受的。有的人会认为:“大人的事怎么可以同孩子讲,我哪里有时间去和孩子闲扯呢?”其实不然,孩子的理解力是很强的,而且对外界的观察很敏锐,只不过他们的心理活动有时被成年人所忽略。常常会听到孩子问:“妈妈怎么啦?怎么不高兴啦?”这是孩子关心父母的一种表现,是我们应当积极鼓励的一种倾向。但很多的母亲却这样回答:“没有不高兴。”或“大人的事,你不懂。”而且以为家里其他的事,更是与孩子无关。久而久之,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就是:“家里的事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要不去惹麻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可以了。”这种对孩子的忽视,只能让孩子失去本来可以培养起来的责任感。

小威特两岁时就主动地帮助母亲收拾桌子。每当家中的客人看到他手中拿起一个盘子的时候,他们总会说:“威特,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威特会对好心的客人说:“没什么,威特会把它们收拾好的。”好心的客人不知道,如果父母不允许儿子去碰那些盘子,或许会永远保住那个盘子,但一声“不允许”会在孩子的信心上留下一个阴影,可能会推迟他某种能力的发展。当小威特尝试自己穿衣服的时候,经常把衣服穿反。老威特和妻子从来没有嘲笑或责骂过他。老威特还鼓励他自己收拾房间,即使他的“动作”很糟糕,也会夸奖他一番。房间收拾是否整洁并不重要,对于他来说,做这件事就已经足够了。

当孩子犯错误,或做一件事没有成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语言和行动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失败。我们应该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能说明孩子缺乏经验和技巧,并不能证明他本身的无能或是他不愿意做。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行为。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能力去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

只有这样的鼓励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所以老威特在对儿子的教育中,尽量鼓励他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威特也总是让卡尔尽力想办法自己解决。对于小威特,老威特很早就有意地锻炼他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让他学会周密地计划自己的时间,完成他的学习任务,发挥他的兴趣爱好。这并非是想把他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而是要让他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完善。

别让父母关系影响孩子的心理

人际关系本身并不是不好处理的东西,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如果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孩子对人际关系有所真正的认识,无疑对他们的将来大有好处。

——卡尔·威特

夫妻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影响子女,如果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子女成长的健康保障,这个健康当然不是指身体,而是心理,如果夫妻争吵甚至是打架不休,势必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种伤害会是很久很久甚至是永远的,这种伤害还可能改变孩子的个性。因为父母关系恶劣而导致孩子个性突变甚至趋向孤僻、自闭等近乎精神病症状的事例不在少数,而走上邪途极端的就更多了。

在这点上,老威特与妻子无疑是做得很好的。他们伉俪情深,相互依靠,几十年如一日,一方面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即对于美好感情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一直吵架,每当父母因为小事又吵起来时他便害怕得痛哭不止,久而久之性格上的缺陷便形成了。这样的缺陷往往是致命的,因为它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对于他们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只会有负作用。为什么有的父母离异后孩子的性格大便?原因便在此。

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早在80年代指出:“离婚是威胁20世纪80年代儿童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这种家庭解体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离婚而造成的子女在心理、道德行为上的问题,却不能被我们忽视。

离婚子女的心理变化与特征:

1.他们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

这些消极情绪必将作用于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活动,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难度的增大。在我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多起因家庭父母离异,子女在情绪、情感上发生大的变化的事例。他们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以及离异后,表现出:胆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极端、不相信人等,这些行为和性格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师长、朋友的交往。

2.他们容易缺失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

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和学习上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逆常表现,如易怒;与父亲或母亲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行为的反社会倾向与对立情绪比较严重等。正因为如此,原是优等生的学生相当比例由于家庭的父母的离异,使他们在生活态度和学习状态上,出现明显的下滑,甚至结识不良的社会分子,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他们容易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在个性塑造上,父母亲是子女的首任教师,而离异家庭带给子女的却是残缺不全的个性影响与教育,这样必将造成子女后天性格形成中的缺陷。有的离异父母各自抱着补偿子女或者视子女是今后生活的包袱等心理来对待与子女的关系,这样的态度无疑是致命的。

4.他们的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有很长时间的持续性,难以平息和恢复。

有不少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是在他们读小学阶段就离异的,但当我问及他们的父母亲时,他们一般都是闪烁其词,不愿多谈父母和他(她)的家庭。这现象表明:父母离异的阴影,至今还在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成为他们永久的一块不愿揭开的伤疤。

进行襁褓中的体能教育

有了健壮的身体,可以享受到很多乐趣,旅行就是其中之一。旅行不仅能磨炼我们的身体和意志,也能增长见识,补足从书本上学不到的那部分学问。

——卡尔·威特

人们见到小威特时常说:“这孩子体格太好,不像个天才。”因为他们仍在坚持“才子多病”的旧观念。然而,这是毫无根据的。有句谚语“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才是有根据的。的确,有的天才体弱多病,但认为天才都体弱是不对的。那些病弱的天才如果健康,一定会是更加伟大的天才。而且身体健康的天才人物也并不少,如:韦伯斯特、布莱恩特、亨利·比卡、威特芬、珍妮·林德、阿德里娜·巴奇、萨拉·木哈忒、朱里亚·乌德·浩、约翰·卫斯里、路易斯、阿尔科克等。这些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体格魁梧很有力气。

小威特的健康一再使人们惊异,这是因为老威特从婴儿期就对他进行体能训练。对婴儿进行体能训练?很多人一定感觉奇怪。人的体格发育是受神经系统影响的,体格训练也可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