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仅8岁的小姑娘立志当一名文学家,她在语言学习和写作上下了很多工夫,但成绩偏偏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经过着名音乐家的指点,开始练习钢琴。奇迹发生了!她的作文开始了突飞猛进,她说:“音乐让我有了灵感,我有写不完的想法。我再也不相信自己没有写作天赋了。”其实,小姑娘的变化是很自然的,因为她在接受音乐训练的过程中,大脑得到了强烈而有效的刺激,从而培养了想象力和艺术的直觉。
因此适时地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将对智力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那么,应该怎样给他们进行音乐启蒙呢·
1.对孩子的音乐启蒙应始于胎教。因为早在母腹中胎儿就有了听觉,所以在母亲怀孕期间应该让胎儿多听音乐。
2.家长要让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充满音乐的天地里,放轻音乐刺激孩子的神经发育,进行音乐的启蒙训练。
3.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可选择各种情绪的乐曲、歌曲和孩子一起欣赏,并以自己的情绪感染他,使孩子会逐步感受乐曲、歌曲的性质,如活泼、欢快、抒情、柔和,并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如高兴、生气,让他们分别用表情和简单的动作表达出来。
4.家长可购买一些小乐器,如铃鼓、钢片琴、电子琴、口琴,也可以自制一些沙球、响板等,让孩子自由地去摸摸、敲敲、吹吹,发出各种声音,激发他们的兴趣。
5.用铃鼓、沙球等打击乐器,让孩子感知节奏。家长敲出什么样的节奏,让孩子也敲出相同的节奏。
6.家长可以选购一些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情趣性高、游戏性强的婴幼儿歌曲磁带,放给孩子听。在孩子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教他们唱。还可以教他们做简单的动作,做音乐游戏。
总之,家长应因地制宜,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在引导孩子学习欣赏、打节奏、唱歌、表演、做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注意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不失时机地进行音乐启蒙,可以使孩子越来越聪明。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孩子的最大乐趣来源于游戏而不是学习。
——铃木镇一
拔苗助长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这个故事可以应用到现实中比比皆是,许多父母因为望子成龙,不惜在孩子的腿部肌肉还未发达时,便强迫他学习行走,在脑部发育未完全及手眼合作未完善时,便强迫他伏在案头上,读书写字。他们以为这样可以炫耀于亲戚朋友。其实这样下去往往会使孩子视学习如畏途,不是成不了材,便是长大后变成体格衰弱、心理不健全的人。由此看来,用成人的想法去对待儿童,强制儿童做些不能做和不喜欢做的事情,只会弄巧成拙。因为许多事在成人的眼中是轻而易举的,但儿童去做却吃不消。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不断的,是连续成长的,不能把孩子永远当作婴儿,也不能把两三岁的孩子当四五岁的孩子看待,因为孩子在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兴趣和意欲。例如: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静静地观看一辆昂贵的电动火车,却不允许他用手去动。去摸,对孩子来说是既无法做到也无法忍受的。
一般人认为,儿童时期的孩子是好动、好游戏的,好奇、好模仿的,所以无论在生活习惯上、思想上、技术上、语言态度及情绪上的发展都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健全人格的养成也从这一时期开始。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自信心,需要的是和谐的生活,优良的环境及自由发展、充满快乐气氛和活泼生动的非形式的学习方式。
儿童是好游戏的、好奇的、好动的,当孩子们在花园里捡拾些石块敲声观摩时,别肯定他们是顽皮,在偷懒,在外面嬉戏荒废学业,其实他可能正在学习,正在受教育,因为他可能正凭着他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去欣赏,去鉴别这块小石头。他可能没有石头的学术知识,不懂这块小石头的专有名词,但凭着他的感觉,他会认识这件东西和别的东西不同。如果拿木块相比较,他会知道石块比木块重,比木块结实,颜色与木块不同。这种由兴趣而引起的、自发主动的学习精神,正是求之不得的优秀学习态度,这比父母的说教深刻得多。
为了满足求知欲,这孩子可能拿去发问别人,拿去看图比较,甚至翻看图书,这正是求知的开始。又如某孩子在地上观看蚂蚁,做父母的与其喝止,不准他玩弄,不如就利用这现成的教材,跟孩子一起观摩,一起研究,拿来看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头部是在哪里?它住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些什么?有疑问的去发问,有不懂的去思索,甚至一起到书店或图书馆翻看书本。假如孩子只会看图不会识字,那就更应该趁这机会讲解给他听,并让其知道会读书,会认字的好处,读书写字是研究学问的工具。
这样利用他的好奇心、好游戏、好动的心理引导他去学习,自幼便孕育他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其他良好学习态度,一旦到了入学年龄,还愁他不肯好好读书,好好求学吗?
当然,强调让幼儿自由活动,在游戏中学习,也应注意严守一个原则,就是自由和责任的问题,两者是应该相辅相成的。让孩子自幼培养自由活动的能力,但仍需要负起自律自治的责任,在孩子们不妨碍不侵犯别人的情形下,可得到活动的自由。“自由”二字,身为家长应该明白其真正的含义,并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领悟。
在学习上,在工作中,家长可以尽量发表意见,创造新的思想,但对自己的发言要负责任的。在行为上,我们也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这个自由也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个人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更不能触犯法律、法规。在教育孩子时,特别要注意这点,否则误解了自由,弄得孩子没有纪律,自我为中心地任性胡来是没有教养的表现,真正的自由是一定要和责任感联在一起的。
有效的记忆方法
拥有一个好的记忆比考试拿A要好。
——铃木镇一
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学习音乐的孩子比不学音乐的孩子有更好的记忆力。
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所大学的心理学、神经系统科学和行为学教授劳雷尔·特雷纳说:“研究显示,如果你学习音乐的话,你的大脑运转与没有学习的人是不同的。研究首次显示,接受音乐训练的孩子与未接受音乐训练的孩子在一年内大脑反应就会产生差异。”
研究者在一年中对两组4~6岁的孩子进行了4次测试。其中一组学习音乐,另一组则不接受音乐训练。测试内容有区别和声、节奏和旋律的音乐测试及听完一列数字后复述等记忆测试。结果发现,孩子的记忆力在短短4个月后就有了变化。
这与铃木的音乐才能教育法无疑是吻合的。
记忆力的培养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很重要,正是因其重要,所以家长们才应该把握住孩子记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这对于家长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是有好处的。
专家认为,孩子在第一次看到妈妈的24小时后仍能认出她。这是由于宝宝对妈妈的记忆远远早于第一次目光接触。
在子宫里孩子倾听母亲的声音,感觉母亲羊水的特有气味,这种气味因人而异。所以分娩后他仍然能认识母亲的味道和声音。
婴儿的记忆方式和成人不同。他记不起他视野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在新生儿时期,只要宝宝的需要得到满足,他就乐于和任何人待在一起。
宝宝到9个月左右,他已能记住母亲的某个特殊标志并将其从人群里认出来。一旦将孩子和母亲分开,所谓的“分离性焦虑”就会产生。这个阶段的宝宝已能意识到即使母亲不在自己的身边,她仍然存在于其他某个地方。
孩子的记忆阶段一般有三个:
1.短期无意识记忆时期
人们很难知道宝宝正在思考什么,因为没法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但通过揣摩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观测孩子对某样事物的注视时间长短可以估计孩子的思想。
宝宝对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事物记忆力特别强。如果宝宝习惯了在家里看到祖母,一旦在大街上邂逅,他可能会一下子认不出她来。除非宝宝大于1岁,他才能脱离特定的背景去认识并记住什么。
宝宝的记忆能力在1~3岁得到极大的加强,但是记忆在他小脑袋中的保留时间仍然很短。
2.有意识记忆的开始
3岁左右,宝宝的有意识记忆开始发展。在这之后,宝宝再也不能记起他生命最初3年发生的即使是独特的事情。3岁之后的宝宝开始能有意识地回忆3岁这一时间点后发生的事情和遇见的人。
然而这并不意味孩子生命最初的这3年是虚度的。专家认为,即使我们不能记起那一阶段发生的事情,那3年无意识的记忆却会影响我们以后的行为。例如,婴幼儿和母亲的关系会影响他长大后所有亲历的社会关系的模式。
3.记忆发展阶梯
3个月宝宝可以记住前一天他第一次看到的东西。
5个月宝宝可以记住最远两周前他第一次看到的东西。
10个月完整的记忆和回想功能开始发展。如果你把一个他正注视着的目标物体藏起来,他会下意识地去寻找它。而在这个阶段前,一旦玩具离开宝宝的视线,他就不会记起它,更不会尝试去寻找它。10个月左右的宝宝开始出现“分离性焦虑”(一旦他意识到他会和母亲分离并单独留在一个地方,他会不安、哭泣等)。而在10个月前,他潜意识里仍然认为自己是依附于母亲的,似乎联系母子的生理性脐带还没有剪断。
12~18个月记忆无时不在缓慢发展,但是信息必须多次重复才能在宝宝的记忆中停留较长时间。
2~3岁孩子记忆能力显着提高,这有助于他向外界学习。此期,发展语言能力、训练宝宝用小尿壶和小便盆都归功于记忆功能的逐渐完善。反之,语言发展也有助于记忆发展,如谈论一样物体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这样物体的记忆。
3岁以上孩子可以同时在脑袋里装2-3条信息,并按这些想法行事。
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孩子们常常藐视惩罚。孩子们在受惩罚的时候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
——铃木镇一
铃木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讲过这样一个故事: